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贺州瑶族民居:历史遗型留存

贺州瑶族民居:历史遗型留存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蛮徭“挟山阻谷,依林积木以为之居,人迹罕至”[37]、“山谷弥远,瑶人弥多”[38]、“(瑶族)山林险恶,巢穴深远”[39]、瑶族“所居皆深山重阻,人迹罕至”[40],宋代瑶族称房屋为寮,称建房为打寮。宋代地理学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描述了包括贺州在内的宋代广西四种民居型制:富家大室、土墼房、篱笆房和栅房。目前这四种民居在贺州瑶族地区都还能找到留存的遗型。这种做法在贺州瑶族地区迄今仍十分普遍。

贺州瑶族民居:历史遗型留存

宋代绝大部分瑶族仍然喜欢择山而居,这方面史载较多。如:蛮徭“挟山阻谷,依林积木以为之居,人迹罕至”[37]、“山谷弥远,瑶人弥多”[38]、“(瑶族)山林险恶,巢穴深远”[39]、瑶族“所居皆深山重阻,人迹罕至”[40],宋代瑶族称房屋为寮,称建房为打寮。“山瑶穴居野处,虽有屋以庇风雨,不过剪茅叉木而已,名打竂”[41]沿袭瑶族的这一传统,贺州民间至今仍将位于野外的简陋建筑称为寮或寮屋,如1980年代以前,贺州客家人仍将榨糖作坊称为糠寮。也有一些人将加工矿物的作坊称为矿寮。

宋代地理学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描述了包括贺州在内的宋代广西四种民居型制:富家大室、土墼房(俗称土坯房、泥砖房等)、篱笆房和栅房(又称杆栏式)。目前这四种民居在贺州瑶族地区都还能找到留存的遗型。

富家大室的特点是“覆之以瓦,不施栈板,唯敷瓦于椽间。仰,视其瓦。徒取其不藏鼠。日光穿漏,不以为厌也”[42],这种民居的最大特色就是它的盖瓦工艺与北方不同。北方是在房子的桁条上先盖一层俗称望板的木板,然后在望板上铺一层叫“泥沾背”的沙浆,最后在沙浆上盖瓦,在室内仰视只见望板不见瓦。这样冷空气就不能透过瓦缝进入室内,有效地起到防寒保暖作用。贺州位于岭南,气候温湿,需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所以贺州民居盖瓦,无论是琉璃瓦还是小青瓦,普遍不施望板和泥沾背,只在桁条上钉桷子板,然后将瓦盖在桷子板上。在室内仰视,如果没有楼板遮掩,是可以看得到瓦的。这种作法既不藏鼠,又有利于通风采光。富家大室主要见于平地瑶地区的一些大型砖瓦房。

所谓土墼房,就是“垒土墼为墙,而架宇其上,全不施柱,或以竹仰覆为瓦,或但织竹篱两重,任其漏滴”[43],也就是说,这种房子共有三个特点:一是不用柱子承重,屋顶全部架在泥砖墙上。这种做法在贺州瑶族地区迄今仍十分普遍。二是用竹片作瓦。具体做法是将一些直径较大的竹子如楠竹、簕竹等以两三节为一个长度单位,沿节疤处分段。然后将分段了的竹子沿纵面中剖,得竹片如瓦,再将这些竹片像盖瓦一样一仰一覆互相交联盖在屋面上。目前这种竹子当瓦盖的房子贺州仅在平桂区鹅塘镇的土瑶村寨中有零星分布。三是以竹席作瓦。就是用竹篾编织竹席,上下两层盖在屋顶上。因这种做法容易漏水,竹席做瓦的房子在贺州现已绝迹。(www.daowen.com)

篱笆房的特点是:“四壁不加涂泥,夜间焚膏,其光四出于外,故有一家点火十家光之讥。原其所以然,盖其地煖,利在通风,不利堙窒也。”[44]

杆栏栅在宋代主要分布于广西中西部地区。贺州所处的桂东地区与湖南、广东紧邻,杆栏栅房存量较少。按《岭外代答》载,其特点是“结栅以居,上设茅屋,下豢牛豕,栅上编竹为栈,不施椅桌床榻。唯有一牛皮为裀席,寝食于斯”[45]。也就是说这种房子的最大特点是将屋子的底楼设为栏圈蓄养牲畜,栏上设房住人,而且住房内没有床,只在楼板上辅一张牛皮,吃饭睡觉都在牛皮上进行。当今,贺州的杆栏栅房主要保留在过山瑶村寨如富川县朝东镇石林寨,或唐以前就已经进入贺州生活的汉族人村寨如钟山县龙道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