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自主水下航行器导航控制性能试验成果

自主水下航行器导航控制性能试验成果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完成协同运动,跟随者航行器必须具有良好的姿态和位置控制能力。表10-9航行器运动控制参数首先令航行器从水面下潜至1 m处,检验航行器的深度和俯仰控制能力。图10-28定深1 m控制过程深度及俯仰角曲线从图10-28中能够看出,深度控制能够控制航行器在5 s内下潜至1 m处,并且能够在10 s内将稳定在设定值周围。我们使航行器的目标航向逆时针转过97°,以此说明航向角闭环控制律的性能。图10-30航向闭环及受到干扰时的控制过程

自主水下航行器导航控制性能试验成果

为了完成协同运动,跟随者航行器必须具有良好的姿态和位置控制能力。我们首先进行了深度闭环和俯仰闭环试验。航行器的运动控制采用了PID控制方法进行控制,深度控制、俯仰控制与航向控制的控制参数列于表10-9中。

表10-9 航行器运动控制参数

首先令航行器从水面下潜至1 m处,检验航行器的深度和俯仰控制能力。深度和俯仰角曲线如图10-28所示。

图10-28 定深1 m控制过程深度及俯仰角曲线

从图10-28中能够看出,深度控制能够控制航行器在5 s内下潜至1 m处,并且能够在10 s内将稳定在设定值周围。同时,俯仰角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只是随着垂推推力的变化而小幅震荡,震荡幅度不足1°,控制效果令人满意。(www.daowen.com)

此外,AUV应当能够抵抗垂直方向上的水流等干扰力。当遇到这些扰动时,控制律应当快速地使AUV回归设定值。当深度稳定在1 m后,对其进行两次扰动,其深度和俯仰角变化曲线如图10-29所示。

图10-29 扰动下深度和俯仰变化曲线

第一次扰动主要影响了深度,在扰动下,深度达到了1.28 m,而后经过9.4 s后深度回归设定值。第二次扰动不仅影响了深度,也影响了俯仰角,扰动作用结束后,深度达到了1.19 m,俯仰角达到-9.308°。7.3 s后深度值归于稳态,又过15.1 s后俯仰角回归稳态值。以上结果说明,AUV对于扰动的抵抗性能够满足协同运动任务的要求。

航向角闭环控制在协同运动任务中同样十分重要。我们使航行器的目标航向逆时针转过97°,以此说明航向角闭环控制律的性能。此外,我们也对偏航角加入了扰动,检验航向角闭环控制律的扰动抗性。二者的航向角曲线如图10-30所示,可以看出,控制律能够使AUV在14.8 s内转过97°并稳定,当受到干扰时,也能够快速恢复到设定值。由此可见,航向角闭环的控制效果和精度能够满足协同运动任务的需求。

图10-30 航向闭环及受到干扰时的控制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