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平地瑶由于生产资源与汉族相同,都是以耕种水田为主,平地瑶的生产工具与汉族大体相同,民族特色不突出,竹木、石材、皮革、钢铁金属等材质均广泛用于工具制作。但过山瑶和土瑶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垦山、狩猎和采集,为适应山地环境需要,他们的生产工具与平地居民有较大区别。深居偏远山地,过瑶山获得金属不易,为就地取材,其生产工具以竹木器为主。而且山居瑶族受制作水平和工艺技术的限制,其制作工艺也相对简单。
(一)竹篓。上山采集时使用的盛器。贺州瑶族各支系都有流传。使用时,用丝带系于腰侧,将采集所得的野菜、野果等物品盛放于篓中。篓形如罐,用竹篾编成,平口,溜肩,腹鼓,平底。腹部有一束彩丝系带。
1土瑶竹篓:口径17厘米、高29厘米、底径18厘米、重545克。
2长砍刀:长150厘米、宽10厘米、重1255克。
3竹鱼篓:口径12厘米、高17厘米、重98克。
(二)砍刀。贺州各瑶族支系广泛使用的一种砍柴割草工具,既可砍又可钩。贺州山地较多,砍刀在垦山方面较为实用。刀为钢质,刀呈“7”字形,刀前无锋,但带有钩喙。刀喙用于钩割,刀刃用于砍割,也称钩刀。刀身宽约4至5厘米,长约30到40厘米。木质刀柄根据需要可长可短,长刀柄长可达1至1.5米,上山时一般扛于肩上。短刀柄长约10至12厘米,上山时,一般插于系在腰间的刀匣中。砍柴用短刀,砍山场用长刀,一壮劳力一天可砍草山约一亩。
(三)竹鱼篓。贺州各瑶族支系广泛使用的一种竹制捕鱼工具,在摸鱼捉蛙时,系于腰间,将捕捉到的鱼或蛙盛于篓中。
(四)竹铲箕。在使用人力挑或抬转移物品时所用的一种竹制工具。主要用于挑土、挑柴草、挑砖瓦、挑农肥等生产劳动。一般由两只竹箕组成一幅。贺州各支系瑶族均有使用。
竹铲箕
(五)耕棍。过山瑶刀耕火种时使用的一种播种工具。放火烧山后,不经松土,只用耕棍在土中打洞,然后将种子或秧苗播于洞中。耕棍或为木质、或为竹质。也有一些人在棍上装铁头,以提高劳动效率。
(六)背篓。贺州山居瑶族广泛使用的一重负重工具,因使用时背于背上故名背篓。用竹子编成,圆口、上小下大,身斜直、平底,篓身系棕绳作背带。
(七)竹筒式捕鼠器。瑶山地区鼠患较为严重,防鼠保粮是山区瑶民的一项重要工作。竹筒式捕鼠器主要应用于包帕瑶和尖头瑶地区。其制作方法是将一小截竹子竹筒内的竹节保留,在靠近节疤的一侧开一长口,筒内套一小竹棍。节疤的另一侧开一小口,安放一片竹条作弓,在弓上套绳为弦,将绳弦拉至小竹棍的外端使小竹棍的内端紧压在竹节上。捕鼠时,将小竹棍向外拉,在大开口处放上红薯作诱饵,等老鼠啃食红薯将尽时,红薯崩断,小竹棍受绳弦的压力向竹节处迅速推动,将鼠头击碎。
木耕棍:一端装铁头,长113厘米、宽4厘米、重585克。
竹耕棍:长113厘米、宽3厘米,重315克。
背篓:直径36厘米、高41厘米、重1217克。
竹筒式捕鼠器:长48厘米、宽72厘米、重845克。
月形禾剪:弓矢高7厘米、弦长12厘米、重11克
(八)月形禾剪。土瑶、开山瑶用于收割旱稻大禾、黄粟的专用工具。制作方法是选用硬杂木板裁成半月形剪把,将剪把月弦的一侧裁成锯齿状。在月弦的正中处镶钢质刀片,刃口朝外。剪把中间钻3孔,再穿上绳子。做工考究的,还用桐油将剪把涂涮一遍。使用时,用绳子将剪把固定于右手掌下,左手持穗,右手使剪,将稻穗一根根割下。
(九)角柄铜刃禾剪。富川、钟山两县瑶族广泛使用的一种用于收割旱稻大禾、黄粟的专用工具。由牛角剪柄和铜刀片两部分组成。剪柄用水牛角裁成,保持牛角的自然弯曲度,一端尖,一端截面呈四方形。刀片是一块圆形铜板,在铜板的一侧打一孔径小于剪柄粗端横截面边长的四方形小孔,将剪柄穿于开孔之中。开孔正下方的边侧截一“︹”形剪口,剪口中间磨利成刃。使用时,右手持剪,剪柄尖端在上,方端在下,左手持禾穗,将禾穗割断。当左手上收获的禾穗达到足够多时,需要空出右手来给左手上的穗束捆绑打结,于是就把禾剪的尖端从左衣领口插入暂放在肩上。(www.daowen.com)
角柄铜刃禾剪:通长36厘米,剪把底宽1.6厘米,铜板直径7.9厘米,厚0.19厘米
1烘茶箕:高39厘米、直径72厘米厘米、重3937克
2铁碾磨:盆通高21厘米,通宽17.6厘米,铁磨直径27.5厘米,厚1.2厘米
3松脂刀:通长6.4厘米,宽6.5厘米。
(十)烘茶箕。一种茶叶烘烤工具。由于包帕瑶、仙回瑶、开山瑶和天堂瑶所在地区盛产茶叶,这四支瑶族对烘茶箕的使用较为频繁。箕用竹篾编成,箕形呈圆柱形,箕腹内编一层隆突形的隔帘。烘茶时,将茶箕罩在煤或炭火上,然后将茶叶倒于隔帘上直至烘干。
(十一)铁碾磨。铁碾磨主要流行于平地瑶地区,是将中草药、茶叶等物品碾成碎沫的工具。由磨盆和磨碾两部份组成。磨盆似船,盆下有两足。磨碾呈圆形,中间有一木柄穿过用作手柄。
(十二)松脂刀。割松脂用的专业工具。贺州瑶族地区不能自制,全部依靠购买。木柄较短,方便捷带。刀背上有一弯钩,可割可钩。
(十三)铁犁。山间少有水田可耕,犁以平地瑶使用为主。过山瑶和土瑶如在平地租地耕种,也会使用铁犁。重约2.5至3公斤,上名犁片,下名犁嘴,可犁土深10至20厘米,一人一牛每天可犁田1.5至2亩。
(十四)铁耙。山间少有水田可耕,耙以平地瑶使用为主。过山瑶和土瑶如在平地租地耕种,也会用耙。一般12个耙齿,每齿长约15至20厘米。一人一牛每天可耙田2至3亩。
(十五)铁刮。贺州各支系瑶族广泛使用的一种除草、培土、刮地及挖田坎的劳动工具,特别是种植旱地作物的重要工具,主要用于除草,培土,刮地及挖田坎,一壮劳力一天可刮生地0.6-0.7亩,熟地一亩。刮片重1-2斤,宽5-6寸,长约5寸。
(十六)铁锄。贺州各支瑶族广泛使用的一种挖掘工具。锄片呈长条形,长15-20厘米,宽5-6厘米,在牛犁无法到位的地方代替牛犁耕地松土,一壮劳力一天可锄熟地不到一亩。
(十七)铁斧。重700-1000克,主要用于砍伐树木和木工工具。
(十八)镰刀。用于割禾和割草,重约300-400克,宽约3厘米,长约15-18厘米,一人工可割禾约一亩。
(十九)单轮推车。一人推行,一次可载300斤。
(二十)双轮推车。二人拉行,一次可载600斤。
平桂区土瑶在使用铁刮
八步区步头镇西山瑶农民使用的铁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