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贺州瑶族的民族舞蹈,长鼓舞

贺州瑶族的民族舞蹈,长鼓舞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贺州各瑶族支系的民间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贺州瑶族最具民族特色的舞蹈是长鼓舞,它是瑶族群众在秋收之后庆丰收或祭祀盘王、祭祀祖先时演出的一种舞蹈。解放后,作为民族民间文艺,它被搬上了表演舞台。反映瑶族先民为保护庄稼不受鸟类危害,智取竹鸡和飞禽的捕猎场景。经过长期发展,调马逐步与舞台造型、美术、灯谜、舞蹈和木偶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发展成一种民族特色浓厚的文艺表演活动。

贺州瑶族的民族舞蹈,长鼓舞

贺州瑶族支系的民间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在节日、祭祀日、婚生病丧庆吊日等时间结合宗教仪式举行,或为娱神,或为娱人。贺州瑶族最具民族特色的舞蹈是长鼓舞,它是瑶族群众在秋收之后庆丰收或祭祀盘王、祭祀祖先时演出的一种舞蹈。演出场地主要是盘王庙,但有时也作走村串寨表演。目的是祈求盘王护佑子孙四季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长鼓舞中有许多模仿狩猎的动作,如金鸡展翅、山羊反臂、画眉跳笼等。舞步中的蹲步动作粗犷,最有特点。有点步蹲、大八字蹲、马点步蹲、剪刀步蹲、拐脚蹲等。长鼓的鼓身用梓树做成,鼓面用山羊皮做成。

八步区开山镇安和村瑶民在表演长鼓舞

长期以来,不同支系的瑶族对长鼓舞有不同的改进,贺州不同地区的瑶族其所跳长鼓舞也各不相同。知名的有富川平地瑶的芦笙长鼓舞、钟山两安的羊角舞、八步和平桂区的做屋长鼓舞、赶羊长鼓舞、单人还愿长鼓舞等。

(一)羊角舞。流传于钟山县两安瑶族乡槽碓源村,是瑶族群众祭礼先祖盘王所跳的一种长鼓舞。

传说古时,盘王帮助赵王杀了燕王夺得天下,赵王将三女许配他,生下六男六女,后繁衍出瑶族12个姓氏。一次盘王进山狩猎,以备礼物向岳丈赵王祝寿。不幸,被山羊顶死于两株梓木之间,夹迫身亡。其儿女们赶上山来,追杀山羊,剥下羊皮制成长鼓,砍倒梓木,做成鼓身,再把羊角砍下捧在手中,一同跳起舞蹈祭奠盘王。

(二)做屋长鼓舞。又名冲墙舞,流行于钟山县两安乡沙坪瑶村。20世纪50年代初,由恭城三江传入。初为双舞,后发展为多人舞。该舞以长鼓为道具和支点,模拟建房中冲墙的各种动作,展现冲墙建房的劳动过程。舞蹈动作连贯,优美大方,节奏鲜明。

(三)富川芦笙长鼓舞。俗称吹笙击鼓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很久以前,瑶族始祖盘王一天上山打猎,入夜未归。家人十分焦急,四处寻找。3天后,人们在一处悬崖边发现百鸟正围着峭壁上的一棵梓桐树盘旋噪鸣,树杈上悬挂盘王的尸体。通过察看盘王身上的伤痕,人们知道盘王被羚羊撞落山崖殒命。于是家人伐下梓桐树,将树干断成数节,每节掏空,做成鼓腔;又猎来羚羊,剥皮蒙在鼓的两头,做成大长鼓;撷取梓桐树杈作小鼓和鼓棍;采来芦苇竹制成芦笙。然后,全家围聚一起,吹笙击鼓,祭祀盘王。此后,为了让千秋万代的瑶族子孙都能不忘祖恩,悼念盘王,瑶族同胞世代相传,每年都选择一个秋后的吉日过盘王节以祀盘王。而且每次盘王节都要跳芦笙长鼓舞。

富川县新华乡大井村瑶族同胞在表演芦笙长鼓舞

解放前,芦笙长鼓舞只在还盘王愿、祭盘王等活动中演出。解放后,作为民族民间文艺,它被搬上了表演舞台。1956年冬和1957年春,先后出席在南宁和北京举行的民族文艺汇演,均获优秀节目奖。表演团队还得获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富川瑶族芦笙长鼓舞情节生动,舞姿刚健粗犷,舞曲优美,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生活气息,是富川瑶族人民的艺术珍宝。

芦笙长鼓舞表演人数不拘,乐器有大长鼓两只、手鼓和芦笙各4只、小圆锣2只。另外还有小旗、小锦帛等道具。其中大长鼓长2.20米,两端呈喇叭型状,大头直径为28厘米,小头直径为25厘米,均用羊皮蒙面。手鼓亦称小长鼓,样式与大长鼓相类,长0.6米。芦笙斗用梓桐木做成、喇叭状,长35厘米。将6根长短不一的芦苇竹插入笙斗做笙苗,笙苗管底镶有铜簧,每二根笙苗顶端配一支竹管做的共鸣筒。芦笙能在6度内演奏,大部分属“徵调”,能奏出各种优美的旋律。舞蹈时,将大长鼓吊在树上或放于木架上边舞边叩击,起伴奏作用。舞者一部分人手执一只手鼓,边拍边舞,一部分人手捧芦笙边吹边舞,还有一部分人吹奏长笛、短笛。

富川芦笙长鼓舞在平地瑶地区流传广泛,前后共七套表演程序:

第一套叫头拜鼓,相当于序曲,在盘王出游启殿时表演。先由法师布道,随着三声地铳轰响,鼓笙笛锣齐鸣,舞队翩翩起舞,向盘王朝拜。头拜,缅怀先祖、祭祀盘王;二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三拜,祈求降福吉祥,人畜兴旺;四拜,祈求安居乐业,世代荣昌。(www.daowen.com)

第二套叫美女双双。表演瑶家姑娘参加盘王盛会时精心打扮,穿戴盛装的场景。舞蹈情绪欢快、形态风趣。

第三套叫坐堂典。通过舞蹈赞颂盘王创家立业的丰功伟绩。曲调优美、节奏欢快、舞姿矫健、形态优美。

第四套叫竹鸡爬泥。反映瑶族先民为保护庄稼不受鸟类危害,智取竹鸡和飞禽的捕猎场景。舞蹈详尽地刻画了寻竹鸡、追竹鸡、围竹鸡和三五成群的人拿着鸟网上山捕猎飞禽的整个过程。

第五套叫左边七。用舞蹈的形式向盘王和传说中的各路神仙祈求降福赐吉,祈佑瑶民安居乐业,如意吉祥。

第六套叫舞足尖。通过追述寻猎、追猎、捕猎及仿效猎物临死挣扎的情形来表达瑶民在捕猎过程中的生产乐趣。还用抖动足尖的舞蹈来表现瑶族先民在捕到猎物后,相互逗趣的喜悦欢乐情景。

第七套叫三人舞。以笙、手鼓、小圆锣为道具,演员三人一组,分三至五组或多组表演。反映瑶族人民喜庆丰年的欢乐气氛。

(四)仙回调马。仙回瑶族乡地处昭平县城西北17公里,全乡一万六千多人口,其中瑶族6000多人,是昭平县唯一一个瑶族乡,其中的大中村马威屯瑶村有调马的习俗。

“调马”即舞马,当地人习惯把“舞”说成“调”。相传马威屯四周森林繁茂,古时常有老虎出没,伤害人畜。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农历10月的一天晚上,一只老虎闯进村中一户人家叼走了一头猪。村民们拿着猎枪、柴刀,敲锣打鼓追赶,但终因山林茂密没能追上。为防止老虎再次进村,人们设计了各种驱虎办法。有老人说老虎怕神马,于是村民们就用毛竹片扎成一匹高1.5米,长2米的竹马,竖立在老虎经常出没的地方。马身贴彩纸,并配扎数十盏彩灯,脖子上佩戴铜铃,两眼镶嵌小圆镜。晚上,马身内还放置灯火,让竹马日夜守护村庄。自从有了这匹“马”后,村中再无老虎出现。

为了感谢神马驱虎护村之功,那年农历12月23日小年夜,全村男女老少把竹马抬回村边地坪上祭拜。人们吹起号角,敲响锣鼓,舞动竹马,调马活动由此产生。

经过长期发展,调马逐步与舞台造型、美术、灯谜、舞蹈和木偶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发展成一种民族特色浓厚的文艺表演活动。在角色分配上,马是主角,人物和其它动物是配角,还有彩灯旗手。动物中又有鱼、凤、麒麟等。鱼能摆尾,寓意年年有余;凤能展翅,寓意富贵吉祥;麒麟能前后舞动,瞪眼伸舌,寓意国泰民安。彩灯旗手一是举马灯,一是撑旗。一支调马队中,一般需要马灯40多盏。灯上绘有各种各样的吉祥物,还写有“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等祈福语,有的也写有灯谜和诗句。马灯顶上配有各种木偶,传统的有人物、动物和吉祥物等,现代的甚至有飞机、汽车轮船等。木偶上有联动机关供人操作舞动。

调马还有一套固定的表演程序。舞马人一律由年轻貌美的姑娘担任,俗称马姑娘。马姑娘人选必须勤劳贤惠,有较好口碑。在马的前面,由帅旗开路,麒麟引马。马的左右还各有一名提着马灯的姑娘护卫神马。马后是人物、动物、马灯和彩旗。凤在最后,寓意凤尾。调马队伍组织好以后,先在村中巡游,然后来到地坪上正式表演。第一个程序是表演排阵。队伍绕场一周排开,以马为中心,凉伞、麒麟为护卫,马灯和吉祥物随后的阵式。马表演鞠躬、叩拜等祝福动作。然后再绕场一周,表演串马灯。最后是走“之”字形、8字形和大圆形等各种队形表演。随着锣鼓的节奏,演员一边舞一边变换造型。表演队伍阵容庞大,各种队形的场面极为壮观。

仙回调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