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德化陶瓷发展困境|雕刀游走艺术

德化陶瓷发展困境|雕刀游走艺术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是从明代开始,传统人物陶瓷成为德化陶瓷产区生产的主流产品,并走向其历史的最高峰。特别是市场经济浪潮的到来,激活了陶瓷产业的出口贸易,然而内销的传统陶瓷,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德化传统人物陶瓷的发展受到冲击。实际上,据业内人士估计,整个德化地区这类传统陶瓷作坊(研究所),包括没有登记注册的,有1000多家。

德化陶瓷发展困境|雕刀游走艺术

福建省德化县作为现代中国重要的陶瓷产区,从古至今久负盛名,如今外贸发达,德化陶瓷走向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其人物陶瓷是各大陶瓷产区中最富特色的,依托当地丰富的生产资源和历史悠久的劳动力资源,结合成熟的外贸商业,德化陶瓷走向独特的发展道路。

(一)经济格局变化的困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外贸商业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纯粹依托廉价的劳动力和没有附加值的生产资源,德化陶瓷产业走到了发展的瓶颈。特别是传统德化人物陶瓷原来依托的生产资源——建白泥几近枯竭,并且这种消耗式的挖掘,对环境资源和人文景观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与不可逆的破坏。再者,劳动成本和人力资源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动亦发生了改变,原来粗放式的发展已经不适合当下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模式,改革原来的思路,更新德化陶瓷发展的模式,这是德化陶瓷正面临的难题。其中人物陶瓷本来是德化瓷区的主要产品,也是其最具竞争力的拳头产品。所以我将从人物陶瓷的角度,兼顾历史和现在的产业状况,以切片式解剖的方式,分析德化陶瓷发展的可能性道路。

德化县位于福建泉州地区西北部,拥有从悠久的传统瓷业历史,陶瓷是德化县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宋代,德化瓷器就随着泉州刺桐港海外贸易的发展而畅销海外,并且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到了明代,德化瓷业出现以何朝宗为代表的人物瓷塑家,他创作出一批技术精湛、充满人文气息的人物白瓷。这些保留下来的陶瓷艺术品如今已经成为国宝级的艺术珍品,被艺术史学家誉为“东方艺术”和“天下共宝之”的珍品。就是从明代开始,传统人物陶瓷成为德化陶瓷产区生产的主流产品,并走向其历史的最高峰。清代以后,海禁政策导致德化瓷业走向衰落。但是少数民间艺人在艰难岁月中坚持制瓷事业,其作品仍获得很高的评价。(www.daowen.com)

(二)销售模式变化的困境

梵音·德化紫砂

白瓷产业在长久的历史长河中获得了“中国白”的著名雅号,为德化陶瓷产业奠定了历史价值和产业地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德化陶瓷产业走向了世界。近年来德化瓷业生产进入了新的经济发展时期,逐渐成为德化经济产业的主要支柱。特别是市场经济浪潮的到来,激活了陶瓷产业的出口贸易,然而内销的传统陶瓷,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德化传统人物陶瓷的发展受到冲击。面对市场经济的变革,从外贸的需求到现代生活的审美变化,德化传统人物陶瓷的发展走进了作茧自缚式的死胡同。现在,在德化县的产业结构中,正规注册的德化民营陶瓷企业有1000多家,其中有300多家专门研发传统陶瓷,它们大多数以研究所的形式和名义成立。实际上,据业内人士估计,整个德化地区这类传统陶瓷作坊(研究所),包括没有登记注册的,有1000多家。从产业数量规模上看,称得上繁荣,但是在德化县陶瓷街上,各个陶瓷商铺里,堆积着大量题材老化和形式雷同的传统陶瓷,这意味着德化陶瓷业进入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竞争环境,这是“公地悲剧”的范例,缺乏创新机制和良好的市场环境,让人对这样经济模式下的未来乐观不起来。下面的分析是我多次深入德化地区考察后得出的结论,这是对人物陶瓷的切片式分析,以点带面,探讨德化陶瓷发展的可能性,其中不排除个体案例的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