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立足于将活动空间与社会空间相结合的出发点,梳理了已有活动空间研究的要素,分析了活动空间类型划分的重要性与方法。前文对活动空间进行了不同侧面的分析,从基本行为特征的时间、空间、出行链等决策对象,到以研究者经验划分的社区和性别分异,再到对行为同伴所反映的社交空间特征的探索,由浅入深更为全面地理解了个体活动空间的多重维度。本节意在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提升,建立了认识个体活动空间的要素与指标体系,并基于该体系完成了对北京城市居民工作日和休息日活动空间的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工作日居民表现为类型Ⅰ(居家活动型)、类型Ⅱ(普通工作型)、类型Ⅲ(超长时间工作型)和类型Ⅳ(兼职工作兼顾家务型),并以工作型占主导;休息日表现为类型Ⅰ(居家或近家休闲型)、类型Ⅱ(少量加班的向家型)、类型Ⅲ(全天加班工作型)和类型Ⅳ(家外活跃型),并以休闲型占主导。活动空间类型与居住社区、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收入等个人属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从时空路径的形态可以看出,活动空间所折射的社会空间形态是基于个体的,由于个体在空间上的流动性,其空间形态并非是围合且连片的,这一特征偏向于主观的社会空间研究。
活动空间为认识社会空间提供了动态人本的途径。正如本书绪论中所述,希望通过对个体活动空间的全面认识,来透视城市社会空间的特征,以弥补过去社会空间研究中过于汇总、仅面向空间的静态分析的缺陷。本节在最后对个体活动空间以时空路径的形式来展示不同类型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并不是想要取代以往基于经济地位、家庭和种族的社会空间分析,更不是将原有空间分析单元进行细分,而是提供另一种认识社会空间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是以人为主体、以时空行为为对象、以活动空间为测度的。其优势有:第一,超越了过去时空行为研究止步于行为特征的描述与概括,拓宽了与社会空间对话的平台,如包含了以行为同伴为代表的社交空间特征,从社会、制度、文化等深层背景上提供了理解社会空间的视角。第二,活动空间所透视的社会空间,展示出以往汇总性的社会区或因子生态分析的弊端,即过于强调城市社会空间的物质空间特征或居民的社会经济属性,而不关注居民“在这样的空间中进行怎样的生活”。第三,以个体为单元的活动空间表现为社会空间并非是简单的空间邻近性能够加以概况的,居民的主观选择和偏好都可能影响到活动空间形态,因此,每个居民都可能表现出独特性,以活动空间来认识的社会空间并非是围合和连片的,而是体现出微观上的差异。(www.daowen.com)
本节的研究仍然存在几点不足。首先,已有活动空间的聚类还停留在片断式的时空间行为要素上,尽管加入了出行链特征,但仍然是间断的,并没有完全保留时空行为的序列性或连续性。在综述中有提到,国外已有利用DNA 时空序列的聚类方法,但国内现有经验不足,且很难加入多维的交通方式、社交对象等信息,仍有待深入。其次,由于北京的居民活动日志调查数据是基于典型社区的居民抽样,因此,本节最后对活动空间类型结果展示时采用了时空路径,并未采用更为直观的二维空间分布图。因为样本的居住地多集中于10个社区位置,无法完全体现整个城市的社会空间特征,在后续的研究中需要在调查抽样上加以改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