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林可胜:中国生理学之父

林可胜:中国生理学之父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6年春,林可胜与吴宪等人创建了中国生理学会,他本人任第一届会长。第二年,林可胜又创办《中国生理学杂志》并任主编。1969年7月8日,林可胜因食道癌在牙买加逝世,终年72岁。饶毅:《几被遗忘的中国科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生理科学之父:林可胜》,载《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1,2:171-172;齐悦:《“中国生理科学之父”林可胜》,载《名人传记》,2020,6:43-48。

林可胜:中国生理学之父

【案例呈现】

林可胜(1897年—1969年),祖籍厦门,1897年出生于新加坡的一个家世显赫的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林文庆是新加坡著名的华人医生和社会活动家,曾担任孙中山的医生,后来任厦门大学校长。他的外祖父是清末革命家和华侨领袖黄乃裳,姨父是鼠疫斗士和公共卫生创始人伍连德。林可胜在海外长大,先后毕业于爱丁堡大学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他是中国近代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中国现代生理学的主要奠基人,美国国家科学院第一位华人院士,协和初期主要的医学教育家之一。他规划了全中国军医培养体系,对中国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

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教育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工作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类似测定中国人血红蛋白量或骨头长短之类的研究,非常原始。这样的背景下,林可胜是中国早期能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为数不多的科学家之一,在生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都有很突出的成就。早在20至30年代,他因发现“肠抑胃素”而著称于国际医学界,这是由华人发现的第一个激素。1952年—1967年,在迈尔斯实验所,他对疼痛及止痛机制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1964年他所做的狗的脾脏交叉灌流实验鉴定首次证明阿司匹林镇痛在外周,是镇痛和阿司匹林研究的里程碑。这些实验到2000年仍被英国科学家维恩爵士(John Vane)称为“镇痛研究的经典工作”,而维恩本人就是因为研究阿司匹林镇痛机理获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奖。林可胜的研究结果也支持了中国国内科学家的发现:吗啡在中枢神经系统发挥镇痛作用。

林可胜能在科研上取得超越前人的卓越成就绝不是偶然的,耀眼的成就背后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努力,他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多年一贯的顽强钻研令人肃然起敬。为了研究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他先把缓激肽注入自己的动脉血管,使身体产生剧烈的疼痛,然后用阿司匹林来镇痛。从实验记录片中,人们可以看到他痛苦扭动的情景。实际上,林可胜在自己身上做实验绝非仅此一项,著名的组胺刺激胃分泌的实验,也是在他自己身上做的。

1924年秋,林可胜回到了祖国,担任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理科客座教授兼系主任,1927年晋升教授,为协和医学院第一个华人教授,当时他年仅30岁。林可胜在协和任教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这十几年间,他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在科研、教学、培养人才等方面都有突出成绩,使我国的生理学研究达到世界水平,协和成为中国生理学研究的中心。他在协和工作的12年中,不但培养了大批医学生,还培养了许多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包括青年教师和进修生。例如,他曾经的学生和同事冯德培,后来成为中国生理学重要的奠基人。抗战后,林可胜创办的国防医学中心,成为后来的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和台湾的国防医学院。

1926年春,林可胜与吴宪等人创建了中国生理学会,他本人任第一届会长。第二年,林可胜又创办《中国生理学杂志》并任主编。中国生理学会的成立和《中国生理学杂志》的创办,对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我国生理学的发展和培养这方面的科学人才,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林可胜主编《中国生理学杂志》时,对每篇论文都认真审查,严格要求,亲手修改,直到完全满意时才公开发表。这对树立严谨的写作态度、培养严格的科学作风起了示范作用。这个刊物很快获得国际生理学界的称道,成为我国具有国际水平的少数科学刊物之一。

抗日战争期间,林可胜舍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决然地与祖国同胞一起共赴国难,组织战地救护队,创建救护总站,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了极其可贵的贡献。日军进攻上海时,他领导了红十字医疗队参与救援;1937年,他在汉口组织了20多支医疗队,成为中国红十字会的主力;在贵阳,他主持了中国战时最大的医学中心,组织的训练班培训了一万五千多名医疗技术人员。他创建和领导的中国军队救护系统,是中国有史以来最系统、最具规模的战地救护系统,有效动员了当时可用的医疗资源,为医疗救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募集更多物资,让世界认识到中国抗日的艰巨性、重要性,林可胜每年都要飞往美国,以自己的国际声望为救护总队争取国际人士和爱国华侨的支持。1941年后,他出任当时政府军队医疗系统的主要领导职位,包括军医署长。1942年—1944年,他奉命随中国远征军赴缅甸,并亲自上前线救护。由于战况紧张,他每天要工作16个小时以上,因此多次获得国民政府嘉奖和两次美国授勋。

抗战胜利后,林可胜将各军医学校和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调整改组为国防医学院,创建军医中心教育制度,培训中国自己的军医人才。1948年,蒋介石拟委任他为国民政府卫生部部长,但他坚辞不就,于1949年5月去美国,在多所大学进行生理、药理研究工作及医学科学研究指导,直到1967年退休。在那个时期最早为世界科学界所推崇的一批华裔科学家(如吴健雄、林家翘、陈省身等)中,林可胜在中国工作的时间最长。

从他到美国至去世,他一直在关心中国的科学,特别是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国科学家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现了吗啡镇痛的脑内作用部位,领先于世界。林可胜在自己的英文文章里引用中国科学家的文章,把我国的工作介绍给国际科学界,对世界认可这项中国的成就起了重要作用。

1969年7月8日,林可胜因食道癌在牙买加逝世,终年72岁。

素材出处】(www.daowen.com)

饶毅:《几被遗忘的中国科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生理科学之父:林可胜》,载《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1,2:171-172;齐悦:《“中国生理科学之父”林可胜》,载《名人传记》,2020,6:43-48。(根据以上文献整理)

【案例点评】

林可胜的事迹包含以下思政元素:

(1)民族自信心。当时中国人被西方称为“东亚病夫”,而林可胜开展了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发现“肠抑胃素”,设计狗的脾脏交叉灌流实验证明阿司匹林的镇痛机制等,因诸多令人骄傲的成就著称于国际医学界,说明中国人一点不比其他民族的人逊色。

(2)家国情怀。林可胜十分年轻就开始在英美生理学界崭露头角,却毅然回到积贫积弱的祖国,并且在中国生理学的研究、医学人才培养以及抗日战争中做出卓越贡献,晚年在美国也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中国科学家的成就,体现了他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以及对国家命运的责任担当。

(3)奉献精神。为了研究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他在自己身上做实验,组胺刺激胃液分泌实验也是在他自己身上做的,这种献身科学的精神令人钦佩。

(4)敬业精神。林可胜在协和任教的十几年间,在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任《中国生理学杂志》主编时,对每篇论文都认真审查,严格要求;出征缅甸时,亲自参加救护,每天要工作16个小时以上。这些都体现了他勤奋工作、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

【教学建议】

本素材可用于“生理学”课程绪论部分的引入,还可用于消化与吸收部分“胃内消化功能”内容的教学,由教师简单介绍,作为课后作业推送给学生自学。

(隆娟 张志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