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入学教育读本》:预防大学生犯罪,善于发现早期征兆

《大学生入学教育读本》:预防大学生犯罪,善于发现早期征兆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是善于发现孩子犯罪的早期征兆。大学生犯罪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犯罪征兆是这种变化的外在表现。每一个大学生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都有其社会根源。社会各方要积极动员起来,为大学生营造一种良好而又健康的社会和谐氛围,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决不能唯利是图,诱导、教唆大学生从事违法犯罪工作,并积极举报、配合有关部门打击一切诱导或教唆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力量。

《大学生入学教育读本》:预防大学生犯罪,善于发现早期征兆

1.自身预防

首先,应加强对大学政治素质教育培养,增强其公德意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在生活中,学会理财,杜绝浪费与攀比。树立正确理想,辩证分析对错得失,控制“早恋”心理,培养自己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观念,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最后,对待人际交往要慎重,杜绝与社会不良人员的接触。当遇到不良人员的骚扰和侵犯时,大胆告知父母和老师,求助于法律,提高被害预防能力,保护自己,打击犯罪分子。

2.家庭预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制大学生犯罪,首先应从家庭抓起。一是提高父母自身素质,优化家庭环境。为人父母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爱好,给孩子做好表率。二是注意家教方法。过分溺爱和纵容,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正确行为的培养是极其有害的。三是善于发现孩子犯罪的早期征兆。大学生犯罪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犯罪征兆是这种变化的外在表现。如果家长能够知晓具体征兆的表现形式,善于早期观察,就在预防犯罪中掌握了主动,为采取针对性的早期教育提供了条件。

3.学校预防(www.daowen.com)

目前许多大学的内部管理制度松懈,纪律要求不严格,导致校风松散,因此各高校应当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校风,尤其做好新生入校后的入学引导工作,加强学生日常法律基础教育,加大对大学生的管理力度,使学校在教育产业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完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相统一。预防犯罪首先必须保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学校内部保卫部门应当配合有关执法部门综合整治,排除校园周围不健康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干预。

4.社会预防

营造一种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贯彻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社会客观环境归根到底是一种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客观社会总和。每一个大学生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都有其社会根源。社会各方要积极动员起来,为大学生营造一种良好而又健康的社会和谐氛围,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决不能唯利是图,诱导、教唆大学生从事违法犯罪工作,并积极举报、配合有关部门打击一切诱导或教唆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力量。同时,要对一些违法犯罪大学生事件持有包容的心态,要贯彻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鼓励一些因一时之念而又能积极改造的大学生早日回归社会,特别是不能歧视、不戴“有色眼镜”看待回归于社会的违法犯罪大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