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雕刀艺术:审美的虚实相生

雕刀艺术:审美的虚实相生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形”是实的,“神”则是虚的,“形神兼备”就是我所感悟到的“虚实相生”。这种观念转化为具体行为就体现在木雕艺术品创作过程中的“虚实相生”。没有人为劳动印痕的物象美,不能被称为艺术品。这就决定了雕刻家必须对现实生活进行集中、概括的反映,以“实”的艺术形象丰富“虚”的构想内容,完成虚实相生的审美要求。所以,优秀的、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雕刻作品,往往能给人以真实的生命感,具有灵动、温暖而富有美感的特点。

雕刀艺术:审美的虚实相生

木雕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归根结底取决于雕塑家的审美水准和表现能力的高低。雕塑在空间存在的方式是具体的,所以观者可以从不同的距离、方向去观赏雕塑的形态和变化,获得美的感受。优秀的木雕艺术家能够从心灵出发、从生活出发、从自然出发,提高自身文化、审美的修养,用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经验,根据木形的自然结构和天然纹理,“三分雕刻,七分天成”。寥寥几刀,借木造形,借形喻义,寓艺于木。木中有诗,诗中有魂。从自然入手,用自然之心,事自然之艺,用崇尚自然、善待自然的态度,创作出超越自然的艺术作品。精雕细刻的艺术作品,往往利用线条的疏密关系,将人物的各色神情刻画得惟妙惟肖,变幻多端的技法让木雕作品的画面更加丰富,其中寄托的情感往往能够让人产生共鸣,同时给人以深刻的哲理感悟。

雕塑作品所表现的,虽然只是一个瞬间的定格形象,但是它暗示着这一静止状态的“过去时”和“未来时”,带有明显的动势,因此可以使观者于静态之中看到凝固在这一瞬间的动态之美。

在艺术欣赏中,有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审美境界。“无”是虚的,而“有”则是实的。审视一件雕塑,要能够从视觉触及之实体而诱发出丰富的“虚”的想象。要尽可能以单纯而简洁的实体造型表现丰富而深广的“虚”的内容,达到以小见大、以静生动、以虚带实、以有限寓无限的境界。

中国兵法有“虚者实之,实者虚之”之说。虽然只有八个字,运用起来却千变万化,玄妙之至。木雕的刀法亦如此。

齐白石作画十分讲求“形神兼备”“神似重于形似”。他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里的“生”和“死”指的是艺术生命。“形”是实的,“神”则是虚的,“形神兼备”就是我所感悟到的“虚实相生”。

我认为在创作上,如果一味地效仿传统而不加以改变,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别人的影子,不能成为“大家”。要成为一名好的雕刻艺术家,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去寻求自己的特质,去体会属于自我的成分。

由此我总结出:一件好的作品,在立意及形态“写实”创作技艺术上,都应力求做到“巧、引、意、细”。因此,在雕刻选题人物时,应通过体态、动作、表情、神韵等,让人物的“精、气、神、韵”在作品中“自然流淌”,尽量让观赏者在细细品味中进入作品想要表达的审美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审美有这样的论述:“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物质材料本身的贵贱、粗细、软硬与雕塑品的艺术价值关系不大。雕塑品艺术价值的高低取决于雕塑家的审美水准和表现能力的高低。所谓美,以艺术语言来表达,是指文艺要充分体现艺术品质,在真和善相统一的基础上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具体体现在雕塑艺术上主要就是形象美、精神美、意境美和造型美等。艺术品的美是其对应的现实美的升华,既有对人们情感或视觉上的满足,也有对人们审美意趣、精神境界、道德情怀的提升,从而发挥艺术品的美学功能,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准。

木雕艺术往往体现了民间对“美”的共识,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木雕是一种造型艺术,也是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思想的一种表达形式。这种观念转化为具体行为就体现在木雕艺术品创作过程中的“虚实相生”。当雕塑家以自身审美标准、审美情趣的理念等“虚”的意象,结合到具体的创作行为中,产生以虚带实、实中有虚的艺术效果才能创作出审美价值高的作品。

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审美就是欣赏美好的事物,或说发现事物美好的一面。世间万物,有丑有美。有的表里一致,外在美,内心也美,或外观丑陋,里子也腐朽;有的表里不一,外观虽美,但内心丑陋。在鉴木过程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有的木材乍一看表面还可以,但一刻及木心却发现已经被虫蛀烂,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但也不乏外表丑陋而内心美的,典型的例子当属雨果的旷世名著《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他虽然相貌奇丑无比,但却是憨厚老实,富有同情心、正义感,是心灵美的人。绝大多数观众看了都会喜欢上卡西莫多这一人物。

作为美的创造者,木雕艺术家的审美标准和观点较之于普通观者,必须有更深层次的标准和自己独立的见解。众所周知,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捉鬼凶神,其相貌是“鬼见了都害怕”的凶恶丑陋,但他却是除暴安良、惩恶扬善的正义化身。恩师卢思立创作的黄杨木雕《钟馗》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形象。这件作品于1979年参加了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并获得一等奖。据说创作《钟馗》的木头是恩师于无意间发现的搁在工作室蒙尘已久的黄杨木。

“艺术作品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人们据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是人类的一种思想劳动的作品。”任何形象的木材要成为一件木雕作品,都需要经过作者的取舍和加工,哪怕一刀一锯所成,也离不开人的审美意趣,离不开人的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没有人为劳动印痕的物象美,不能被称为艺术品。具有自然美的各种木材形态,只有经过木雕艺术家呕心沥血的创作,才能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美的形象,使人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

一件好的木雕作品,我认为应该能体现一种精神内涵,体现一种对美的发现、对美的追求,或者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所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雕刻艺术家,不仅要对文化及历史有深度的了解,而且要对作品人物及背景精神加以锤炼,才能准确展现作品的神韵和内涵。这也就是我在艺术创作中所追求的“凝意传神”。(www.daowen.com)

雕刻艺术的审美特征是以静态的视觉形象牵引起欣赏者的动态感受,达到动态与静态的对立统一。它不宜表现事物发展的过程,不像电影戏剧、连环画那样具有连续性,它只能表现一个静止的状态。雕刻艺术的以静示动,虽然是一瞬间的动作、一刹那的定格,却能使观赏者仿佛看到其曾经的“过去式”,预感到将要发生的“未来式”。精彩的瞬间,往往更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美感。

这就决定了雕刻家必须对现实生活进行集中、概括的反映,以“实”的艺术形象丰富“虚”的构想内容,完成虚实相生的审美要求。所以,优秀的、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雕刻作品,往往能给人以真实的生命感,具有灵动、温暖而富有美感的特点。

早在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伍举就曾给“美”下了一个定义。《国语·楚语》对此做了记载:“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此定义道出了美的本质特征就是“和谐”。这说明我国古代的贤哲十分讲究审美。

今天,我国的教育理念也是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美育成了青少年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我们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字就是美的全面体现,这些概念的美可以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来具体表现,而木雕艺术就是其中之一。

镜·荔枝木

审美为什么要“虚实相生”呢?因为审美是人的一种主观意识,属于心理活动。人之所以审美,一是愉悦自己,二是完善自己。人类对于美丑是有通感的,初生婴儿就会喜欢看长得漂亮的人,若是看到面目狰狞者,他就会畏惧哭闹。但不同时代、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审美标准。例如明清两代,社会上普遍认为女子以“平胸”“缠足”为美。所谓“三寸金莲”是美女必须具备的。

我记得卢思立大师曾说过,提高审美是学习木雕要过的第一关,审美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木雕作品最终价值的高低。“而就审美本身而论,绝不能一味就实论实,或者就虚论虚,而要虚实结合,才能说服观众来欣赏你的木雕。”虚实结合换句话说也就是虚实相生。

英国木雕艺术大师大卫·纳什的作品虽然多数是抽象的,也是虚的、概念化的,但是其作品却往往能够透露出一种文化气息和人的精神力量。他能够以多姿多彩的木质材料,非常智慧地在作品中表达出他内心的语言。与此同时也将蕴含于木中的自然之力尽情发挥出来。从审美角度来看,他的作品堪称虚实相生的典范。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人们的生活也在变。变化、变革、改革,是时代的强音。人们的审美需求也随时代而变,变得品位更高、层面更广泛。如今,审美日常生活化了,日常生活也在审美化。有人说“今天的审美活动已经超出了所谓艺术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这句话虽然值得商榷,但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即审美是大众日常生活中与穿衣、吃饭同样重要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木雕艺术品的创作也应该顺应时代的需求,以“变化不拘”“虚实相生”来满足各种不同审美观的需求者。

一苇渡江·红花梨

在木雕作品的创作中,主观的创作意念是主要的,但我同时也考虑到客观上大众的不同审美需求。俗语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人们因各自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历和性格等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审美观。有人喜欢概念化抽象的,即虚的;有人喜欢具体化形象的,即实的。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千人一面。所以我认为虚实相生的审美观更适应如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世界。

行慈·阴沉楠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