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我出生于泉州市一个普通人家。父亲是一名小学老师,只有一点微薄的工资;母亲在工艺美术厂当木雕打磨工,是计件工资,每月也挣不了多少钱。由于家境贫寒,学龄前的我上不起幼儿园,只能由母亲带着一起到工厂上班。母亲在干活,我就独自在旁边玩耍。木雕厂的环境,一件件的木雕工艺品,木头、木坯、半成品一直到成品……给了我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使我自幼便对工艺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儿时的兴趣成了我日后走向艺术道路的动力。
因兴趣而热爱,由热爱升华为执着。数十年来我执着地热爱雕塑艺术,并为之献出我的青春年华,锲而不舍终不悔。
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我的第一个雕塑艺术老师应该是我的母亲。母亲虽然没有口头传授我雕塑知识,也没有手把手地教我雕塑技法,但她带着我每天在工艺美术厂里熏陶。她那一丝不苟、认真打磨的精神和对艺术敬畏的态度,无意识地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雕塑艺术的种子。
我祖母毕业于漳州女子师范学校,父亲和姐姐都是教师,家庭的氛围对我的启蒙教育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我上小学时正赶上了好时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文艺的春天到来,各种民族传统艺术,如雕塑、剪纸、彩扎、年画等均重新恢复了勃勃生机。
我对艺术的爱好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从小就喜欢画画、做木偶头像、自己动手糊花灯。我扎的兔子灯一点也不比市场上卖的差。于是,我试着拿到市上去卖,每只2.5元,居然也为家庭搞了一点小创收。小学里举办连环画人物临摹比赛,我还拿了一等奖。于是我一发不可收拾,艺术的种子开始萌芽。
进入初中后,接触到了美术课。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系统地学习素描、速写、水彩画等基础知识。由于我痴迷于美术,我的美术成绩总是名列全班,乃至全年段的前茅。父亲原本反对我常常拿着小人书临摹描画,用木头雕刻小玩意,怕我会玩物丧志。那时见我在美术方面有了一点成绩,也就不再勉强我“只要学好数理化”了。
人的思维分两种类型: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强的人适合从事自然科学和理论研究;形象思维强的人则偏重于艺术创作。我自忖应该属于后者,立志于高中毕业后报考艺术院校。
1991年7月,我从泉州三中高中毕业。同年9月,我如愿考入了福建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圆了我的大学梦。(www.daowen.com)
大学毕业后,我选择自主创业,在家乡建立了“史俊贤雕塑工作室”,专门从事雕塑设计。1999年,我又担任了泉州恒阳礼品有限公司的雕塑设计总监。雕塑艺术经过孵化转化为经济成果,进入了艺术品市场。我并不因此满足或沾沾自喜。多年来我始终不断坚持学习,与时俱进地提高自己。我虚心好学、孜孜不倦地追求卓越的精神被卢思立大师慧眼所识,收为关门弟子。
2015年,在卢思立大师工作室木雕设计制作专业满师之后,我又考入中央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于2017年5月获得了该校毕业证书。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我像海绵吸水般如饥似渴吸收着雕塑艺术及相关的新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与此同时,我于2015年6月和2016年12月先后3次参加了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2015、2016海峡两岸工艺美术创新与发展”高级研修班,和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高级研修班”,完成了全部课程的学习,并取得了结业证书。
正如弘一法师李叔同当年对其得意门生丰子恺的教诲那样:“先器识而后文艺”,我边创作实践边学习进修。我的十多件木雕艺术作品在全国获奖或被收藏,同时还撰写了多篇论文并出版了专著。如:2014年《浅谈木雕当代人物的创作的构思与精神》《浅谈木雕当代人物的创作》分别在《中国集体经济》和《海峡姐妹》刊物上发表;2015年《论传统工艺美术与当代艺术创作构思相结合》在《海峡工艺美术》刊物上发表;2016年,个人专著《俊贤雕艺——让木头自己说话》由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2017年,论文《“巧”木“刻”意——论木雕创作中创造力与形式感的发挥》在《雕塑》2017年第1期发表;2020年,论文《当代木雕艺术创作偶然性与非偶然性的思考》在《东方收藏》2020年第10期发表。
从当初临摹连环画人物到今天创作圆雕作品,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从实践提升到理论,这并不是结果而是萌芽孵发的开始。我深刻地感悟到,要成为一名好的雕刻家,必须不断在工作中寻求自己的特点,提炼属于自己的成分。我相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把五个大专院校学得的知识转化为纵横捭阖于雕林艺海的实力,才能够“脱胎换骨”,完成华丽转身,更上一层楼地登上至善至美的艺术殿堂。
星火·阴沉楠木
正是由于自幼环境的影响和从师入学的受教,如何塑造传统人物形象,成了我多年来不断探索、孜孜以求的目标和课题。与传统题材比较,现代题材人物的创作难度更大,我只有知难而上,大胆创新,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作品才能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这就是我从事木雕艺术创作的初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