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同伴是指在固定地点发生活动行为时,活动主体与哪些人一起进行,它不仅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个人社会经济属性的影响。从性别角度来讲,女性更善于维系感情与人际(Wellman at al,1990)。在家庭责任的分工中,女性通常承担了更多的家务负担,可能会导致其与核心家庭成员的日常接触增多(Harvey et al,2000;Schwanen et al,2002)。社会地位对同伴选择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争议。一些研究表明,高收入、受高教育水平的居民具备更广泛的社会交际圈(Carrasco et al,2009),但另有研究显示这类群体因为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时间约束,所以未必会调整自我时间安排而与同伴一起活动(Sharmeen et al,2010)。通常而言,高社会地位的群体更容易追求自由思想和自我意识,会导致更多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立行为,而弱势群体为了抵御外部压迫或不公,更容易产生集体主义的团体行为(Wink,1997)。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其所处的家庭生命周期会对同伴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中年人需要面对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而年轻人与老人则更多地与同伴一起活动(Carrasco et al,2009;Sharmeen et al,2010)。结婚以及家中未成年子女的存在都会增加居民的家庭负担,从而促使他们产生较多与家庭成员一起完成的活动,因此单身居民会更多地参与交际与休闲活动,并且更多地产生独立活动(Carrasco et al,2006;2009;Lee et al,2007)。家庭生命周期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家庭责任的负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活动主体与家庭成员一起发生的联合行为。(www.daowen.com)
活动目的直接影响对同伴的选择。交际与休闲活动通常在有同伴共同参与的情况下才具有活动意义(Harvey et al,2000;Fan,2007),现在研究大多从同伴的类型、联系的强弱以及所进行的是家内还是家外活动进行度量与分析(Carrasco et al,2006)。个人社交网络以及同伴的地理临近性会对联合活动的参与产生影响(Carrasco et al,2009)。部分研究将分析对象扩展至其他活动目的,如斯里尼瓦桑等(Srinivasan et al,2008)分析了有同伴参与的工作、购物、休闲和社交活动在发生频率、地点和安排方面的差异;范等(Fan et al,2009)考虑居住地的建成环境对居民购物与休闲活动参与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家庭成员参与的联合活动;萨米恩等(Sharmeen et al,2010)研究了社交、购物、运动休闲、文化娱乐活动的同伴选择,并重点分析了设施可达性的影响。另外一部分研究立足于家庭联合活动的视角,分析生产性、维持性和消遣性活动的时间安排与同伴选择(Gliebe et al,2002;Lee et al,2007;张文佳等,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