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居民活动空间研究:经典理论概述

城市居民活动空间研究:经典理论概述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时空间结构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计量革命”后行为主义的繁荣,对行为时空维度的认识是微观层面理论发展变化的重要角度。本书对城市时空间结构将从理论基础、研究议题和分析手段三个方面加以剖析。1)时间地理学20世纪60年代末,时间地理学出现,其强调城市时空间对个体行为的客观制约。行为地理学较注重空间过程的成因和后果,强调行为的主观决策过程,并不强调空间形态的建构。

城市时空间结构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计量革命”后行为主义的繁荣,对行为时空维度的认识是微观层面理论发展变化的重要角度。本书对城市时空间结构将从理论基础、研究议题和分析手段三个方面加以剖析。

1)时间地理学

20世纪60年代末,时间地理学出现,其强调城市时空间对个体行为的客观制约。它通过建立时空路径、时空棱柱等基本概念和对象,旨在建立微观个体情境与宏观汇总结果的联系,即通过微观分析来折射宏观问题(Hägerstrand,1970;Lenntorp,1976)。汇总层面的分析能够较好地反映宏观格局,但带给研究者的科学认识是有限的,从而促使他们从过程与机理的角度去理解,而这时借鉴微观个体的分析是必要的。最为直接的例子是人口迁移的研究,研究者认识到微观环境因素对迁移决策是重要的,但所有的模型仅归纳了当前的汇总行为,欠缺理论去建立个体具体情境与宏观汇总结果的关联。时间地理学试图建立分析个体行为与时空间的作用框架,解决宏观与微观尺度之间一致性的问题(理查德·皮特,2007)。时间地理学在考虑个体时,无法回避对时间的重新认识,它将时间视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对于个体来说,时间的最大维度不可能长于生命,个体行为必须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且时间具有不可逆转性。在这一过程中,时间地理学构建出一个“时空间”的概念,个体在时空间的模型中形成了一个连续、不可分、不可逆的行为过程(Hägerstrand,1970)。因此,在时间地理学中,时间与空间形成了高度的关联,将原有城市基于经济功能的空间结构研究扩展为基于个体行为的时空间结构分析,并基于此创造了一些崭新的符号系统。

2)行为地理学(www.daowen.com)

行为地理学与时间地理学在同一时间发展起来,它不满计量地理学过分简化空间问题,如平坦空间及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等,认为行为结果不仅取决于区位机会而且取决于个人对空间的认知。它将心理学带入时空行为分析,试图了解人们的思想和感觉对其空间行为决策的形成及行动后果,或者更确切地来说,不同环境中的人所产生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决策过程是不同的,而这些能够反映空间形态的特征(Olsson,1981;柴彦威等,2008)。行为地理学较注重空间过程的成因和后果,强调行为的主观决策过程,并不强调空间形态的建构。行为地理学初期的研究实质上是寻求更好的人类主观模型及假设,从而取代物质环境观,并且通过采用新的数据分析和非汇总方法来研究个体和小团体,以便揭示人类决策行为之心理、社会因素的空间特性,基于人类过程进行现象的解释(Golledge et al,1990;Golledge et al,1997)。1973年蔡平(Chapin,1974)提出的活动动机理论以及城市活动系统的概念,将居民的活动模式所组成的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等同起来,强调活动与出行行为决策上的联系,进一步推进了个体行为中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整合。

3)活动分析法

20世纪80年代,活动分析法(Activity-Based Approach)开始在城市地理学界、交通研究界广泛使用,它综合了主观选择和客观制约。活动分析法强调移动出行是活动需求的派生,且由于土地利用是活动行为的载体,交通系统是移动出行的载体,通过对活动、移动行为的研究可以赋予主动的城市空间规划引导的行为机制。活动分析法在城市的时空性研究上做出了重要的推动,提出城市居民活动—移动系统,强调城市中的每位居民为了满足特定需求而追求日复一日的事务,会在特定时空制约下参与活动—移动行为,与其所属的社会团体(如家庭)的其他成员在行为上产生相互作用(Timmermans et al,2002;张文佳等,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