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贺州瑶族民间绘画-神司画

贺州瑶族民间绘画-神司画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贺州瑶族民间绘画只有神司画一种。神司画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要求善于调制和使用绘画颜料,能够精确地绘制出各路神仙人物的脸谱造型,谙熟人们赋予每个神仙在仙界的工作职能、人物性格、所持兵器、所住房屋、所豢养的动物、相伴的自然物、所穿的服饰及其佩带物上的符号,并能对绘画进行装裱。神司画用绘画的形式描绘了瑶族宗教中的各路神仙人物,形象地展现了贺州瑶族对神界国度的丰富想象,在贺州瑶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贺州瑶族民间绘画-神司画

贺州瑶族民间绘画只有神司画一种。这种画是贺州瑶区广泛使用的一种用于纳吉避凶的神仙画像。一般人家只有一至二幅家先像或盘王像挂于神龛上。但瑶族宗教人员如师公、道公等在操办宗教仪式时则会使用一组神像画,其中土瑶一组11幅,过山瑶一组18幅,画完一套土瑶神司画大概需要一个月时间。

神司画画像人物全为道家诸神,且有主神和副神之分。其中主神为三清大道神中的道德天尊(道宝)、灵宝天尊(师宝)、元始天尊(经宝)三组神像和玉皇大帝。副神较多,如管厨房的鉴斋诸神、地府诸神、太尉、唐周葛三将(俗称唐葛三将)、总坛诸神、海幡、仙姑、五星华光、镇武太尉、赵元帅、辛元帅、马元帅、康元帅、邓元帅、张元帅等。

神司画由神画和道桥画两部分组成。神画竖挂于墙,画的是神界诸仙,其使用贯穿于整个宗教仪式。道桥画使用时横挂于神画之上,如同对联的横批。其作用是在天地人三界中架设一座桥梁,以使三界互通。道桥画上的神仙人物因法师的度戒层级不同而有所区别,如执画法师度一戒,道桥画上的人物是36名;度二戒法师其道桥画上的人物是72名;度三戒以上的是120名。

神司画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要求善于调制和使用绘画颜料,能够精确地绘制出各路神仙人物的脸谱造型,谙熟人们赋予每个神仙在仙界的工作职能、人物性格、所持兵器、所住房屋、所豢养的动物、相伴的自然物、所穿的服饰及其佩带物上的符号,并能对绘画进行装裱。

神司画用绘画的形式描绘了瑶族宗教中的各路神仙人物,形象地展现了贺州瑶族对神界国度的丰富想象,在贺州瑶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体现着瑶族的绘画艺术,还被瑶族人们认为是避祸纳祥的神圣之物,是对许多瑶族传说故事的艺术再现、是瑶族认知和教化的工具。

历史上,由于对神司画使用较广,民间有较大的需求,从事神司画职业的人比较多。但后来因为认为这类东西是迷信品,用的人少了,渐渐地,画神司画的人也就少了,迄今整个贺州瑶区只有瑶胞王春金一人还在传袭这一技艺。(www.daowen.com)

王春金神司画作品总坛图

王春金是平桂区沙田镇金竹村小尖头过山瑶人。1940年出生,从小就喜欢绘画。1957年在金竹生产大队当文书,主要工作是绘制宣传画。由于从少年时开始就不停有民族学家到金竹村来作民族文化考察,当上文书后,他又参与了对这些科学家们的接待,耳濡目染,他逐渐认识到了神司的重要性,于是,决心学习神司画绘制技艺。但要成为画师必须要经过拜师程式,只有得到师傅传教的画师,其身份才会被瑶族群众认同。1960年,他到相邻的苍梧县沙头镇横口大队拜画师钟绿堂为师,修习神司画技艺。1967年,师傅授予他一封红纸丹青牌,这样,他就正式出师成为一名真正的瑶族神司画师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瑶族神司画并没有被列为民族文化技艺,它的价值也没被人们接受,制作神司画不仅不能养家糊口,还时常会被当作迷信遭受批斗。为此,王春金没少吃苦头,也曾有好长一段时间封笔。改革开放后,中央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神司画作为瑶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也得到肯定。伴随着一些老画师先后辞世,如今贺州的瑶族神司画画师中也就只有王春金一人了。如果不传承下去,这门手艺极有可能从此消失。于是,王春金重拾画笔创作神司画。

王春金说他的任务主要是传承。为此,他尽力使自己的作品保持传统。为了不改变画面构图,他不像其他画师随意变更画面人物形象,而是收集了许多清代神司画,并以此为参考,构思画面的总体布局。传统的土法颜料在集市已经买不到了,有些外地画师使用广告色替代,而他却自己想办法配制土法颜料。

王春金所作神司画像的面部神态生动准确,而且红、黄、蓝、绿、黑五色间用,用料考究,古意浓郁。传统上,作神司画的专用纸张也是可以买得到的,但现在用量太小,没利润,已很久没人制作了,他就自己买来牛胶、白杞调制粘浆,将牛皮纸、棉纸和宣纸一层层裱糊在一起制成传统的神司画专用纸。画好之后,王春金还要用彩缎将画心装裱成卷轴。

王春金对瑶族神司画技艺的传袭获得了瑶胞们的广泛认可,现在贺州瑶族神司画已在王春金的带领下初步形成产业,并小有规模。其作品不仅销往贺州各地,还销往湖南、广东及云南、泰国等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