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齐桓公三难的揭秘:晚年的昏庸与太子问题

齐桓公三难的揭秘:晚年的昏庸与太子问题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齐桓公的三位正式的夫人却均无子嗣,“无巧不成书”,偏偏六位宠姬又都为齐桓公生下儿子。以后齐孝公继位的事实表明,桓公将太子嘱托给宋襄公,确是明智之举。齐桓公晚年的昏庸以此事为甚。晚年的齐桓公对于他面临的忧患应当是清楚的,他称赞管仲关于“三难”问题的说解,就是一个证明。

齐桓公三难的揭秘:晚年的昏庸与太子问题

据《韩非子·难三》篇说,有人曾经设隐语问齐桓公

“一难、二难、三难,是什么意思?”

齐桓公语塞,无以为对。还是管仲看出了其中的奥妙,替他回答说:

“一难,指的是忧患临近而却疏远士人;二难,指的是国君常常离开国都而到海边游玩;三难,指的是国君年老而迟迟不立太子。”

“说得好!”齐桓公由衷地赞赏管仲对于事情的洞察。这“三难”的确是齐桓公晚年所疏忽的重大问题,他晚年生活悲剧的酿成,与此有直接关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齐桓公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是叱咤风云的历史伟人。然而,他在个人生活上却只能算是一个荒淫昏聩的庸夫。

齐桓公贪婪女色。他有三位正式的夫人,分别娶自周王朝、徐国和蔡国,被称为王姬、徐嬴和蔡姬。除这三位正式夫人之外,齐桓公还有许多受宠幸的姬妾,其中地位较高、如同“夫人”一样的就有六位。这六位是从卫国来的长卫姬和少卫姬、从郑国来的郑姬、从葛国来的葛嬴、从密国来的密姬、从宋国来的宋华子。在这一大群姬妾和夫人之中,齐桓公昏昏然晕晕然是自不待多言的。(www.daowen.com)

事业上的成功使齐桓公的脾气傲慢而又有些乖戾。他不允许别人违拗自己的意旨,即使女宠也不例外。鲁僖公三年(前657年)秋高气爽的时候,娉娉婷婷的蔡姬见齐桓公心境甚佳,便请他和自己一块在苑囿中的满池秋水中乘舟游玩。这位来自汝水之滨的蔡姬娴于水性,乘舟如履平川。欲博桓公欢心,她便在舟中搔首弄姿、又歌又舞,使得船只摇荡不定,齐桓公让她停下,她却撒起娇来,故意使船摇荡得更厉害,料想桓公一定会过来抚爱她。谁知桓公却大发雷霆,盛怒之下便将蔡姬狠狠斥责之后又撵回娘家。随从姬妾面面相觑,直觉得背上透出一股凉气。

册立太子是古代君主的头等大事,因为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最高统治集团的内部争夺与残杀,从而稳固统治秩序。可是,齐桓公在这件事情上却长期举棋不定。按照古代宗法制度的原则,嫡夫人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理所当然地应当被立为太子,成为储君。然而,齐桓公的三位正式的夫人却均无子嗣,“无巧不成书”,偏偏六位宠姬又都为齐桓公生下儿子。

更巧的是,这六位公子在齐国的政治舞台上都有势力和影响。长卫姬生公子无亏,因为年长,所以又称为武孟。少卫姬生公子元,后来他继位为齐惠公。郑姬生公子昭,后来继位为齐孝公。葛嬴生公子潘,后来为齐昭公。密姬生公子商人,后来为齐懿公。宋华子生公子雍。既然齐桓公没有嫡子,那么这六位公子便都有资格和可能被立为太子。到了齐桓公晚年,宠姬之间、六公子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十分激烈。这使齐桓公大伤脑筋。

齐桓公虽然争雄于诸侯和处理军政大事时斩钉截铁,但确立太子时却优柔寡断,疑虑重重。这个问题的解决,最后还是得力于管仲的帮助。齐桓公和管仲磋商的结果是立郑姬所生的公子昭为太子,并且郑重地把太子昭托付给名噪一时的宋襄公,请他帮助稳固太子的地位,以便将来继位为君。把太子托付给宋襄公,自有其道理。宋是齐的近邻,宋襄公和齐桓公关系密切,曾多次参加齐桓公主持的盟会。齐和另一近邻——鲁国时有龃龉发生,所以选择宋国作为太子的靠山,是可行的办法。另外,宋襄公有一副侠义心肠,能恪守仁义和信用。以后齐孝公继位的事实表明,桓公将太子嘱托给宋襄公,确是明智之举。

由于积重难返,所以齐桓公周围的权势之争并没有因为太子之立而稍停,而是更加激烈起来,并且出现了新的波折。在齐君宫殿里,有一名负责为国君和后妃们准备膳食的官员,名叫雍巫,很受长卫姬宠信。齐桓公立太子昭以后,长卫姬请雍巫设法为儿子武孟谋取太子的位置。雍巫便买通侍奉齐桓公日常生活的宦者——竖刁,他们一起对桓公百般逢迎,终于齐桓公答应立武孟为太子。

既然先立了太子昭,现在却又答应立武孟为“太子”,这势必使储君地位之争趋于激化。齐桓公晚年的昏庸以此事为甚。晚年的齐桓公对于他面临的忧患应当是清楚的,他称赞管仲关于“三难”问题的说解,就是一个证明。然而,齐桓公却没有能够悬崖勒马,反而更临近了灾难的深渊。这一方面是由于为时已晚,他已经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也因为他回天无术,依旧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