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贺州瑶族民俗:清代传承民俗文化

贺州瑶族民俗:清代传承民俗文化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代贺州瑶族乐器有有铙、鼓、葫芦笙、竹笛等。清代贺县过山瑶这种戴顶板的服饰风格如今在贺州已经失传。[139]5.做盘王又称还盘王愿、跳盘王,是清代贺州瑶族盛大的民间节日。[140]这与《隋书·地理志下》记载的瑶族葬礼一致,因此清代贺州瑶族的丧葬之礼对晋隋以来的瑶族丧葬遗风仍有较完整的承袭。

贺州瑶族民俗:清代传承民俗文化

1.婚俗

清代贺州只有部分熟瑶与民人通婚,生瑶则基本与民人绝婚。瑶族婚礼规制简单,《平乐府志》载:“其匹偶不拘同姓,礼甚简陋,聘金只交一半,至生养子后始交足”[134]。流行招郎入赘,即男子上门至女方家为婿。并根据婚后子女世系从属的不同而分为“卖断”、“顶两头”、“断亲不断种、后代须留根”等三种婚姻形式。

“卖断”即男子上门为婿后改从妻姓,所生子女亦从妻姓,财产由母系继承。

“断亲不断种、后代须留根”即男子上门为婿后自已改从妻姓,婚后所生子女须留一个继承上门男子的原姓氏以继承男家香火。

“顶两头”即男子上门后不需改姓,婚后所生子女分别继承男女双方姓氏。

举办婚礼当天,仍延承唐宋以来的踏瑶仪式,且歌且舞。

2.歌舞

贺县瑶族“每岁迎春轮值赴县,随长官班春,女操瑶音唱丰年歌,男击土鼓和之,官犒以鱼盐、丝绒遣归”[135]。昭平瑶族“每岁迎春日,赴衙门唱山歌,语句不知其云何,而音韵悠扬动听。赏以红绒、盐、烟等物”[136]。也就是说,每年春节,贺县、昭平等地瑶族组织歌舞队到县府歌舞迎春在清代已成定制。

清代贺州瑶族乐器有有铙、鼓、葫芦笙、竹笛等。(www.daowen.com)

3.服饰

“瑶女初嫁,垂一绣袋,以祖妣高辛氏女配盘瓠,著独立衣,以囊盛盘瓠之足与合,故至今仍其制云。”[137]因此,清代瑶族女子婚装的标志是在裙下垂一绣花袋。“男女花布裹首,女以衣布缘领,束花带,着花裤”[138]。富川县和钟山县的过山瑶妇女服饰在清代中期的式样是大领对襟花衫,裤脚绣有花边。贺县过山瑶是“妇人首顶一板,如半月形,前后悬五色杂珠以为饰,衣服则五色绒绣其衣裙襟领。男子亦长发,裹以绒绣花帕,束以红带,衣服华采似妇人”。清代贺县过山瑶这种戴顶板的服饰风格如今在贺州已经失传。

4.祭祖

清代贺州瑶每年春天都要举行祭拜先祖盘瓠的活动。特别是昭平瑶族,他们多姓盘,以盘古为祖,清代时,他们三载一醮,会祀盘古神,正所谓:三载内所畜大豕尽于是会,大招族类,设道场称胜厌。祭祖仪式仍沿用晋代以来的叩槽礼:“岁首祭先,杂揉鱼肉酒饭于木槽,叩槽群号为礼。”[139]

5.做盘王

又称还盘王愿、跳盘王,是清代贺州瑶族盛大的民间节日。一般多在秋后至春节前举行。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定期的固定在农历10月16日,一年一次。不定期的分别有3年、5年或10年、12年才举行一次的,具体时间由师公择定。间隔时间越长,节日越隆重。可单家独户举办,也可联宗共祖同族进行。单家举办者,节期多为一天两夜。联宗共办者一般为两天三夜,最长的可达七天七夜。其活动内容以娱祖、娱神为中心,亦兼有娱人成分。仪式中,必须有三童男童女在歌师娘的带领下演唱《盘王歌》,跳长鼓舞,表演盘王故事。

6.葬礼

清代贺州瑶族丧俗有火葬和土葬两种,而且都要捡骨二次葬。葬礼上要祭拜盘瓠。《平乐府志》载:“当葬之日,女婿或三数十人,集合于长老之宅,著芒心接篱,名曰茅娞,各执竹竿,长一丈许,上三、四尺许,犹带枝叶,……传曰盘瓠初死,置于树。乃以竹木剌而下之,故相承至今。”[140]这与《隋书·地理志下》记载的瑶族葬礼一致,因此清代贺州瑶族的丧葬之礼对晋隋以来的瑶族丧葬遗风仍有较完整的承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