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呈现】
如果说外科手术是刀尖上起舞的艺术,微生物则是生死攸关之间最可怕的存在,而无菌术的发明为患者带来了福音。19世纪中期前,人们对于手术完全没有无菌的意识,没有手术衣和口罩,不消毒,手术室里坐满了围观的人。手术室的英文表达为“operating theatre”,足以说明它与剧院类似的设计。医生在正中央的手术台上工作,周围会有一群人观摩手术。伴随着患者凄厉的惨叫声,医生们在没有麻醉剂的情况下迅速完成手术,但治疗效果和术后存活率都难以保证。在伤口的处理上,当时采用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方法:用烧红的烙铁封堵伤口。为了防止致命的感染,却把人体的组织烧死。
阻止这一幕继续上演的是匈牙利产科医生塞麦尔维斯(Ignaz Semmelweis)——世界上提出洗手预防产褥热的第一人。塞麦尔维斯在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成为维也纳综合医院第一产科诊所的医生。他在任职期间,发现第一诊所里经过医生或者医学生接生的产妇,因产褥热死亡的比例高达13%~18%,而在第二诊所经过助产师接生的产妇,产褥热的死亡率只有2%。这个现象让塞麦尔维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他的一个朋友在解剖尸体时划伤了手指,表现出类似于产褥热的症状,没过多久便去世了。这让他突然意识到,产褥热的高死亡率可能与医生们在解剖完尸体后,不进行手部清洁便奔赴产房接生有关。为了验证这个想法,塞麦尔维斯专门设计了一个实验——比较负责接生的医生是否洗手对产褥热死亡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如果医生在接生之前采用漂白粉(次氯酸钙)溶液洗手,产褥热的死亡率就猛降到2%。后来,他开始采用漂白粉清洗手术器械,这让产褥热的死亡率进一步降低到1%。
然而,塞麦尔维斯的思想太超越时代,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强烈反对,认为他是在污蔑医生、背弃医学信条。他因此事业受挫,不仅晋升被拒、被医院解雇,而且在维也纳医学界受到排挤。1850年,他心灰意冷地回到匈牙利,但依然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理论。他于1861年出版的《产褥热的病因、概念和预防》,也未被多少医疗机构采纳。由于长期承受巨大的压力,塞麦尔维斯逐渐出现异常行为,变得多疑、抑郁,甚至有暴力倾向。他的家人认为他失去了理智,将他送进精神病收治中心。1865年,他被收治中心的守卫殴打,两周后死于他自己竭力对抗的疾病——伤口感染引发的菌血症,年仅47岁。
就在塞麦尔维斯去世的同一年,英国医生约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为一个被马车撞成骨折的小男孩实施了一台手术,在把骨头接上以后,用亚麻籽油和石碳酸(苯酚)溶液浸泡过的绷带包扎伤口,再将受伤的左腿固定。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包扎伤口,6周后,小男孩的骨折痊愈了,手术获得成功。李斯特之所以会想到用石碳酸浸泡过的绷带包扎伤口,是受了巴斯德关于酿酒酵母的启发,他认为防止术后感染的最好方法,就是在细菌进入伤口之前把它消灭。之后,李斯特又开展了很多例石碳酸消毒处理的外科手术,并于1867年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柳叶刀》上。然而,他的理论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医学界的欢迎。直到普法战争期间,普鲁士军队用李斯特的理念处理伤口,效果要比未采用这种理念的法国军队好得多,李斯特的理论才得到认可,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普鲁士的最高勋章。
1886年,德国伯格曼首先采用了热蒸汽为手术器械和敷料消毒;1890年,美国哈斯特发明了橡皮外科手套,75%的酒精等灭菌剂也取代了有腐蚀性的石碳酸,现代消毒法逐渐形成;1946年,英国科尔布鲁克等人开发出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能减少空气中的细菌;1966年,世界上第一间层流洁净手术室在美国的巴顿纪念医院设立。随后,各个国家的洁净手术室先后建成,我国的洁净手术室也在80年代开始出现。如今,从手术环境到手术器械,从流程设置到实际操作,无菌术已经贯彻到手术的方方面面。
【素材出处】
冯琦、唐金陵:《欧洲产褥热流行调查与控制:被忽略的流行病学先驱塞麦尔维斯》,载《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8:1136-1139;谭昭麟:《外科手术两大基石——麻醉与无菌》,载《食品与健康》,2020,2:17-20。(根据以上文献整理)(www.daowen.com)
【案例点评】
外科无菌术发展史包含以下思政元素:
(1)科学精神。术前消毒对于预防手术感染是非常关键的,塞麦尔维斯能够发现这一点,有赖于他仔细的观察和严谨的实验,这体现了严谨求实的精神;他超越时代的思想不被理解,他本人也因此遭受重大挫折,但他始终坚持并宣传自己的观点,这种不盲从、不迷信权威的客观理性精神令人敬佩;李斯特用消过毒的绷带给小男孩包扎伤口,而不是按照传统的方法来治疗,让患儿的伤口很快愈合,这是用新技术解决老问题的做法,体现了探索创新的精神。
(2)奉献精神。人类文明的历程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这个过程中,新旧理念的交替必然包含各种斗争和牺牲,正是由于塞麦尔维斯和李斯特等人的努力和奉献,科学理性才最终战胜了蒙昧无知。
【教学建议】
本素材可用于“医学微生物”课程“消毒与灭菌(医院感染)”内容的教学,由教师讲授,说明消毒与灭菌技术的重要性;也可用于“外科学”课程“无菌术”以及“外科感染”内容的教学。
(隆娟 位秀丽 罗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