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观测是指用地震仪器记录人工爆炸或天然地震所产生的地震波,并由此确定爆炸事件或地震的基本参数(发震时刻、震源深度、震级、震中经纬度等)。地震观测之前应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如台址的选定、地震台网的布局、地震仪器的安装和调试、台站房屋的设计和建筑等。仪器投入正常运转后,就可以记录到传至该台站的地震波(地震图)。分析地震波(地震图),识别出不同的波形,测量出它们的到达时刻、周期和振幅,然后利用地震走时表等定出地震的基本参数。将所获得的各次地震的参数编辑成地震目录,成为地震观测的成果,定期以周报、月报或年报的形式保存,在以后的地震研究中它们就是最基本的资料。
中国东汉时期的张衡在洛阳设置的候风地动仪,检测到了发生在甘肃省内的一次地震。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地震仪器检测到地震。1889年英国物理学家J.A.尤因和地震学家J.米尔恩用安置在德国波茨坦的现代地震仪记录到发生在日本的一次地震,获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地震图。
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美国大地和海岸测量局(USCGS)设置了120个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标准化仪器台站,称为世界标准地震台网(WWSSN)。随后,世界上的多震国家也陆续建立了尺度不同的地震台网。国际地震学中心在全球范围内收集和整理地震台的观测数据,把来自世界各地约850个地震台观测数据用计算机测定地震基本参数,并编辑出版国际地震中心通报(BISC)。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地震观测系统采用了将接收信号数字化后进行记录的方式。数字记录地震仪具有动态范围广、分辨率高、易于与计算机联接处理的优点,非常有利于地震数据的快速、自动化处理和对震相的研究。由此,各国的数字地震台站的数量快速增加,使地震观测工作出现了一个新的飞跃。
(1)地震台网布设
为了研究某一地区的地震活动,可布置一个由几十个至百余个地震台组成的区域台网,各台地震台相距数千米,或几十至百余千米。每个地震台测到的地震信号多是用有线电或无线电方法迅速传至一个中心记录站,加以记录处理。如果遇到地下核爆炸侦察这样的特殊任务,可布设一个由几十个地震台组成的、排列形式特殊的台阵,使台阵对某个方向来的地震波十分敏感,并且还可以抑制噪声。为了在预期将发生地震的地区观测前震和主震或为了研究大震的余震,还可布设一个由10~20个地震台组成的流动台网或临时台网,如果地震台上无人管理,各台所收到的地震信号会将数字地震信号记录在硬盘上。地震活动平息后,即可转移到其他地区进行观测。
我国多地震的省份都设立了区域地震观测网,目前中国已有20多个基准台参加了国际地震中心的资料交换。
一般认为,研究全球的地震活动应每隔1000千米左右就要设置一个设备比较完善的地震台。随着数字地震观测仪器飞速发展,经过国际数字地震台网联合会的协调,目前全球共布设了数百台数字宽频带地震台,其中包括中国和美国合作建设的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的11个地震台。我国自主建设的国家数字地震台网(NDSN)的75个台站于2000年开始观测。
地震信号记录方式主要有三种。(www.daowen.com)
可见记录:用一个与地震仪检波器相接的特制笔尖在一张不停地向前运动着的纸上把地震信号记录下来,使观测者可以随时看到记录到的地震波形。
硬盘或磁带记录:把地震信号用数字或模拟方式记录在硬盘或磁带上。它的优点是容量大,体积小,便于复制、携带和保存。这种记录方式为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地震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照相记录:首先把地动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送入一个镜式灵敏电流计中,供反射光点把地动记录在照相纸上。
(2)时间服务
时间服务是指地震观测系统中的计时工作。在记录地震波形的同时记录下经过准确测定的震波各个震相的到达时刻,然后才能对地震作进一步研究。为此,要通过一定的装置使记录器与一个计时器相接,在地震图上记下时号、分号和秒号。以前地震台上计时是使用机械钟,现在多采用石英钟,每日误差在几毫秒或几十毫秒之内。通常情况下,数字地震仪采用GPS卫星接收系统校准地震记录中的时间标度,GPS卫星接收系统还可确定地震仪所在的位置(经度、纬度)。
一般计时和计算日序都使用现在通用的世界协调时(UTC)。有时候,为了使监测某地区的地震活动同当地时程一致,可以使用地方时。但国际上交换资料时必须一律换算成世界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