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与人祸相伴,这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现象。周幽王在位的时候就是一个典型时期。他继位的第二年王都镐京及周围地区就发生了大地震,《诗经·十月之交》有这样的描述:
烨烨震电, 闪光的响雷震电,
不宁不令。使天下骚动不安。
百川沸腾,百川如沸水腾涌,
山冢崒崩。山岭猝然崩坍。
高岸为谷,高崖下陷为深谷,
深谷为陵。深谷突起耸入天。
地震之后,流经王畿地区的渭水、伊水、洛河皆枯竭。天下大旱,民不聊生,贵族们趁机夺取民众的田地,拆毁民众的墙屋,加重赋役,使民众田地满是污秽草莱。[21]见到这种情况,周大夫伯阳父曾经十分痛心地预言周将灭亡。他指出,过去伊水、洛河枯竭,夏朝随之灭亡;大河枯竭,商朝随之灭亡,如今王畿地区山崩川竭,这都是亡国之兆。
岐山之下的周原是周族兴盛的根基之地,岐山在周人的心目中也就有了神圣性质。就在伯阳父发出慨叹的那一年,岐山突然崩塌,成了周王朝走上衰世末路的又一征兆。
幽王时期,戎狄势力强盛。周幽王曾派大臣伯士率军讨伐六济之戎,大败,伯士被打死。据文献记载,“幽王之时,西戎、东夷交侵中国,师旅并起”,“四夷交侵,中国皆叛,用兵不息”,“戎狄叛之,荆舒不至”[22],真是一个外患频仍的时代。秦本是周王朝用以抵御戎族的重要力量,周宣王时曾支持秦庄公伐西戎,收回了被西戎侵占的秦的祖业之地——犬丘(今甘肃省天水市境)。到了幽王时期,戎族势力卷土重来,包围了犬丘,抓走秦襄公的哥哥世父,使周王朝西境告急。(www.daowen.com)
外患频仍的根源往往与内乱时期的国力衰弱有关。幽王时的内乱莫过于幽王之宠幸褒姒。
关于褒姒的出身,还要从周厉王打开藏漦之椟的神话传说谈起。宝椟被打开之后,龙漦出来化为玄鼋,闯入厉王后宫。一位刚七八岁的后宫小妾触碰到了这只玄鼋。光阴荏苒,过了些年,这位童妾到及笄许嫁的时候,却突然有了身孕,并生下一名女婴。王宫之妾,无夫而生育,上下哗然,皆谓罪过。这位触碰过玄鼋的王宫之妾非常害怕,急将女婴抛弃到宫外的路上,只盼望能有好心人收养她。
这时正值宣王时期,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童谣:
弧箕服,实亡周国。[23]
意思是“(音衍)弧”(用桑木做的弓)和“箕服”(用箕木制的箭袋)要把周国灭掉。宣王得知这童谣,心中好不懊恼。这时候,有一对夫妇恰巧到镐京城中卖“弧箕服”,于是宣王命令将其拘捕,游街示众来羞辱他们。这对夫妇不敢在镐京停留,便连夜逃走。逃走时,听到有女婴在路上啼哭,就带她逃了出去。这名女婴就是王宫小妾所抛弃的孩子。这对夫妇逃到褒(今陕西省勉县东南)国,将女婴抚养长大,起名为褒姒。只见她出落得如花似玉,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人儿。
周幽王初年,出兵征讨褒国。周军压境,褒君万分焦急,听人献策,遂将褒姒奉献于周以免褒国之难。周幽王得褒姒[24],万分欣喜。大概由于爱屋及乌的缘故,褒姒所生的伯服也就备受幽王宠爱。
幽王的王后出自申国,称申后,所生的宜臼,本为太子。昏庸的幽王竟废掉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立伯服为太子。幽王任用虢石父为王朝卿士,执掌朝政。虢石父和褒姒联合,狼狈为奸,图谋私利,排斥异己,引起贵族和国人阶层的普遍怨恨。关于幽王的昏庸,《史记·周本纪》载有一则流传很广的所谓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
这个故事屡经小说家演义,敷衍出许多动人情节,颇能引人入胜。可是究其实际,故事疑窦很多。论者多指出,烽火之事出自战国秦汉时代对匈奴的防御,尚无材料可以证明西周时代已经有了烽火报警之事。《史记》之中每有小说家言羼入,烽火戏诸侯之载,当即此类。虽然这个故事值得质疑,但幽王宠幸褒姒并因此而乱了朝政则还是事实。另外,幽王时期,王权已无多少威信可言,王室有了危难,诸侯不来救援,也是事实。后人演义出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应当说是不足为怪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