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瑶族曾被称为“溪峒蛮”,他们所居住的山区环境中,溪流较多。为了履溪渡河,必须建造桥梁。贺州瑶族地区流行的桥梁形式多样。
(一)堤梁式桥。即在浅滩溪涧中安放砾石、条石、大石块等形成一个接一个的石磴,方便人们踩磴过河。也称汀步桥、过水梁、过水明桥、石跳桥等。
黄姚石跳桥
(二)独木桥。这种桥梁较为简单,是以单根或多根木头为梁横跨水面而架设的桥,一般单木者在古代称为“杠”,双木者在古代称为“桥”。桥的两端无须修筑桥台,桥梁下无须修桥礅。只适合于水面较窄的溪流河涧使用。
(三)拱桥。用砖或石砌拱,并用券拱代梁横跨水面的桥。主要见于富川平地瑶地区。
贺州河溪较多,拱桥建造数量也较大,拱桥建造技术较为成熟。建造桥拱时,能够根据使用需要来设计桥拱。如一些河流在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水位差别较大,或者需要在河面跑船,这时人们就会让桥拱的跨度与桥拱的高度之比大于1/4,建成陡拱桥。这种桥可以在水面上形在一个较高的空间,方便行船或洪水的通过。而在水流平缓,人流物流较频繁的道路上设桥,人们又常会建设坦拱桥,通过降底拱高,来减少行人爬坡。
为了让一座桥梁的各个桥拱所承受的水平推力均匀,历史上,桥梁建造者还会尽量让同一座桥各桥拱的跨宽和跨高一致,也就是各跨桥拱大小均匀相等。
在建拱技艺上,目前贺州发现的桥拱其券拱石均交互砌置,也就是拱圈两则的拱脸用长条的料石砌平,拱圈间各砌石错缝顺砌,相互交联,整体联结度较高,拱架较为牢固。
(四)索桥。过山瑶地区山溪较多,又难于运输砖、石等建筑材料,于是聪明的瑶胞便就地取材,架设索桥。这种桥用多条竹绳、藤绳或钢绳跨河而架,形成桥梁。在索梁上架横板形成桥面。在桥面两侧用绳索编设桥栏。
八步区黄洞镇三岐村东山瑶索桥(www.daowen.com)
(五)平板桥。就是以平板的石材或木材为跨梁的桥。按用材的不同,可分为石墩石板桥、石墩木板桥、木撑架木板桥几类。其中石墩石板桥就是以条形石砌墩,墩上架石板为梁的桥。为了减缓河水对桥墩的冲击力,桥墩的迎水面普遍做成三角形的分水尖。背水面则为方形。河岸设桥台,桥台沿河岸的上下游方向设泊岸。古桥均与古道通,在古道和桥台之间均设桥引连接。石梁一般为长条形的青石或花岗岩石,石梁均单层。
保留至今的瑶区石墩石板桥以富川县城北镇石狮寨石桥为最大。共有五跨,每跨石板长达五至六米。全桥长达30余米。石墩木板桥以石头砌桥墩,墩上架木梁。这类桥梁的木梁一般设上下二层,即先架圆木为底层,然后在圆木上横铺一层木板作为桥面。做工考究的,甚至会分上中下三层,底层仍是圆木,中层横铺木板,目的是将各条分散的圆木连成一个整体。在中层之上再铺一层木板作为桥面。由于木梁容易腐烂,这种桥保留不多,其中富川县麦岭镇高桥村的高桥仍有较好保存。这座桥跨度不大,中间没有设桥墩,只在两岸各设一个桥台,木板就架在桥台上。
木撑架木板桥又称撑架桥。这种桥梁十分简易,完全以木头建成。它以圆木交叉竖立于河中形成撑架来代替桥墩,再在撑架上架设木板为梁。由于竖立于河中的撑架桩基难于筑牢,每遇洪水这种桥都会被冲垮。有条件的地方一般都会尽量将木撑桥改成石墩桥。
(六)风雨桥。为逢凶化吉,富川县西北部的瑶汉居民喜在村庄某处建造桥梁以取利“风水”,故而这种桥梁原称风水桥。
这是一种桥上加廊,廊中加亭,廊端设门墙和阁楼的桥梁。可以券拱为梁,也可以平板为梁。桥亭、阁楼都是砖木结构。桥廊两旁置栏杆条凳,顶有重檐的也有单檐的。这种桥能遮风挡雨,又能纳凉,也称风雨桥、凉桥。
富川鸬鹚塘风雨桥
富川县麦岭镇黄猴泉村风雨凉桥
贺州瑶区的风雨桥建造技术始于宋代,据富川县油沐乡黄沙河周氏族谱记载,早在北宋太宗雍熙年间富川平鼎山天井塘一带已经出现这种凉桥。到明清两代,富川北部建造凉桥的风气已大为盛行。现存凉桥中年代最早的是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回澜桥,最晚的是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富川县朝东镇福溪村钟灵风雨桥。贺州现保存的风雨桥共计22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