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思念》,荣获2014年“深圳·金凤凰”工艺品创新设计大赛金奖。
思念是人的思维活动,是一种无形无声的意识。
罗丹的《思》将一个秀美沉思的少女头像镶嵌在一块未经雕凿的、粗糙的大理石台座上,以鲜明的对比和深邃的隐喻,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的矛盾。这一作品强烈地刺激了观者,也对我后来创作《思念》给予极大的启迪。
思念是一种内心的活动,是一种思想感悟,用文字来表述对于文学家来说是得心应手。如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表达的就是思念,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他把思念比喻成“一枚小小的邮票”等具体的实物。然而,若用木雕艺术三维立体来表现思念,就有一定难度,得动一番脑筋。我构思了许多方案,终不能满意,连我自己也深陷入“思念”之中,设身处地让自己成为一位“思念者”。
思念,可以是一种乡愁,可以是相思,也可以是一种在心头抹不平、挥不去的牵挂、念想。李清照的《一剪梅》、李煜的《相见欢》都以文学形式写了离愁,也就是思念。(www.daowen.com)
在我细酌原木型时,“剪不断,理还乱”的“形神”意境油然而生,刀尚未动,意已先立。取意于一首歌的歌词:“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形,无声又无息,出没在心底,转眼,吞没我在寂寞里……”《思念》通过原木材的形态条纹,很好地表达“相思之苦”的意境。作品求其神,留其形,顺其意,藏露兼顾,虚实相生。
思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思维,有单向的,也有双向的,好比行车的单行道和双行道。双向的思念,一般是恋人的相思或者游子之于家人,你思念着对方,对方也想着你。单向的思念一般有两种:一即俗称的“单相思”“暗恋”;二是对已故或失踪的亲人、挚友,如“十年生死两茫茫”。对物的思念也是单向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对人。见物思人,触景生情。“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的诗就是很好的写照。
木雕作品《思念》所要表达的就是主人翁的这种复杂的感情、一种苦苦思念的意境。通过对静止物像的刻画、木材条纹的利用,传递出其内心活动。用雕像面部细腻的表情感染着观赏者,勾起他们的某种思念之情,从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正如白居易在《琵琶行》里流露出他与琵琶女思念故乡京城的思想共鸣,一个是“谪居卧病浔阳城”,一个“自言本是京城女”,于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在创作《思念》时追求的便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一种效果。而这种效果可以让观赏者在《思念》作品面前,自身的思念之情也油然而生。
我给《思念》又取名为《思》,《思》的内涵更深、外延更广。从形象来看,少女的闭目冥思,面庞沉静,脑海中却如波涛翻滚,思绪万千。人们不禁会发问“她在想什么?”《思》的精妙之处即在于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