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卢纶在《和张仆射塞下曲》的诗作中,曾用春秋时期诸侯的武器名来喻指良矢和旌旗,说道: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音矛)弧。[21]
“蝥弧”是郑庄公的旗名。郑军攻打许国都城的时候,那位曾经劝郑庄公和其母武姜和好的颍考叔曾经举着“蝥弧”先登上敌城。“金仆姑”是鲁庄公的矢名。在和宋国打仗的时候,鲁庄公曾经亲自用“金仆姑”射中宋将南宫长万。“金仆姑”与“蝥弧”并称,这也就喻指着鲁庄公的武功可与郑庄公相媲美。
鲁庄公是鲁国自周公旦始封以来的第十七位国君。他继位的时候,虽然鲁国力量尚强,但亦为强齐所威胁。鲁庄公三年(前691年)纪(今山东省寿光市南)国分裂,纪侯的弟弟纪季带着一块地方投靠了齐国。纪屡有被齐吞并的威胁,纪侯多次求救于鲁。鲁庄公亲自到滑(今河南省睢县西北),想会见郑君,求得郑的支援以共同救援纪国。此时正值郑国内乱,所以郑推辞不干。鲁庄公权衡利弊,终于决定不在纪国问题上和齐抗争。纪国不久即被齐兼并。
对齐的另一次退让是郕(今山东省宁阳县北)的归属问题。郕本来是鲁国北部边境地区的小国。鲁本欲联合陈、蔡两国军队灭掉郕国,但陈、蔡两国军队不至,因此鲁庄公就在鲁庄公八年(前686年)联合齐国军队围攻郕国,郕国却单独向齐国投降而附庸于齐,使鲁国兼并郕的计划破灭。鲁庄公的弟弟仲庆父建议进攻齐军,夺取郕邑,鲁庄公没有同意。他主张“姑务修德,以待时乎”,即姑且致力于修养德行以等待时机。
待机而动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不久鲁庄公就等到了齐国内乱的机会。鲁庄公八年(前686年)冬天,齐襄公被弑杀,管仲和召忽事奉公子纠投奔鲁国。鲁欲支持公子纠返齐继位,可是终因动作迟缓而耽误。次年鲁庄公率军伐齐,和齐军在乾时(今山东省临淄西)作战,鲁军大败。鲁庄公丢掉自己的战车,乘坐轻车逃归。虽然初试身手就吃了败仗,但鲁庄公并不气馁,而是秣马厉兵,准备和齐再度交战。
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年)的齐鲁长勺之战是一场著名的战争。这年春天,齐军讨伐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进见。他的同乡劝告说:
“有吃肉的人在那里谋划,你又去掺和什么?”古代大夫以上的贵族每日必食肉。儒学大师孟子曾有“七十者可以食肉”[22]的说法。可见一般庶人非至70岁的高龄,是难以吃到肉的。当时说的“肉食者”就是贵族。
“肉食者鄙陋不通,不能作长远考虑。”显然,曹刿对“肉食者”的无能是深有了解的。但是,鲁庄公并非一般的“肉食者”,而是一位具有相当谋略的人物。他接见了曹刿,并回答依靠什么来作战的问题。鲁庄公说:
“暖衣饱食,不敢独自享受,一定分给别人。”他以为这样做就可以得到人们拥护。
“小恩小惠不能周遍,普通人更不能得到国君的赏赐,因此老百姓是不会跟从的。”
“祭祀时用的牺牲玉帛,一定要按照规定,不敢擅自增加,对神灵的祷告必定诚信。”鲁庄公认为这样做可以受到神灵保佑。
“一念之诚不能代表一切,神灵不会降福。”
“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洞察,但必定按照情理处置。”
对于鲁庄公的最后一次回答,曹刿十分满意,因为它涉及了统治者对民众的态度问题。曹刿说:“这是为百姓尽力的一种诚意,这才是克敌制胜的依靠。”于是曹刿便和鲁庄公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今山东省曲阜北)迎击气势汹汹而来的齐军。《左传》庄公十年关于这次战争记载道:
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对于这段脍炙人口的文字,我们无须多做解释,曹刿那机智善谋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从这个记载里可以看到曹刿能够重视民众的力量,确实是那个时代的真知灼见。
然而,事情需要从多方面去观察,况且事情是在变化着的,“三十年河东复河西”,人的思想变化何尝不是如此呢?《左传》的记载表明,曹刿在长勺之战以后就留在了鲁庄公身边,由原来的普通人变成了“肉食者”。鲁庄公二十三年(前671年),齐国举行祭社神的典礼,在典礼上还要检阅军队。鲁庄公欲应邀而往,一方面密切鲁与齐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亲自观察齐军虚实。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曹刿却劝谏说:
不可。夫礼,所以整民也。……非是,君不举矣。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23]
他认为“礼”是用来整顿民众的。如果不合乎礼,国君就不应当有什么举动,因为国君的举动必定会被记载下来,假若记载下来不可效法的事情,那么后嗣子孙该怎么看呢?曹刿这番说教的中心是让鲁庄公非礼勿行,非礼勿动。长勺之战时睥睨礼法、敢作敢为的勇者,只过了十几年的时间就成了循规蹈矩、畏首畏尾的懦夫,这该与曹刿社会地位的变化有直接关系。
我们还是回过头来说说长勺之战时的鲁庄公吧。
曹刿的进谏对于长勺之战的鲁军获胜起了无可置疑的重大作用,但是战争的实际指挥者还是鲁庄公。曹刿所提出的正确建议的实施,也还是非鲁庄公不可的。如果只看到了曹刿那光彩炫目的议论,而认为鲁庄公只是一位目光短浅的庸人,那将是误解。从大量事实看,鲁庄公乃是一位善于纳谏、足智多谋的开明人物。
为了报复长勺之战的失败,齐国联合宋国军队不久就向鲁发动进攻。鲁庄公亲自率军迎击,在乘丘(今山东省兖州市境)和宋军作战。他用名叫“金仆姑”的箭射中宋军主将南宫长万,并将其活捉。
第二年,宋为了报复乘丘之役而发兵攻鲁。鲁庄公率军抵御。在长勺之战中,鲁庄公听从曹刿建议,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大败齐军;这次抵御宋军入侵则采取了先声夺人的办法,当宋国军队还没有布好阵势的时候,鲁庄公就率领鲁军掩杀过去,同样大败宋军。
虽然鲁庄公接连两次打败宋军,但他依然保持清醒头脑,抓住时机尽力和宋保持关系。鲁庄公十一年(前683年)秋天,宋国发生大水灾,鲁庄公马上派使臣前去慰问,表现出政治家应有的风度。鲁庄公十三年(前681年),鲁庄公采取主动措施和齐修复关系,双方会盟于柯(今山东省阳谷县东北),表示媾和。
在齐桓公霸业鼎盛之前,鲁庄公实是当时政治舞台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鲁庄公十四年(前680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鄄会盟,翌年,第二次鄄之会。这两次会盟是齐桓公霸业的开始,然而鲁庄公皆未参加,尚有与齐抗衡的意味。只是由于后来鲁势稍衰,鲁庄公才成为齐桓公霸业的伙伴。(www.daowen.com)
鲁庄公在位32年,是以武功强盛著称的鲁国君主。和一般君主的“坐而论道”不同,鲁庄公可以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射雕擒敌。除了长勺之战和乘丘之役的辉煌胜利以外,鲁庄公还曾打败过强暴肆虐的戎人。《春秋经》庄公十八年有“公追戎于济西”的记载,言鲁庄公追逐戎寇一直到济水西岸。鲁庄公的“金仆姑”实在是其强盛武功的一个象征。
[2] 《诗经·王风》郑笺《王城谱》。
[3] 见《诗经·扬之水》及序。
[4] 近年在河南省南阳市北郊出土了一批春秋初年的申国青铜器,其报道见于《中原文物》1984年第四期。这批青铜器有“南申伯”的记载,证明春秋初期的位于今南阳的申国是南申,并提醒人们考虑在两周之际还应当有另外的申国存在。《竹书纪年》记载的“西申”,应当不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史载,最初的申侯曾娶妻于郦山,此申侯之国当距郦山不远。《国语·郑语》说幽王“欲杀太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后来幽王果然在郦山之下丧生,证明此“申”国即在郦山之下。从地理位置上看,既然位于今南阳之申国为“南申”,那么位于郦山之下的申国应即“西申”。这与《竹书纪年》所载若合符契,应属可信。
[5]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6] 李学勤先生曾经把东周时列国划分为七个文化圈,见其所著《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北京)一书的“导论”部分。李先生的论证相当精辟。考虑到春秋只是东周时代的一个阶段,所以我们在“文化圈”的划分上采取了四分法。
[7] 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8] 《战国策·楚策一》,又见《韩诗外传》卷十第六章。
[9] 《国语·郑语》。
[10] 《论语·雍也》。
[11] 《史记·货殖列传》。
[12] 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子西曾对楚昭王说:“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史记·孔子世家》)
[13] 《左传》隐公元年。
[14] 周人常将“孝”和其所极为推崇的“德”并称。《尚书·酒诰》有“用孝养厥父母”之句。《诗经》中常见对“孝”的颂扬。如《闵予小子》谓“于乎皇考,永世克孝”;《下武》谓“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既醉》谓“孝子不匮,永锡尔类”等。春秋时人亦将“孝”作为不可须臾离的一种高尚品德。
[15] 《左传》隐公十一年。
[16] 李贽《史纲评要》卷二。
[17] 《左传》桓公五年:“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十七谓“亦”字为“不”字之误。今从王说。
[18] 《左传》桓公五年。
[19] 《史记·宋世家》。
[20] 《国语·郑语》韦昭注。
[21] 《全唐诗》卷二七八。
[22] 《孟子·梁惠王》。
[23]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