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雕刀游走下的艺术:脱胎换骨成果

雕刀游走下的艺术:脱胎换骨成果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然型”木雕艺术作品就具有“脱胎换骨”特色。在这“脱胎换骨”的理念指导下,我创作了《出水芙蓉》《呐喊》《青藤》等一系列具有“自然型”风格的作品。也就是说勤奋出天才,木雕艺术与所有艺术一样,要让作品脱胎换骨,让世人刮目相看,艺术家就要勤奋,要大胆创新,从思想上“脱胎换骨”。脱胎换骨并不是抛弃传统,一切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都应该被传承并发扬光大。

雕刀游走下的艺术:脱胎换骨成果

艺术作品的创作,贵在一个“创”字。“创”,就是创新、开创,创前人之所未有。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木雕艺术创作同样不能走老路,要革除旧弊,脱胎换骨,闯出一条新路来。

开创不同的风格,是我探寻的艺术方向。洋溢在作品中的情感,常倾注着我对艺术追求的激情。传统雕刻工艺与当下艺术观念胶着中的临界点,是坚守传统木雕工艺的文化积淀,是从当下的艺术潮流中另寻创作表达的形式,也是大众对木雕工艺品的市场需求。作为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木雕艺人,在面对多元化的抉择时,生存与坚持、传承与创新,一连串接踵而至的现实问题,成为我木雕创作中无形的压力。化解木雕创作中的压力,并将其转化为以个体存在感为中心的创作理想,是我的目标。对于探求雕刻新观念、塑造个人风格的“70后”而言,创作激情的爆发与释放不仅仅基于个体对木雕工艺的坚守之心,更依赖其理性思索与钻研。在平静的日复一日中认知木材原料,在一凿一刻中感悟有意味的艺术风格。

“自然型”木雕艺术作品就具有“脱胎换骨”特色。传统木雕刀工精细,图案讲求精美,过分注重细节。而我们处于21世纪,不应因循守旧、一成不变地沿袭老一套手法。墨守成规地雕刻出的作品毫无新意,和复制品无甚差别。若是过度在细微处下功夫,必然因小失大,忽略了整体的气派,亦不可取。

现代派的木雕做法,从鉴木开始就要选择奇形怪状的木头,主要在根、节、枝、杈部分,巧借天然,稍事修饰,便成为一件作品。这对于姐妹艺术——根雕来说,尤其如此。我的“自然型”木雕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具有以下四特点:一是发现奇美;二是巧借天然;三是突显情趣;四是构思新颖。自然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的作品,方为上品。“自然型”木雕无论是观感、手感、形态、意韵、神态,都达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又回归自然的效果,赋予自然形态新的生命,从而表现美、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古人有“文似看山不喜平”之说,意为看文章像观看远山一样,不喜欢看那平直无奇的,而要看像庐山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远山要峰峦起伏、曲折跌宕,方能显出山色之美,文章亦如此,木雕艺术品也同样。平淡无奇的作品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当前的文艺作品“有高原,缺高峰”,光有数量,缺乏精品。所有的文学、艺术,当然包括雕塑、绘画在内,莫不如此。木雕艺术的创作要有“高峰”的出现,就要改换敢为人先的新思维,闯出一条新路,创出一片新天地。在这“脱胎换骨”的理念指导下,我创作了《出水芙蓉》《呐喊》《青藤》等一系列具有“自然型”风格的作品。

有人说“艺术品,以天取胜者是绝品,巧夺天工者是神品,变废为宝者是精品”。虽然不能作为公认的定义,但却有一定的道理。毕竟世间天生丽质、不加雕琢天然形成的“绝品”是稀有的。只有通过艺术家的加工,才会有融自然美与艺术美为一体的神品、精品诞生,是谓“脱去凡胎换新骨,除去平庸显奇葩”。

能工巧匠做的是工艺商品,而艺术家做的则是艺术品。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竞争,一件精美艺术品不但带给人们视觉享受,而且能够引起深层次的精神思考。因此,艺术家不仅要研究技术,还要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文化品味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能仅靠天分或主观意愿就能实现。正如鲁迅所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者冼星海本不是什么音乐天才,但是业精于勤,他说“天才靠勤奋”。也就是说勤奋出天才,木雕艺术与所有艺术一样,要让作品脱胎换骨,让世人刮目相看,艺术家就要勤奋,要大胆创新,从思想上“脱胎换骨”。

我是雕塑科班出身,但之前一直从事着出口工艺品的工作。西洋工艺与国内当代艺术有天壤之别,很多人容易把这两者混淆。如何区分这两者是我转型过程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工艺品在乎“形”,艺术品重其“意”。艺术品要能融入生活,要具备独特性、潜在性,能引导未来。当然,这两者之间是有共性的,也能相辅相成。我今天的艺术领悟离不开长期从西洋工艺中累积的知识。得益于长期从事出口生意,我订购了大量的国外书籍,对国外的艺术形式、风格有诸多了解。(www.daowen.com)

除此之外,我也经常观看国内外艺术展。只要有机会,我一定去现场看。我认为现场看与看照片时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完全不一样,现场看更有助于多学习一些艺术知识,开阔视野。《弘一法师》是我的得意之作,作品下部僧衣条纹间用“罗马柱”形状表达弘一法师乃民族文化精神支柱的“引申之意”恰到好处,不仅具有刚健挺拔的审美感,又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深度。这种中西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和我对国内外文化的广泛涉猎有很大关系。

雕刻艺术品的出现,在民间来说,其实是一种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任何时候你触摸它,都可以感受它的心跳和气场,哪怕它是出自一块木头,它来自一棵树,哪怕它长年被陈列在橱窗里,或是搁置在布满尘埃的架上,它依然有着绵长的呼吸、有着智性与灵性的呼唤。

对优秀传统木雕艺术文化价值的认识,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普通人可能只习惯于从日常琐碎的文化碎片中,形成他对木雕作品的文化认知。而随着人们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审美情趣的深化,新一代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和大师不断涌现。传统的木雕艺术从传承到创新,再到脱胎换骨,走上了一条复兴的康庄大道。

脱胎换骨并不是抛弃传统,一切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都应该被传承并发扬光大。“文章自天成,妙手自得之”,我的“自然型”木雕艺术作品就是重视“因材施艺”,崇尚“浑然天成”的表现方式。传承这木雕工艺特有的“文化特质”并非某个人的主张,而是千年来早已形成的社会心理。

《人民日报》刊载了中国艺术研究院手工艺研究所所长邱春林的文章《走在复兴传统文化的前列》,文中对“振兴传统工艺美术”有精辟有力的论述:“手工艺文化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它是中国人审美情感和造物哲学的重要载体。我国的历史文化有多深厚,手工艺所表现的内容和形式就有多瑰丽。通常上古神话、民间传说、历史人物故事者是手工艺经久不衰的表现主题。”这里所说的“手工艺”就涵盖了木雕艺术。同理,木雕艺术作品也是一种无声的“精神存在”。

作为一种活着的文化传统,木雕艺术也在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在对传统优秀工艺不弃不离的同时,保持着“制随时变”,引进科技。在创作木雕艺术品过程中,从单纯的手工创作脱胎换骨地发展到利用电动机械,使得打磨更细致入微,作品更光滑圆润,将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让木雕艺术家如虎添翼。脱胎换骨脱去的只是因循守旧的理念,换来的却是木雕艺坛上欣欣向荣的新气象,让一件件雕塑精品、珍品在世人面前闪亮登场。

千山万水·楠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