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贺州瑶族分化成熟瑶(又称白瑶)和生瑶(又称黑瑶)两部分。生瑶偏居在深山之荒谷中,不与民人相通。熟瑶与州县居民犬牙相错。贺州也称熟瑶为平地瑶,称生瑶为过山瑶和土瑶。平地瑶移居平地并且定居。过山瑶“今岁此山,明年又别岭矣”[121],他们“居无定所,携子女、器械入山……地力尽则仍他徙”[122]。过山瑶游耕迁行,与官府和民人都难以维持相对长久的稳定关系。以清代富川县为例,靠近湖南江华、江永的富川东部地区平地瑶较多,熟瑶或良瑶也就多。靠近恭城、平乐的瑶族深居老林之中,多为过山瑶,于是生瑶或抚瑶就多。《平乐府志》描述钟山县熟瑶和生瑶的情况是:“境内在县治东者,有呼者来,不甚顽悍。惟在县治极西一带如大岷、小岷、槽碓、白冒等源,严谷深奥,依凭险阻,与恭城、平乐诸巢相通,罪人多逋逃其中。”[123]为刺激瑶族地区发展,清代贺州针对生瑶和熟瑶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扶持政策。富川县的平地瑶虽田占沃饶,但每四亩所交税赋仅与民人一亩的税赋相当,而且还可以不服差役[124]。所以,平地瑶的垦耕积极性较高。对于生瑶,贺县、富川、昭平各地都是采取安抚措施,而那些实行安抚政策的瑶族村寨也称为抚巢。抚巢内的瑶、壮、汉族等居民只有1/10的人口纳入户籍管理,并向朝廷输交税赋。没有入籍的人员则自种自食,不需输赋服役,基本不须向朝廷承担义务。
贺州瑶族十分勤劳,他们将负载背在背上,用绳索系于颈膊间,爬山越岭。在他们的辛勤垦植下,贺州许多荒脊之地成了膏腴之田。《富川县志》载:富川县“上下二排瑶人,莲花村最大,居住平原,余皆烟火相望,其田甚沃”[125]。位于今钟山县两安乡内的一十六都瑶村:“诸巢在县西隅,与恭城接壤,深入穷谷,旧志所谓内八源也,两行峻岭,小溪中流,烟火相望,田皆膏腴”[126]。
住:清代贺州瑶族的民居住房多为竹木结构的茅草房。《平乐府志》记载:“採竹森为屋,绳枢筚窦,覆以菁茅”[127]。
粮:所种植的主粮品种有禾、黍、粟、豆和山芋。闲暇时也猎山兽以续食。
织:瑶族也种植棉花、苧麻等作物以供纺织,还使用瑶族独有的技术纺织布匹。织布“不用高机,无簪无技,以布刀兼之。刀用山木,形如刀,长如布之阔,锐其两端,背厚面椭,如弓之弧,刀如弦薄,刳其背之腹而纳纬,惌其锐而吐之,以当梭纬。既吐则两手攀其两端,以当簪也”[128]。但由于条件有限,清代贺州瑶族在冬天时仍少用棉絮,夜晚多在火塘边靠墙入睡。(www.daowen.com)
市贸:贺县“瑶人亦能为甑釜盘桶之属,往来市中贸易”[129]。富川县一十六都的瑶族甚至还出现一批以星卜、卖药为业的游商。
造纸:晚清时,贺州部分瑶族学会了造纸。钟山县燕塘乡白帽村瑶族地区的造纸厂清末至民国初年只有3家,到民国末年时已增加至6家,纸的出产量增加了1倍。
烧炭:清代瑶族还会烧柴炭到县城市场上出售,以获得建造屋宇所需的大笔开支。
灌溉:至迟在清代,贺州瑶族已能利用山溪水的自流力引水灌溉。有的甚至还会在河溪中拦坝提高水位,然后引水灌溉。富川县的“白杨梅冲(在今钟山县公安镇),越岭而西入里,曰西乡洞。两岸青山,中夹腴畴。水发于槽碓源,至白霞门十余里。岸畔溪流灌溉,中江筑坝润田,瑶壮居多,民田无几,约共百顷”[130]。除了拦坝、溪河自流、筒车灌溉外,瑶族也会凿井灌溉,如富川县“东山五源瑶田俱井坝润”[1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