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瑶族宗教人员所用服装大致可分三类:道公服、过山瑶师公服和土瑶师公服。
1.道公服。道教在贺州各支瑶族中均有良好的承袭,在举办度戒、打醮等道教氛围浓厚的宗教活动时,主持活动的大师傅一般为道公。道公服装融合了道、佛和瑶族巫教等多种文化元素。道公帽用瑶族妇女剃下的头发织成,制作精巧,式样类同汉族的道士帽,帽身像覆斗,帽后垂两根飘带。道公上身穿长及脚腓的长衣,长衣用机织的红底白花的花布缝制,襟下方、衣背和领口,绣有上百个挑花“万”字纹。裤为汉装长裤。
2.过山瑶师公服。过山瑶师公主要主持瑶族自有宗教如图腾崇拜的还盘王愿、祭祖时的砍牛祭祖和民族节日活动中的踩歌堂等活动,其法事活动受道教和佛教影响很深。
瑶族道公服
过山瑶师公服
师公所穿外衣与道公所穿外衣形状相同,但衣上不绣“万”字纹,衣用红色印花布制成。有时也会在脖子上围一条两端装饰有五彩布条和织锦挑花的黑布。师公裤与过山瑶男子盛装外裤相同。
过山瑶师公帽共分3层,最里一层称神帽,中间称神头,最外称神额。度三戒以上师公在举行法事时还在头顶加饰一件戒塔。
(1)神帽。师公佩戴的过山瑶男子盛装帽。
(2)神头。是一种纸质帽冠,由前后两块长方形硬纸片组成。制作方法是:先用若干层牛皮纸叠层,加牛胶裱糊成硬纸片,厚约1至2毫米。在纸片面上的上部、左侧、右侧三个边上裱一层白宣纸。干后,在纸片面上用彩色颜料画盘王半身像。再在宣纸的空白处用红、绿两种颜色画上折枝牡丹花多束。用黑色纱线在盘王左右两侧缝边。然后将每一片纸的正面和背面再涂刷一遍牛胶,干后,在纸片上订上红色绳带。使用时,用绳带将两块纸片分别固定于脑袋的前额和后脑上,并且盘王像朝外。
过山瑶师公神头(www.daowen.com)
过山瑶师公布神额
过山瑶师公纸神额
戒塔
(3)神额。是一种用布或纸制成的莲瓣状帽冠。一般长约22厘米,高约15厘米,重约8克。先用布或纸制成9片或5片圭形帽瓣和二片半边帽瓣。然后将完整帽瓣并排缝接成帽沿,将两块半边的帽瓣按长侧在外,短侧在内的办法分设在帽沿的两端,并用针线缝合。在半边帽瓣的外侧下角处缝上帽带。如用布块缝制帽瓣,要求用红色布,并用黄、绿二种彩线缝边,还须在帽沿处缝上瓷串珠、流苏或珍珠串装饰。如用纸片制作帽瓣,要在帽瓣的正面画上彩图。当中三个帽瓣画道清、玉清、上清(也称道、经、师)三尊神像。左右两侧帽瓣分别画上金童玉女。最外侧的两块半帽瓣各画上半个龙头。
(4)戒塔。三戒以上瑶族师公在举办还愿或度戒仪式时要在头顶加戴用于表示法力等级的戒塔。塔为木质,如持有人是度三戒的师公,则塔为三级,称三戒塔。如师公是加职者,则塔为四级,称四戒塔。
3.土瑶师公服。土瑶师公服的帽子、裤子都与土瑶男盛装相类,但外衣有所改变,可以是一件蓝色的盛装外衣,但衣上用白线按白描的办法绣有许多神像,图案有三清神像、道教诸神及日月形象。也可以是一件红布短袖长衣,衣长由肩垂至脚腓。衣袖和衣领处缝蓝色布条做装饰。衣背和衣前襟处绣有大量神话图案。
土瑶师公服
土瑶师公服上的绣花图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