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会冲突理论:冲突与调适

社会冲突理论:冲突与调适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社会学者往往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归并为冲突论。冲突是推动社会变迁的必要因素,为解决社会冲突到来的危机,必须设立“社会安全阀”机制,以有效控制冲突的进程。科塞的“安全阀”理论认为社会安全阀可以运用潜在的冲突维持社会结构。达伦多夫把社会冲突的起因首先归结为权力分配不均,其次归结为角色的强制性安排。冲突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形成了教育社会学中的冲突论学派。

社会冲突理论:冲突与调适

20世纪60年代末,伴随着美国青年反权威女权主义运动的开展,社会领域中一个新的理论流派——冲突论迅速崛起,并取代了结构功能主义长期以来在社会学界的主导地位。冲突论渊源于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学说,其早期的社会先驱有达尔文、龚普洛维奇等。西方社会学者往往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归并为冲突论。当代冲突论主要有两个来源,并由此构成了两大流派:一派是以美国刘易斯·科塞(Lewis A.Coser,1913—2003)和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1941— )为代表的“功能冲突论”,是从结构功能派中分化出来的,并自称其理论是对结构功能主义的修正和补充。它强调冲突本身具有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强化社会整合的功能。冲突是推动社会变迁的必要因素,为解决社会冲突到来的危机,必须设立“社会安全阀”机制,以有效控制冲突的进程。另一派是以德国社会学家拉尔夫·达伦多夫(Ralf Dalendorf,1929—2009)为代表的“辩证冲突论”,他从社会权威和权力分配的角度研究冲突现象,认为冲突是社会每时每刻必然经历的过程。冲突既是一种破坏力,也是一种生产力,冲突会导致结构的重组,重组的结构又会酿成新的冲突,由于社会是建立在一部分人统治另一部分人的基础上的,因此权威、权力便构成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重组的决定性因素。

科塞的观点——冲突促成整合与创新。传统的西方社会学观点都视冲突为消极的分裂的现象,倾向于认为冲突具有破坏性与分裂性,是一种社会“病态”。科塞反对这一观点。他认为社会学对冲突的积极后果分析不足,并强调冲突的建设性功能、有益的功能,即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内部整合功能、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稳定功能、冲突对新群体与社会的形成具有促进功能、冲突对新规范和制度的建立具有激发功能以及冲突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平衡机制[52]。科塞把社会冲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现实性冲突,即那些为达到特定目标而指向冲突对象的对抗行动;另一种是非现实性冲突,即其中一方不指向冲突对象的发泄敌对情绪的行动,往往表现为找“替罪羊”。科塞不仅承认非暴力冲突的正面功能,还肯定暴力冲突的正面功能。科塞的“安全阀”理论认为社会安全阀可以运用潜在的冲突维持社会结构。

柯林斯的观点——冲突的根源与回避策略。柯林斯认为社会最基本的微观单位是包含两个面对面互动的“际遇”(一个共享的谈话现实,并涉及拥有各种资源和互动动机的个体间的谈判)。在柯林斯看来,社会结构都是由“互动仪式链”(chains of interaction rituals)构成的,他认为“互动仪式链”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同时也是冲突的基础。他认为冲突的根源,一是支配他人的主观定义,在社会生活中,冲突的主要根源是人们想竭力左右或支配他人的主观定义,以便在个人之间的际遇中最大限度地增强自己的优势;二是不平等;三是强制力量。柯林斯提出了两种解决冲突的策略,一是仪式。处于统治地位的人用仪式来吸引人们与表达对群体或社会的依附。被统治地位中的那些人则发展出那些表现他们的异化或表明他们对现存社会秩序,特别是权力结构缺乏信任的仪式,而不是从事暴力反抗。二是信念。在柯林斯看来,个人利益是根本的,相对地独立于任何道德准则,通过激发和加强道德信念使人们互相影响或保证相互间的忠诚[53]。(www.daowen.com)

达伦多夫的观点——强制引起冲突与变迁。达伦多夫反对社会均衡模式,主张建立社会冲突模式。他认为社会冲突模式可以解释社会变迁动力:冲突是社会变迁的动力;冲突及其引起的变迁是正常的现象,没有冲突与变迁则是异常的现象;社会组织彼此连接在一起,并不是由于共识,而是源于压抑力量,不是基于一致的同意,而是基于彼此之间的压抑。达伦多夫把社会冲突的起因首先归结为权力分配不均,其次归结为角色的强制性安排。达伦多夫还提出衡量冲突强度和烈度不同变量。衡量冲突强调的第一个变量是冲突的重迭程度,重迭程度越高,冲突的强度也就越高;第二个变量是社会流动的程度,在一个社会中,向上向下流动越多,阶级冲突就越不可能变得广泛与重要。衡量冲突烈度的第一个变量是社会经济的剥夺程度;第二个变量是冲突的调节程度。他认为冲突的调节方式包括仲裁、调停与和解。

持冲突论观点者的具体主张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基本上先后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一是社会对财产和资源的分配是不平等的,这是造成各种利益集团之间以及利益占有者和丧失者冲突的根源。二是冲突和竞争的结果会导致社会结构的重组,但又为新的不平等打下了基础,也为新的冲突拉开了序幕。三是在工业社会中,这种阶级之间、利益集团之间、劳资之间、支配者与被支配者之间的冲突已经制度化了,因而是不可避免的,有时甚至是剧烈和急速的。四是冲突是社会的基本状态,冲突虽然导致社会不和谐,但更具有社会整合的作用。冲突理论产生后,在西方社会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并很快渗透到社会学各分支学科的经验研究中,在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种族关系、社会分层、集体行为、婚姻家庭等领域出现了大量以冲突概念为框架的论著,在当代社会学发展中有重大的影响。冲突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形成了教育社会学中的冲突论学派。其中主要有侧重于分析、批判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新马克思主义冲突理论”(鲍尔斯和金蒂斯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与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探讨教育阶层化的柯林斯的“新韦伯主义冲突论”,以美国吉鲁、阿普尔英国威利斯为代表的抵制理论以及对学校内部社会关系进行剖析的华勒的“教学社会学”。本研究借助冲突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思路,探讨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功能、冲突产生的诱因以及冲突与调适的关系等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