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医圣张仲景:伤寒病疗法奇迹及医者仁心

医圣张仲景:伤寒病疗法奇迹及医者仁心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仲景的家人也深受其害,家族二百多人,不到十年时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伤寒杂病论》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张仲景也被后世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精选了三百多方记入书中。张仲景经历了瘟疫带来的惨剧,通过刻苦钻研研究出伤寒病的疗法,还救治了大量患者,体现了对患病百姓的关爱,“医圣”的称号不仅是褒奖他的高超医术,更是赞美他的医者仁心。

【案例呈现】

张仲景(约公元150年—154年生,约公元215年—219年卒),东汉南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他自幼喜欢医学,年少时拜师学医,并立下“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的志向。张仲景聪明好学,刻苦钻研,尽得老师真传。

东汉末年,战乱频发、瘟疫流行,大规模的伤寒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张仲景的家人也深受其害,家族二百多人,不到十年时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亲身经历瘟疫带来的人间惨剧,张仲景决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研究治疗伤寒病的方法。他继承前人的医学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不仅救治了大量患者,还创造性地总结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等。《伤寒杂病论》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张仲景也被后世尊称为“医圣”。这个称号不仅是称颂他的高超医术和传世经典,更是褒扬他的医者仁心。相传他在任长沙太守期间,处理公务的闲暇之时,就在衙门大堂坐诊,为百姓看病,这也是人们称行医为“坐堂”的由来。

《伤寒杂病论》被赞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精选了三百多方记入书中。其中,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麻杏石甘汤等著名方剂,疗效可靠而且显著,至今仍被广泛运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三药三方”中的清肺排毒汤、连花清瘟胶囊,都是以《伤寒杂病论》中的古代名方为基础研制而成的。《伤寒杂病论》之所以被称为中医经典,还在于它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辨证”,就是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分析判断病人的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诊疗看重整体、着眼于“病的人”,而不是看重局部、只关注“人的病”,从而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历史上,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中医药著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再立新功。数据显示,在中国,中医药参与救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这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百年来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中医药抗疫国际合作,中医药抗疫经验带着深深的文化自信走出国门,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古老的中医学以其独特价值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认可。2010年,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5年,屠呦呦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科学家。她从中医典籍中受到启发,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取青蒿素,转化成一种强有力的抗疟药物,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素材出处】

黄永奎:《论“医圣”张仲景的科学精神》,载《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18-19;国际在线:《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千秋医圣留给今天怎样的启示?》,2021-05-1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9556886793664881。(根据以上资料整理)

【案例点评】

张仲景的事迹包含以下思政元素:(www.daowen.com)

(1)家国情怀。张仲景从小立下“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的志向,体现了他爱国爱民、悲悯救世的情怀和以国家命运和百姓福祉为己任的责任担当意识。

(2)文化自信。张仲景在两千多年前总结出来的药方在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让人不得不惊叹中国古人的才能和智慧。

(3)人文素养。张仲景经历了瘟疫带来的惨剧,通过刻苦钻研研究出伤寒病的疗法,还救治了大量患者,体现了对患病百姓的关爱,“医圣”的称号不仅是褒奖他的高超医术,更是赞美他的医者仁心。

(4)科学精神。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创造性地总结出《伤寒杂病论》,体现出他探索创新、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5)辩证思维。《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强调将“病的人”看作一个整体,从整体角度来看疾病的病因与症候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辩证思维的方法。

【教学建议】

本案例可用于“医学导论”课程中国医学史概要部分“秦汉时期的医学”内容的教学,由教师讲授。

(高志婕 郭昆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