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贺州瑶族:六朝至隋时期的成长

贺州瑶族:六朝至隋时期的成长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晋时,贺州属湘州,秉承三国夷人的称谓,临贺的盘瓠蛮统属于湘州夷人,这时候,盘瓠蛮成为瑶族的文化特征已日加明显。南朝开始,瑶族这个族称正式出现,称为“莫瑶”。南朝宋时,贺州称临贺郡,大部属荆州。至今,贺州的山乡百姓仍称这种地形为峒,或峒面。迄今贺州土瑶仍穿白色短衣,其服饰仍与隋代莫瑶服饰有着极大的相似性。隋代瑶族人口仍未纳入到封建朝廷的户籍管理体系,属生瑶,故史书称莫徭“自为生理,不属于官”。

贺州瑶族:六朝至隋时期的成长

“潭州,春秋时为黔中郡。秦并天下,为长沙郡。晋置湘州”[10]。境内“有夷人,名瑶,自言先祖有功,免徭役也”[11]。西晋时,贺州属湘州,秉承三国夷人的称谓,临贺的盘瓠蛮统属于湘州夷人,这时候,盘瓠蛮成为瑶族文化特征已日加明显。

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华北华中及华东地区生存环境持续恶化,盘瓠蛮被逼从主要居住区洞庭湖一带大规模向南迁移进入岭南地区。而且,为方便对蛮族的控制,削弱其反抗力量,同时也为了在边疆地区建立屏障,以便隔岭而治,南北对峙。岭北的一些割据政权还时常采取大规模徙蛮措施,将盘瓠蛮迁往岭南。地处萌渚岭交通咽喉的贺州是瑶族向南移民的主要通道之一,为此,就形成了汉末以后瑶族进入贺州的第二次大迁移浪潮。而且这股浪潮一直持续到隋代。

新移的蛮民与先期南移的山民、夷人一起正式形成了一个民族共同体:瑶族。南朝开始,瑶族这个族称正式出现,称为“莫瑶”。“湘州剌史张缵至州(今长沙),州界零陵(今永州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因此向化”[12]。这段史料首次记载了“莫瑶”族名。

八步区莲塘镇出土的南朝人物骑马瓷俑

土瑶男女上衣至今仍保持隋代瑶族男子白短衣和隋代瑶族女子青布衫风格

史书对南朝早期的宋朝贺州瑶族已有记载:“荆雍州蛮,盘瓠之后也。种落布在诸郡县”[13]。南朝宋时,贺州称临贺郡,大部属荆州。既然荆州诸郡均有盘瓠之后分布,则临贺郡中有莫瑶族分布也是可信的。而且南朝宋时贺州瑶族还发动了一场规模较大的起义,《宋书·蛮夷传》卷九七就说:南朝宋大明年间(公元457年至464年),临贺山民发动起义,杀死开建令邢伯儿(开建县在今广东怀集县,与贺州相邻),振武将军萧冲之率兵征讨,获少费多,抵罪。南朝陈时亦记载有湖广交界处包括贺州在内的蛮夷族发动起义的情况,时任临贺内史的欧阳頠受命“征讨广、衡二州山贼”[14](www.daowen.com)

史料对隋代贺州瑶族无直接记载,但有一些旁证:“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此名。……武陵、巴陵、零陵、桂阳、澧阳、衡山、熙平皆同焉”[15]。今贺州八步区桂岭镇在隋代叫桂岭县,属熙平郡(郡治在今广东连州)。而贺州的富川县这时期则界零陵郡。因此,隋代时,至少贺州的富川县和桂岭县群峰间有莫瑶分布。

莫瑶“随山洞而居”[16],所谓山洞不是指岩洞,而是指溪峒。也即是山间谷地,或山岭间的小盆地。至今,贺州的山乡百姓仍称这种地形为峒,或峒面。峒面都由溪河冲刷而成,有峒必有溪,又称溪峒。溪峒虽分布于深山之中,但由于有一定的平地可供建房和耕种,喜好山居的瑶族一般都会选择溪峒来建造家园。因此之故,从隋代开始,瑶族也被冠名为“溪峒蛮”。

隋代瑶族服饰很有特点,莫徭“其男子着白布裈衫,更无巾袴。其女子青布衫,斑布裙,无鞋履”[17]。也就是说,隋代瑶族男子穿用白布做的短衣裤,而不像汉族一样在外面再套上长裙裳。迄今贺州土瑶仍穿白色短衣,其服饰仍与隋代莫瑶服饰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隋代瑶族人口仍未纳入到封建朝廷的户籍管理体系,属生瑶,故史书称莫徭“自为生理,不属于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