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滑架提模施工适用于双曲线冷却塔或锥度较大的筒体结构的施工。滑架提模施工法是在绑扎完一段竖向钢筋后,利用滑模施工装置整体提升就位模板,然后浇灌混凝土,并绑扎其上段钢筋,待混凝土达到必要强度后脱模,再整体提升就位模板,如此分段循环成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滑架提模法应用于双曲线冷却塔或圆锥形变截面筒体结构施工时,应在提升架之间增加铰链式剪刀撑,以调整剪刀撑夹角,改变提升架之间的距离来缩小或放大筒体模板结构半径,实现竖向有较大曲率变化的筒体结构的成形。
(2)滑架提模装置应满足塔身的曲率和精度控制要求,其装置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提升架以直型门架式为宜,其千斤顶与提升架之间连接应设计为铰接,铰链式剪刀撑应有足够的刚度,既能变化灵活又支撑稳定。
2)塔身中心位移控制标记应明显、准确、可靠,便于测量操作,可设在塔身中央,也可在塔身周边多点设置。
3)滑动提升模板与围圈滑动连接固定,而此固定块与提升架为相对滑动固定,以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但在混凝土浇灌凝固过程中又有足够的稳定性。
采用直型门架的优点是,不论所施工的筒壁曲率如何变化,门架均处于垂直状态,这样附着的操作平台也始终保持水平,使工人操作更为习惯。采用直门架时,其千斤顶与提升架横梁之间的连接必须设计成铰接,使通过千斤顶的支承杆能够适当改变其方向,以适应圆锥形变截面筒体结构或双曲线冷却塔在不同标高上曲率的变化。设置在提升架之间的铰链式剪刀撑是控制提升架之间距离,改变变截面筒体结构的周长,使整个模板系统的直径放大或缩小,实现竖向曲率连续变化的关键部件,因此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保证使用中杆件不变形。这个由铰接连接起来的杆件系统,在调整状态时应轻便灵活,在稳定状态时又有足够的支撑能力。其性能需由优良的设计与精确的加工来予以保证。滑模施工的双曲线冷却塔不仅应混凝土密实,而且外形曲线应变化流畅,断面变化均匀对称。因此,在施工中,每一个浇灌高度段的圆周半径、筒体表面坡度、断面厚度等参数均应在施工前精确计算,列表或输入计算机内,以便施工控制。滑模施工中要求围圈带动模板在提升架之间能整体松动脱离混凝土表面,空滑提升至一定高度又能整体紧固至混凝土断面设计位置,这要求模板应能收分、围圈应能伸缩、围圈与提升架的连接应能横向移动。采用调节丝杆来拉开或推动围圈和模板是一种较简易的方法,模板就位后,丝杆紧固的强度应能抵抗混凝土入模后的振捣力和侧压力,以保证模板位置准确不变形。
(3)采用滑架提模法施工时,其一次提升高度应依据所选用的支承杆承载能力而定。模板的空滑高度宜为1~1.5m。模板与下一层混凝土的搭接处应严密不漏浆。
模板一次提升高度应根据支承杆承载能力经分析计算后确定。支承杆的承载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如支承杆的截面形状与尺寸、材料类型、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情况,施工中的气温和混凝土的品质、荷载偏心情况、支承杆的最大允许脱空长度等。支承杆的最大允许脱空长度也就确定了模板允许的一次提升高度。另外,决定模板一次提升高度的因素是所选用模板的高度,这一点与变截面筒体结构或双曲线冷却塔的表面曲率有关。由于采用直线型模板来实现坡度为双曲线筒体的成形,当使用于双曲线表面曲率较大的筒体时,模板长度应适当短一些;曲率较小时,模板长度可适当长一些。(www.daowen.com)
(4)混凝土浇灌应均匀、对称,分层进行。松动模板时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1.5MPa,模板归位后,操作平台上开始负荷运送混凝土进行浇灌时,模板搭接处的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3MPa。
采用滑架提模法施工变截面筒体结构或双曲线冷却塔,应视施工季节、大气温度和所要求的速度试配出适宜的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掌握脱模时混凝土的强度和开始浇灌时的混凝土强度。本条规定的脱模时混凝土的强度与开始浇灌时的混凝土强度是根据施工经验确定的。
(5)混凝土入模前模板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上口轮圆半径偏差±5mm。
2)模板上口标高偏差±10mm。
3)模板上口内外间距偏差±3mm。
(6)采用滑架提模法施工的混凝土筒体,其质量标准还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GB 50204—2002)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