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贺州瑶族:改革开放后的成就

贺州瑶族:改革开放后的成就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后,现代化像一股洪流改变着瑶乡面貌。为了改变瑶族地区的落后面貌,贺州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推进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所确认的民族区域自治权力。1983年11月贺州代表团出席了在南宁广西民族学院举行的首届瑶族“盘王节”庆祝会。2000年后,富川风雨桥、马殷庙等瑶族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瑶绣、长鼓舞、盘王节等贺州瑶族民间艺术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

改革开放后,现代化像一股洪流改变着瑶乡面貌。但由于大多数瑶族地处深山,生产条件有限,再加上瑶胞中的大部分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段较长时间内,视平均主义、重义轻利、轻商鄙利等行为为祖传美德,安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思积累扩大再生产,不出远门,不送子女读书,不参军当干部,不经商做生意。贺州瑶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仍低于汉、壮等民族先进地区。为了改变瑶族地区的落后面貌,贺州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推进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

1.以民族自治法的颁布和民族自治政权的建立为标志,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建设。以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注重尊重并保护瑶族传统文化,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禁止民族歧视和破坏民族团结。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所确认的民族区域自治权力。1983年贺州建立了富川瑶族自治县。该县总面积1572平方公里,辖9镇3乡137个村委,18个社区,瑶族人口占县域总人46%。198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后,富川县于1990年通过了《富川瑶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到2002年贺州市成立时,贺州在富川县之外的其它非瑶族自治县、区分别建立了黄洞、大平、仙回、花山、两安等五个瑶族乡镇。贺州各瑶族自治县、瑶族乡镇利用自治法赋予的权利,根据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努力发展民族经济。

2.加大瑶族干部培养。富川瑶族自治县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有计划地把在职少数民族干部送到大中专院校和各级党校进修学习;鼓励在职干部参加政治学习,提高知识水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压重担子,给从大专院校毕业的瑶族干部委以重任,放手使用。

3.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设立科研、宣传机构,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宣传、纪录和出版工作,并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政府提倡并推动民间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传统文化活动,促进瑶族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1983年11月贺州代表团出席了在南宁广西民族学院举行的首届瑶族“盘王节”庆祝会。1984年8月贺州代表团又出席了在南宁召开的全国瑶族代表会议,会上,一致通过以盘王节为全国瑶族统一民族节日的决议。2000年后,富川风雨桥、马殷庙等瑶族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瑶绣、长鼓舞、盘王节等贺州瑶族民间艺术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

4.加强民族事物管理组织建设。昭平县1985年在统战部设民族科,1987年成立昭平民族事务委员会,1988年10月,民族事务委员会改属县人民政府管辖。

5.改革瑶族地区生产方式,推动瑶族地区经济发展。如在瑶族地区实行生产责任制,扶贫,发展商品生产等。

6.有计划地帮助瑶族提高人口素质,并在政策上为瑶族人口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在招工,招干中对瑶族划出比例名额,给予照顾。在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分配上对瑶族子弟给予政策倾斜。在瑶族中招收兵员,退伍后一部分转业人员被安置到城市工作。但是,在1950年代至1990年代早期,有部分从瑶山转移至城镇工作的瑶族同胞因完全脱离了传统的山地农业社会,离开了朝夕相处的亲人,不能适应都市环境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甚至因为不能打猎、不能过民族节日、语言有隔离而放弃国家安排的工作重又回到瑶山老家。

进入80年代后,在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下,一部分瑶人获准入城经商,做工,取得临时户口,成为准城镇居民。

【注释】

[1](清)光绪版《富川县志》。

[2]国家民委民族部编五种丛书之一,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过山榜编辑组:《瑶族过山榜选编》9~12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

[3]《后汉书》卷八六《南蛮传》。

[4]黄钰集注:《评皇券牒集编》,第71页。

[5]《后汉书·度尚传》。

[6](清)陈徽言:《南越游记》卷三。

[7]《东观汉纪》。

[8]《后汉书·宋均传》。

[9]马银琴译注:《搜神记》,卷一四。

[10](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九。

[1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九。

[12]《梁书·张缵传》,卷三四。

[13]《宋书·蛮夷传》,荆雍州,蛮条卷。

[14](唐)姚思廉著《陈书》,卷九《欧阳頠传》,105页

[15]《隋书·地理志下》,卷三一

[16]《隋书》,卷八二。

[17]《隋书·地理志下》,卷三一。

[18]《资治通鉴》,卷一七九。

[19](唐)樊绰:《蛮书》

[20](唐)《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五》,卷二九。

[21]《宋史·蛮夷列传三》

[22]《宋史·蛮夷列传》,卷四九三。

[23](宋)洪迈:《容斋四笔》,卷十六。

[24]《宋史·蛮夷列传二》,卷四九四。

[25]徐松《宋会要辑稿》,卷五之七一。

[26](宋)陈师道:《后山谈丛》

[27]《舆地纪胜》,卷第一二三,广南西路,贺州,风俗形胜。

[28](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八。

[29]《宋会要辑稿》,蕃夷王五,99页。

[30]《宋会要辑稿》,蕃夷王五,104页。

[31]《岭外代答》,卷一〇。

[32](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四裔考五》,卷三二八。

[33](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乐器》,卷七。

[34]《容斋四笔》,卷一六。

[35](宋)祝穆:《方舆胜览》。

[36](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一〇,木契。

[37](宋)祝穆:《方胜舆览》,卷三〇。

[38](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外国下》,卷三。

[39](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卷一0五。

[40](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二八。

[41](宋)朱辅:《溪蛮丛笑》。

[42](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四。

[43](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四。

[44](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四。

[45](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四。

[46](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外国门下,卷三。

[47](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

[48](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

[49](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外国》,卷三。

[50](宋)洪迈:《容斋四笔》,卷一六。

[51]《宋史·蛮夷列传》,卷四九四。

[5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九

[53]张有杰:《瑶族<评皇券谍>研究》。

[54](宋)朱熹:《宋文公文集》,卷九七

[55](清)道光版《永明县志》,卷九。

[56]《元史》,卷二八。

[57]《明史》,卷三一八。

[58]《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三。

[59]《明成祖实录》,卷一二。

[60]《明英宗实录》,卷一六七。

[61](清)赤玉麟:《广东通志》,卷四〇。

[62](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七。

[63]《古今图书集成》,卷一三。

[64]《明太宗实录》,卷一九〇。

[65]《明英宗实录》,卷三五。

[66](明)戴璟:《广东通志初稿》,卷三五。

[67]《古今图书集成》,卷一四一五。

[68]《嘉靖实录》,卷一二。

[69]《粤西丛载》,卷二六。

[70](清)谢启昆:《广西通志》,卷一五五。

[71]《成化实录》,卷一三。(www.daowen.com)

[72]《粤西诗载》,卷二三。

[73]《隆庆实录》,卷五六、卷一六二。

[74]潘宝疆:《钟山县志·瑶壮》。

[75]《府江善后疏》,《平乐府志》,卷三八·艺文篇。

[76]《平乐府志》,卷二七·屯田,13~15页。

[77]《平乐府志》,卷二六·营制,20页。

[78]《平乐府志》,卷二七·屯田,13~15页。

[79]《府江善后疏》,《平乐府志》,卷三八·艺文篇。

[80]《府江善后疏》,《平乐府志》,卷三八·艺文篇。

[81]《府江善后疏》,《平乐府志》,卷三八·艺文篇。

[82]《元史》,顺帝本纪二,卷八。

[83]《明太祖实录》,卷一九。

[84]《洪武实录》,卷一九八。

[85]《明宪宗实录》,卷六五。

[86](民国)玉昆山:《信都县志》。

[87]《成化实录》,卷—。

[88]《明英宗录》,卷三五一。

[89]《明宪宗实录》,卷一二。

[90]《粤西丛载》,卷二六。

[91]《粤西丛载》,卷二八。

[92]《弘治实录》,卷一〇七。

[93]《嘉靖实录》,卷三三八。

[94]《明史》,郭应聘传,卷二二一。

[95]《平昭平碑》

[96]《万历实录》,卷一〇。

[97]《灵济庙记》,《平乐府志》,卷三十七,艺文。

[98]《明史》,丘浚列传。

[99]《明史》,丘浚列传。

[100]《明英宗实录》,卷三三六。

[101]《明英宗实录》,卷三三六。

[102]《富川县志》,卷一二。

[103]《宋史·孝宗本纪三》,卷三五。

[104]《明史》,卷三一七。

[105]《清史稿》,广西土司传,卷五一六。

[106]盘朝月:《明孝穆纪太后及其族属》。

[107](明)田汝成:《炎徼纪闻》,卷二。

[108](清)陈绍谋:《直隶郴州总志》,卷二二。

[10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办公室编:《广西大瑶山瑶族社会历史情况调查(初稿)(民族部分)》,1958年印。

[110](清)钱元昌:《粤西诸蛮图记》。

[111](清光绪年重刊)《平乐府志》,卷七。

[112](清·乾隆)陆焞:《昭平县志》。

[113](清·乾隆)陆焞:《昭平县志》。

[114](民国)余丕之:《恩平县志》,卷四。

[115]《清史稿》,卷七〇五。

[116]《清朝文献通考》,卷六九。

[117]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瑶族社会调查》第四册,204页,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年。

[118]《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三册,第1321页。

[119](民国)韦冠英:《贺县志》,风俗。

[120]清光绪版:《贺县志》,卷七,风俗九,瑶壮篇。

[121]《古今图书集成》,卷一四一五。

[122](清)陈绍谋:《直隶郴州总志》,卷二二。

[123]《平乐府志》,卷三三,瑶壮,富川县。

[124]《平乐府志》,卷三三,瑶壮,第12页。

[125](清)顾国诰:《富川县志·卷三·瑶僮》光绪十六年(1890)年刻本。

[126]《平乐府志》,卷三三,瑶壮,富川县。

[127]《平乐府志》,卷三三,瑶壮,第1页

[128](清)李调元:《南越笔记》。

[129]《平乐府志》,卷三二,风俗,13页。

[130]《平乐府志》,卷四,塘坝篇。

[131]《平乐府志》,卷四,井泉篇。

[132]《平乐府志》,卷三三,瑶壮,第10页。

[133](清)光绪版《贺县志》

[134]《平乐府志》,卷三三,瑶壮。

[135](清)光绪版《贺县志》,卷七,风俗九。

[136]《平乐府志》,卷三三,瑶壮。

[137](清)屈大均:《广东新语》

[138](清)屈大均:《广东新语》

[139](清)《平乐府志·夷民部·瑶壮》,卷三三,第1页。

[140]《平乐府志》,卷三三,瑶壮。

[141]《平乐府志》,卷三二,瑶壮。

[142]《清宣宗实录》,卷二一一。

[143]《平乐府志》

[144]《平乐府志》,卷三三,瑶壮,第12页,昭平县。

[145]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三册,109-110页,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

[146]《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四册,104页。

[147]民国二十三年版《贺县志》。

[148]《富川瑶族文明进步史例》,《民族史料专辑》,《富川文史资料》第6辑。

[149]《富川瑶族自治县志》,421页,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150](民国)李树楠:《昭平县志》,卷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