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基本生活消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杂费、考试费用、电子产品消费等)、休闲消费(旅游、通信等)、人际交往消费(人情消费、恋爱消费)。
1.基本生活消费
基本生活消费在静态上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在动态上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且由于不同的高校所在城市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消费水平有差异,基本生活消费的具体数额略有不同。
2.学习消费
学习消费主要包括学费、书杂费、考试费用、电子产品消费等。
(1)学费。学费因学校的类别、专业等不同有所区别。如湖北省规定,公办部属本科院校和省属公办本科院校举办的高职院校、独立举办的高职院校和高专学校,一般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000元;艺术类专业学费可在一般专业学费标准的基础上上浮30%。公办本科院校中的专科一般专业按本校一般本科专业的学费标准执行,艺术类专业可在一般专业学费标准的基础上上浮30%。另外,由于学校所处的地域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收费要高于内陆地区的高校。
(2)书杂费。大学生除了购买基本的专业教材,其他学习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教学参考书、各种考试书籍上。例如,为了准备英语四、六级考试,在这方面就要加大投资力度,需要购买短波收音机以及各种英语报刊、光盘等。
(3)考试费用。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考证热”在各个大学校园里悄然兴起。大学生忙于参加各种考试,如计算机等级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请驾驶执照考试以及为出国参加的“寄托”考试(即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雅思考试、托福考试)等,名目繁多。不少大学生甘愿对考证进行高额投资,增加就业竞争力。
(4)电子产品消费。手机、计算机在大学生中不再是奢侈品,在学生消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值。大学生是网络产品最忠诚的消费群体,据了解,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有上网经历,其中近35%的大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时间在网上度过。大学校园里许多宿舍都有计算机。同时,在许多高校,无线网络已覆盖了大学宿舍,在宿舍上网已成为时尚。大多数大学生上网是为了查询信息、收发邮件、了解学术动态、联系工作,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迷恋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经常一玩就是通宵。因此,上网费成为大学生日常消费的一部分,每月上网费平均为50~60元,最高的超过200元。(www.daowen.com)
3.休闲消费
(1)旅游消费。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假期的增多,大学生纷纷渴望出去走走,旅游就是其中一种很好的方式。大学生喜欢旅行社推出的带有探险性质的“超常规”旅游专线,包括悬崖速降、徒手攀岩、篝火晚会等内容;此外,大学新生对“城市景观一日游”也很欢迎,大学生往往选择较近的景点,一天可以来回。畅游山水间,流连古刹中,何等惬意潇洒。旅游无限好,但要求的金钱数额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承受的。
(2)通信消费。电话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知不觉地增加了学生的开支。
(3)娱乐消费。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数额相当可观。进迪厅、看电影、滑旱冰、去练歌房、开“派对”……另外,大学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热潮也影响到他们的娱乐消费。
4.人情消费和恋爱消费
(1)人情消费。名目繁多的“人情往来”是很多大学生日常消费迈不过去的坎儿。现在高校流行请客吃饭,大家轮流坐庄。聚餐的理由五花八门,如老同学来访、当选学生干部、拿奖学金、入党、过生日,甚至说笑打赌,随便找个借口,都要请大家聚餐,甚至一些经济拮据的同学申请到了助学金,也得请大家吃一顿“意思意思”。
(2)恋爱消费。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中间群体,与社会人士比较他们显然不够成熟,与中学生相比,他们又摆脱了幼稚。大学生这个年龄段正是接触时尚、追求时髦、渴望浪漫的时期,缺乏现实的理性,对爱情的浪漫程度要求比较高,而这一切都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所以他们的爱情消费相对较高。
如此高的恋爱费用,最终还是由父母来支付。虽然有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钱,但毕竟是少数。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