按照齐桓公在位长达43年之久的情况推测,他继位之时应该是一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既有不计前嫌而任用贤才的雅量,又有远大的政治眼光。
春秋初年,是否能取得周王室的欢悦与支持,虽然跟各诸侯国的内部发展关系不大,但对于是否能够成为霸主却很有影响。纵横一时的郑庄公虽然在葛之战中能打掉周天子的威风,但却未能获取周天子的欢悦与支持。郑庄公既想“教训”周天子,又想利用周王的旗号,但终究没有取得多大成绩,其霸业之不果,不能说与此无关。要揭橥“尊王”的旗帜,齐桓公的时机和条件比郑庄公优越不少。他作为异姓诸侯,有资格娶周王之女为妻;他作为东方大国——齐的诸侯,与王室素无罅隙。齐桓公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取得很大成功。
《春秋经》庄公十一年有一条记载说:“王姬归于齐”。原来,按照周代礼制,周王之女下嫁诸侯,要由同姓诸侯主婚。周王之女先到这个诸侯国,然后由夫家来迎娶。这项规定的含义是周王居高临下,并不与诸侯平等。《左传》庄公十一年记载这年冬天齐桓公亲赴鲁国迎娶王姬——即周庄王之女。《诗经·何彼秾矣》描述了齐桓公迎娶王姬的盛况[17]。它的前两章说:
何彼襛矣, 怎么那样秾丽呀?
唐棣之华。是唐棣所开的花。
曷不肃雝,怎不肃敬雍容呀?
王姬之车。是王姬所乘的车!
何彼襛矣,怎么那样秾丽呀?
华如桃李。花朵儿一样像桃李。
平王之孙,平王的孙女,(www.daowen.com)
齐侯之子。齐侯的儿子!
齐桓公娶花朵儿一般的王姬,虽然没有能生下子嗣,但却对齐、周关系的加强大有好处。此后,齐桓公即以周天子懿亲的身份开始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各项伟业。
鲁庄公十二年(前682年),宋国发生内乱。南宫长万弑杀宋闵公,宋国公族借助曹国军队的帮助,赶走南宫长万,立宋桓公。第二年春天,齐桓公为平定宋乱,召集了宋、陈、蔡、邾等国诸侯在北杏(今山东省东阿县境)会盟。遂(今山东省宁阳县西)国应邀而不赴会,会后齐派兵将遂灭掉。
两年之后,因为宋国违背了北杏之盟的盟约,齐桓公派人到周,请求允许他率诸侯国军队讨伐宋国,得到允许,便率齐、陈、曹等国军队伐宋。周王派大夫单伯去和诸侯国军队会合,终使宋国请求媾和而结束。诸侯外出讨伐,本无须周王批准,但齐桓公要这么做,目的是为了表达对天子的尊崇,并依赖王命而显示出兵讨伐的合法性质。周大夫单伯的前往,给齐桓公增添了荣耀。
北杏之盟以后的讨伐宋国的事件,是齐桓公挟王命以成霸业的一个初步行动。这年冬天,齐桓公又召集宋、卫、郑三国诸侯在鄄(今山东省鄄城县西北)会盟,单伯又到会表示对齐桓公的支持。翌年春天,再次于鄄举行会盟。除了齐、宋、卫、郑等国诸侯与会以外,没有参加第一次鄄之会的陈宣公也参加了会议。《左传》庄公十五年称“齐始霸也”,谓两次鄄之会为齐国霸业的开端。显然,齐桓公霸业一开始就是以“尊王”的旗帜为号召的。
按照古代礼制,各诸侯有时候可以得到天子“赐命”的荣宠。周代的官爵分为九个等级,称为“九命”,不同等级的诸侯在都城规模、宫室、车旗、服饰、礼仪等方面都有所区别。“赐命”一般都是周天子所颁布的奖赏诸侯的命令。能够得到“赐命”荣宠的诸侯并不多。西周时期,“赐命”主要是王权尊严的一种标识。进入春秋时期以后,“赐命”则多变为周王室利用王权的传统影响有求于某位诸侯时的一种表示。鲁庄公二十八年(前666年)周惠王“赐命”于齐桓公,就是王室有求于齐的一种表示。
周惠王是周僖王的儿子、周庄王的孙子。他继位后不久,周的五名大夫勾结周庄王的庶子子颓作乱,卫、燕两国帮助子颓伐周惠王,又曾拥立子颓为“王”。鲁庄公二十一年(前673年)郑厉公率军入定王室,杀子颓及五大夫,但此后不久,郑厉公死去,所以周惠王一直没有机会惩罚曾经拥立子颓的卫、燕两国。据《左传》记载,鲁庄公二十七年(前667年)冬天,“王使召伯廖赐齐侯命,且请伐卫,以其立子颓也”。
第二年春天,齐桓公率军伐卫,卫军战败,齐桓公“数之以王命,取赂而还”。所谓“数之以王命”,即指以周王的名义谴责卫国曾经支持子颓的事情。所谓“取赂而还”,即收取了卫国所献贿赂之后才率军归还。齐桓公既得了周天子“赐命”的荣宠,又能挟持“王命”以行征伐,还收取贿赂,得到实惠,可见这种“霸业”乃是一举数得的事情。
周天子对诸侯“赐命”是很慎重的。按照周代的传统,“王命诸侯,名位不同,礼亦异数,不以礼假人”[18]。郑厉公是平定子颓之乱以稳固惠王之位的主要功臣,然而周惠王却没有“赐命”给他,而只是去参加了郑厉公特意为惠王所举行的享礼。周惠王在享礼上把王后的鞶鉴——饰以丝带的铜镜——赏给郑厉公,还给了他虎牢(今河南省荥阳市境)以东的一块土地。可见,在一般情况下,周王对诸侯宁肯赐物、赐地,也不愿意随便“赐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