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以来,湖南、广西一直是瑶族迁移人口的主要接收区。新迁的瑶族人口到来后需要获得土地耕种,如果市场交易方式不能在短期内满足新迁人口对这一根本性生产资源的需求,为了生存,新迁人口就会暴力侵占原住民的土地。而这也往往导致原居民与新迁人口之间的矛盾,造成社会动乱。为防止动荡局面由山区扩散至平原,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四月,朝廷甚至发布榜文“命湖南、广西堙塞溪洞径路”,[103]防止瑶族下山。
从明初开始,由于广东可供瑶族耕种的土地已经枯竭,大批瑶族从广东进入广西。如富川陈姓就是明中期由广东连州移居富川。这使得广西成为瑶族人口分布最多地区。“广西瑶壮居多,盘万岭之中,当三江之险,六十三山倚为巢穴,三十六源踞其腹心,其散布于桂林、柳州、庆远、平乐诸郡县者,所在蔓延。”[104]明代甚至有“广西瑶壮多于汉人十倍”[105]的说法。
贺州与广东紧邻,山地也较多,七山一水二分田,是喜山而居的瑶族人口最理想的居住场所。在明代,贺州是接收广东瑶族移民的重要地区。但是,大量移民进入后,又使得贺州山区土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接近饱和。为了获得土地,从明初开始,瑶族也由山区向平地扩张,下山占获耕地。而这又造成了居于平原地区的民人土地流失,进而造成民、瑶之间的矛盾升级。
明中期以后,由于战乱、朝廷屯兵挤占瑶田、瑶族生产方式落后等原因,采用游耕生产方式的瑶族因缺乏生产资源被迫由广西向云南、贵州和越南等地迁移。在大量瑶族从广西外迁这一历史背景下,明代中期,贺州从净接收瑶族迁入变成为迁入与迁出两种方式平行发展。到明代晚期,贺州瑶族甚至以迁出为主。
也正由于明朝中晚期以来,瑶族大量外迁,明代曾经居住于贺州的排瑶,迄今已经匿迹。在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广福村委会第6村民小组村背的山坡上迄今仍保留有一处名叫“大迹簕”、“金钢圩”或“大雁迹”的遗址,当地民间广泛流传这是排瑶留下来的。这处遗址的北面和西面位于岭顶,类似于一座城址或兵营的营盘。有内外两重土城墙,内城墙的北城墙保存相对完整,东西长约50米,西城墙长约30米,其北端与北城墙相连,南面终结于一陡坡处。东城墙长约12米,其北端亦与北城墙相连,向南逐渐消失。外城仅见西、北两道城墙。北城墙长约120米,西城墙长约65米。西面和南面为陡坡。其中西陡坡分二级,第二级下为民居。南陡坡也分为两级,其中第二级下为小路。南坡断面显示的考古文化层厚度约为6米。北面和东面为护城河,河宽5至8米,深1至1.5米。(www.daowen.com)
城内有大量青花瓷碎片,青花碗底瓷片可见状如鸡心的小突,且碗底足较浅。瓷片釉面肥厚,未见涩胎现象,瓷片内有“和”字。可见一笔点画的草叶纹、细碎树叶纹,青花为石青料,发色较暗,疑为明中期至清代早期遗物。
广福村第六村民小组地处山麓丘陵,村后有小路通达平桂区黄田镇浩洞村和八步区黄洞瑶族乡,这种地貌属瑶族人喜欢居住的自然环境。但现在这里已全部是客家人居住。而且在广福村不远的莲塘镇新燕村至今仍有地名叫“赖屋排”。“排”在明清两代是贺州瑶区乡一级的行政建置。
现居湖南省临武县西瑶乡桃源坪村的瑶民是明朝正德年间从贺县基隆山迁移过去的。瑶学专家李筱文在广东阳山县秤架乡卢田和太平垌调查时发现庞、黄二姓瑶族也是从贺县迁入,至今仍保留排瑶习俗。《庞姓族谱》记载:“开山祖庞国辉明洪武十六年从广西贺县黄茶山来穗,住阳山卢田横水乡……”庞家到阳山至今16代,已有6百多年,来此前,在贺县已有4代[1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