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瑶族农业生产仍十分落后,除少量水田外,主要刀耕火种经营山地。冬天用砍刀和斧头将大片森林砍倒,到春天树木干枯后用火燃烧,然后在旱地上用包有铁皮的木棍打出洞眼,播下种子。农作物长出后,除一两次草即等待收割。土地不追肥,单靠自然肥力。耕种两三年,地力耗尽,即丢荒土地。亩产只有几十斤至百来斤,瑶胞生活普遍艰难。为了改变瑶区贫穷落后的局面,50年代以来,先进生产技术在瑶族地区得到了全面推广。农业上有良种培育、农作物栽培、化肥施用、农副产品加工等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和推广;工业上有电力、轻纺品等工业品的生产和使用;新的房屋建造术和交通工具也得到了应用。这让贺州瑶胞的生产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
1.改良浸种办法。1957年后选种与浸种的办法得到改良。选种所用种谷先用风车筛去谷壳和杂物,播种前用清水浸泡谷种一昼夜,再用竹萝装好,上盖禾草,约一昼夜后,待种子长出5厘米左右的谷芽才拿出去撒播。
2.改良播种方法。民国时一律采用块撒的方法,即整块田不开沟,不分块,一亩田撒种子约10斤。建国后,将一块田分为4-5米宽的若干小块,块间有沟,然后再一块块地播种,每亩播种约15斤。
3.改变犁田与耙田方法。民国时,一律两犁两耙,深度不够,第二次耙过后,就插秧。建国后,从1953年起保水田一律实行3犁3耙,只有旱田才两犁两耙。
4.改良插秧方法。民国时,每蔸植株在15株以上,甚至有20株的。蔸与蔸的间距很远,一般是7厘米×8厘米,土地浪费很大。1956年开始推广新技术,合理密植。
5.改良耘田法。民国时,每糙田一般只耘两次,追肥只在第一次耘田时进行,第二次则只耘不追。1957年开始,推广三次耘田法,追肥两次,粮食有了增产。(www.daowen.com)
6.改良排灌法。民国时,无论追肥与否,耘田后立即放水进田,有的肥料被冲走。建国后,改为上午耘田下午放水,肥力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
7.改良土壤。瑶族地区很多地方的土地贫脊,建国后,贺州各县区政府组织瑶族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壤改良行动。改良的目标是实行三变:旱田变水田,旱地变水田,一糙变二糙。土壤改良后,农作物的产量也有所增加。
8.兴修水利。从1953年起,直到1970年代晚期,贺州各县区政府在瑶区大规模组织兴修水利,各瑶族聚居区基本告别旱灾。
9.改良追肥方法。建国后,瑶族地区在使用农家肥、绿肥和石灰等肥料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政府组织积肥和增加施肥次数。解放前瑶区水田一般每亩用农家肥10担左右,而且一般用不起石灰。解放后,每亩水田用肥量达到20担,外加50斤石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