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作为我国大学的投资主体,不仅是因为目前社会、企业由于客观经济发展所限,无力成为主要投资者,更主要的是从政府的职责和投资收益对等的原则来看,即使有大量社会和企业资金流入,政府也不能完全放弃对公立大学投资主体的地位。但是政府长期投入不足,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教学经费严重短缺,设备老化,已使一些地方院校中较多依赖设备的专业发展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一些现代化的新型的专业更无法与部属院校相比。即便是资金需求相对较小的文科,也由于图书资料无法及时补充、更新,教师无法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使得教学水平难以提高。一些靠银行贷款进行规模扩张的大学更是负债累累,学校正常运转都成问题,教师角色发展更是无法顾及。为此,地方政府要承担起相应责任,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大学发展的需要,改革投入模式。临沂市政府投入临沂师范学院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临沂师范学院由省、市两级政府办学,计划、专业等由省管理,大部分经费由市政府拨付。……就是市级政府负责非师范专业建设投资、省级政府负责师范专业建设投资。2001年我们第一次设置了17个非师范类本专科专业,其中9个为非师范类的本科专业。当时,市政府答应每个非师范类的本科专业拨付经费50万元,共450万元。但是,这几百万元怎么用呢?是盖校舍、买图书还是买仪器设备呢?面对一所综合大学硬件资源的巨大投入缺口,这点钱什么都做不成。于是,我们找来了一批全国著名的专家和政府官员,包括顾明远、潘懋元、刘凤泰这些大学者。我们又在2002年召开了综合性大学建设论证会,提出在当地建设一所综合性大学,恢复重建“临沂大学”(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办过),并在2003年得到了市人大和省计委的批准。为搞好临沂大学的建设工作,市政府和师范学院在职责方面进行了如下划分:临沂师范学院负责软件工作,完成现有9个学科门类共计50个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与师资建设;临沂市政府负责硬件建设。原计划划拨土地300多公顷、总投资26亿元,政府负责2/3的硬件建设,师范学院校区置换承担1/3的地上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临沂市政府已划拨土地250多公顷、投资13多亿元,完成6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新校区已进入学生15000多人,临沂师范学院在整个新校区的建设过程中未贷银行一分钱。[5](www.daowen.com)
临沂的经验告诉我们,地方政府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国家土地政策把直接投资转化为间接投资,美国的地方大学(赠地学院)最初都是以这种理念发展起来的。从本研究考察的四所大学来看,负债情况都比较严重,每所学校欠债情况依次为:A校约4亿元人民币、B校约5亿元人民币、C校约3亿元人民币、D校约7亿元人民币。而地方政府仅有“举全市之力办好××学院”空洞的口号,而没有什么实质性举措,使大学发展举步维艰。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穷人的日子难当家,面对极度匮乏的学校资源,再能干的校长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平衡学校各方面矛盾,从而加剧教师角色冲突情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