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居民活动空间:描述性对比分析

城市居民活动空间:描述性对比分析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时空路径分异借助活动模式分析家分析模块,首先对北京居民的工作活动和家务活动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通过对北京居民实际活动行为的观察,可以使工作活动与非工作活动的地位与特征对比更加鲜明。图6-5时空路径的性别对比时空路径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从家务活动的路径来看,女性居民无论是活动频率还是活动时长,均明显多于男性,说明在北京城市的家庭分工中,女性承担了更多的家务劳动。

城市居民活动空间:描述性对比分析

1)时空路径分异

借助活动模式分析家(APA)分析模块,首先对北京居民的工作活动和家务活动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如图6-5所示,工作活动为工作日活动的主体,其在时空路径上的形态具有主导性和整合性特征。工作活动通常是白天的主体活动,并且在同一地点连续进行,这是固定性活动的基本特征。然后,家务活动作为典型的非工作活动,表现出明显的从属特征。家务活动总量(时长和频率)不及工作活动,并且集中在早晚时间、零散式分布。将两者呈现在时空路径上,便可以清晰地看出,工作与家务表现工作占主导、家务为从属的形态。通过对北京居民实际活动行为的观察,可以使工作活动与非工作活动的地位与特征对比更加鲜明。

图6-5 时空路径的性别对比

时空路径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如图6-5所示,男性居民的时空路径相对开阔,其对城市空间利用的制约较少,因此在工作日其所达的空间范围较广。而女性居民的时空路径相对收缩,通常以居住空间为核心,呈现出时空间“破碎化”的现象。从家务活动的路径来看,女性居民无论是活动频率还是活动时长,均明显多于男性,说明在北京城市的家庭分工中,女性承担了更多的家务劳动。再将家务活动与时空路径重叠来看,家务活动的频繁与密集,可能造成了女性时空路径的破碎。在通常情况下,家务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是具有弹性的,但个人的时空间安排仍需要有预算,过远的工作地点就会间接造成家务无法完成,从而影响家庭的正常运行。相对于有偿的工作活动,无偿的家务活动占据女性工作日活动安排的重要比例,在客观上造成了男女地位的不平等。

2)活动目的分异

本节的研究对于活动目的分类具有等级性。首先,区分了工作活动与非工作活动,工作活动具有更强的时空制约,而非工作活动则更体现居民的自主选择。其次,将非工作活动划分为三个子类,即休闲娱乐、其他混合目的、家务目的。休闲娱乐表现出最大的自主选择权,占总活动的11.7%;家务目的可能承担家庭责任分工,尽管有一定的时空自主性,但也有一定的时空固定性,如照顾老人与小孩的活动无法取消,占总活动的6.4%;而其他目的则介于两者之间,无法直接判别,所以归为中间模糊类,其所占比例最大,为31.9%。活动目的分类体系的详细信息见表6-7。

表6-7 活动目的分类体系

(www.daowen.com)

3)性别分异

依照如上分类体系,对活动频率和时间分配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统计性分析。如表6-8 所示,女性的非工作活动频率总体多于男性,但在子类别上略有差异。女性的休闲娱乐活动频率略多于男性,但低于平均水平;而女性家务活动的频率高于男性,占到总活动的65.57%,说明在家务活动中,近七成是由女性来完成的。从活动的时间分配与空间分布来看,男性的工作时间明显多于女性,非工作活动时长略少于女性。从非工作活动的距离看,男性的距离较长,说明其在城市公共空间利用中占主导;女性的距离较短,说明女性的非工作活动更多是围绕居住空间展开的,其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存在缺陷。

表6-8 活动频率与时间分配的性别差异

4)家庭结构分异

家务活动的多少与由谁来承担,可能与居民所在家庭的结构与组成相关。本节将“家庭是否有未成年小孩”、“家庭是否有退休人员”作为家庭结构差异的主要变量,分析其对非工作活动频率的影响。如表6-9所示,“家庭中有未成年小孩”的家庭进行休闲娱乐活动的比例明显较少,仅占30%;而家务目的活动急剧增加,占82.79%。这说明未成年小孩的存在是造成家务任务量增长的重要因素。通过“家庭是否有退休人员”来尝试分析退休老人对家庭任务量的影响。“家庭中有退休人员”的家庭进行休闲娱乐活动的比例较高,但同时家务目的活动也偏高,这说明退休老人可能成为家务活动的分担者,也可能成为家务活动的增添者,具有双重作用。

表6-9 不同家庭结构居民的活动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