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课程按功能和性质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一般如表2-1所示。
表2-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
续表
(一)必修课
必修课是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即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基本培养规格,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所规定的该专业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和环节。必修课由公共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和主要专业实践课构成。学生必须修读课程计划规定的全部必修课,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公共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体育课、公共外语课、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及各专业必修的其他公共基础课。这些课程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自我发展的基础。
职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所必需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是学生学习职业技术课、参加毕业综合实践和顶岗实习的基础。
职业技术课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核心能力和素质必需的课程。这些课程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前瞻性,吸纳本专业最新技术应用成果,既体现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体现了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
专业实践课包括实验课实习实训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论文、毕业顶岗实习、军事训练、劳动、社会实践等部分,这些课程体现了对高技能人才突出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特点。
(二)选修课
选修课是指学生在掌握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以后,为进一步拓宽专业面,学习专业前沿与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和强化专业方向,培养复合型人才所选修的课程。学生可根据本人的兴趣爱好与发展在一定范围内选修相关的课程。值得注意的是,选修课程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性质为“选修”的课程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未开设的全部课程。(www.daowen.com)
1.选修课的主要功能
选修课有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深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2.选修课的分类
选修课包括限选课(专业选修课)和任选课(公共选修课)两类。
(1)限选课。限选课是指限定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选修的课程。它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专业或专业方向,分设若干门或若干组选修课,学生必须选学其中一至几组或按要求选修若干门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限选课的学分一般不得以任选课的学分代替。超过规定的限选课学分,可代替任选课学分。学生若要达到毕业条件,必须达到学校规定的最低限选课和任选课学分。
(2)任选课。任选课是指学校为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开设的课程。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知识基础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选修,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各高校根据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文理渗透选修,并且一般都设置了最低选修学分,学生应正确把握选修课的范围和最低学分要求,合理安排修读时间。
(三)如何对待必修课和选修课
如何正确对待必修课和选修课是每个大一新生需要考虑的问题。
1.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
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专业课。在对待本专业课程的学习上,首先,学习态度一定要端正,不管喜欢与否,都要尽力学好;其次,学习目标要明确,要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主动克服各种学习困难,做到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相结合。
2.提高认识,正确对待选修课
在实施选修课制度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对选修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一方面,学生不了解选修课的目的,没有充分认识到选修课的重要性,在选课的时候随意性比较大,存在混学分的现象;另一方面,有的学生认为对选修课的要求不像对必修课那样严格,因此,在选课时,就选教师要求不严、考试容易过关的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不能很好地达到开设选修课的目的。因此,学生在选课前,首先,要了解选修课的基本内容、学时、学分、主讲老师等基本情况,从自身所学专业的角度进行选课分析,使所学知识能够系统化;其次,要有一定的学习兴趣,这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基础;最后,根据学习时间和精力,在每学期选课时要控制数量,避免过多,以免影响学习效果。要杜绝为了捞取学分才选修某些课程、“选而不修”的不正常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