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走进他者的汉学世界:美国的中国研究及学术史探索

走进他者的汉学世界:美国的中国研究及学术史探索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全球化或曰国际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华人学者在美从事中国史学史研究即是表证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全球化趋向,亦体现在美国学者开始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中国史学。正因为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中国史学史研究开始进入“全球化”的时代。

走进他者的汉学世界:美国的中国研究及学术史探索

2005年,史嘉柏(David C.Schaberg)曾在一次演讲中言道,“事实上,汉学早已成为世界现象了,而且在未来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的趋向,中国文化必定会成为东西方所共有的文化遗产,汉学也将因而成为全世界人文学者家传之宝”。[36]确如其所言,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史学史研究亦开始踏上国际化的道路。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全球化或曰国际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华人学者在美从事中国史学史研究即是表证之一。在20世纪80、90年代之前,亦有华人学者在美从事中国史学史研究,如洪业、杨联陞等人,但其数量无法同20世纪90年代之后相提并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国从事中国史学史研究即有王晴佳[37]、邵东方[38]等;另外,自90年代以来东西方学者合作从事研究亦渐成潮流,比如倪豪士(William H.Nienhauser Jr.)在主持《史记》英译时,邀请了郑再发、陈照明、吕宗力等华人学者组成翻译团体,共同从事《史记》翻译;史嘉柏主持的《左传》英译亦是由其与华人学者合作共同翻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全球化趋向,亦体现在美国学者开始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中国史学。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价值观念、文化形态、生活方式相互影响、相互碰撞的程度加剧”,[39]这使得世界上不同文化和不同价值体系的多样化发展和平等交流成为可能,“多元文化主义成为一种时代精神”。[40]正是在这种时代精神的背景之下,倪豪士等人开始对《史记》进行全新的整体性英译。倪豪士等人在英译《史记》时,保留了《史记》原文本纪、世家、列传等的排列顺序,译本结构为:对中外专家的致谢、序言、使用说明、纪年说明、度量衡对照表、缩写表、译文,在每章译文后面都附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遇问题的相关评注和说明、该卷已有西文和日文译本书目、关于该卷的中外研究成果等;在每整卷译本的后面附有全书的参考文献目录,包括中外文的《史记》版本研究、参考文献、译本、历代注疏、关于《史记》及司马迁的研究、《史记》与《汉书》的比较、其他中文及日文著作、其他西文等,还有包含汉语拼音、汉字及官职英文译文的索引等,在译文的页下附有详尽的歧义考证、地点考证、相关章节成书说明、互文考证说明、文化背景知识注释及资料依据、词汇对照表等。[41]据史嘉柏介绍,由于之前西方关于《左传》的翻译已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他正致力于重译《左传》,希望能向西方读者更好地展现《左传》原貌。[42]

美国学者不仅以平等尊重的态度来审视中国史学,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期待通过对中西史学的比较从中国史学内部寻找有价值的、可以和西方史学互补的思想、方法和理论。例如,蒂罗斯(Pantclis Ellis Tinios)于1988年出版博士学位论文班固、匈奴及〈汉书〉卷94〈匈奴传〉》,作者以《匈奴传》为例,研究了班固的撰史方法及宗旨,认为班固受到了中国古代以史为鉴、历史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43]吴百益(Wu Pei-yi)于1993年出版的《儒者的历程:中国古代的自传写作》,对中西个人传记作比较,认为两者研究旨趣和记载内容存在差异。[44]史嘉柏的《过去的模式:中国早期史学的形式和思想》,通过对《左传》和《国语》两个古代文本探讨以及与西方史学尤其是古希腊史学的比较,寻找中国史学的独特起源[45]。史华慈(Benjamin I.Schwartz)的《中国文化之历史观:若干比较性思考》,着重探讨的是中国史学的独特性问题。他通过比较中国史学与西方史学中关于“史”的不同解释,认为中国史学最关注的是人的历史与非人的历史之间的关系[46]克拉克(Anthonv E.Clark)的《兰台中的历史学家:班固〈汉书〉中的辩论术》,受到亚里士多德“历史反映细节,而文学再现普遍规律”观点的启示,对班固的史学编撰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亚里士多德对历史与文学的分类不适用于中国古代史学,因为中国早期史学著作中夹杂的散文、辞赋等带有一定的抒情性,它赋予了这些史学著作一定的文学性[47]。2008年,克拉克出版《班固的中国早期历史》一书,作者把对《汉书》的文本分析与班固的生平、学术及其家族在两汉兴衰之际的活动结合起来,并将“逐鹿”、“斩蛇”、高祖与宣帝身上的“异兆”等印证汉王朝“天命所归”的神话同班固的历史编纂联系起来,进而得出结论:《汉书》不仅是一部客观、真实记载汉代历史的著作,更是一部贯穿着班固个人理念、抱负和学术旨趣所“创造”、“想象”出的历史[48]。葛朗特·哈代(Grant Hardy)的《一个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家能对现代西方理论有所贡献吗?——论司马迁的多重叙事》,将司马迁的观点与海登·怀特(Hayden White)等西方史家的观点做比较,认为司马迁自相矛盾的叙述在许多方面更加准确地反映过去,为西方史家摆脱传统历史编纂模式提供了思路。[49]

概而言之,在多元文化共存成为时代潮流的背景之下,不仅有越来越多的华人学者或在美国从事中国史学史研究,或参与美国学者所主持的中国史学史研究和翻译项目;而且,他们对中国史学尤其是对传统史学的兴趣趋于浓厚,开始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史学,并注重中西史学之间的比较,致力于从中国史学内部找寻有价值的、可以和西方史学互补的思想、方法和理论,这成为了美国中国史学研究的主流。正因为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中国史学史研究开始进入“全球化”的时代。

【注释】

[1]Derk Bodde,Reviewed Work(s):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by Pan Ku,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44,No.3(Apr.,1939),p.641.

[2]Charles Gutzlaff,Remarks on the History and Chronology of China,The Chinese Repository,Vol.2,No.2(June,1833);Charles Gutzlaff,“Character of Chinese Historical Works”,The Chinese Repository,Vol.3,No.2(June,1834).

[3]Charles Gutzlaff,“Character of Chinese Historical Works”,The Chinese Repository,Vol.3,No.2(June,1834),p.54.

[4][美]卫三畏:《中国总论》,陈俱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74页。

[5]Charles Gutzlaff,“Hai Kwoh Tu Chi”,The Chinese Repository,Vol.16,No.9(1847),p.419.

[6]Charles Gutzlaff,“Hai Kwoh Tu Chi”,The Chinese Repository,Vol.16,No.9(1847),pp.420—424.

[7]S.W.Williams,“The Ying Hwan Chi-lioh”,The Chinese Repository,Vol.20,No.4(1851),p.169.

[8]Ibid.,pp.169—170.

[9]S.W.Williams,“The Ying Hwan Chi-lioh”,The Chinese Repository,Vol.20,No.4(1851),pp.172—173.

[10]Ibid.,p.173.

[11]Ibid.,p.179.

[12]S.W.Williams,“The Ying Hwan Chi-lioh”,The Chinese Repository,Vol.20,No.4(1851),p.192.

[13]Ibid.,p.194.

[14]Charles Gutzlaff,“Notice of the San Kwo Che”,The Chinese Repository,Vol.7,No.5(November,1838).有关这些方面的详细情况参见下节内容。

[15]顾钧:《〈诸蕃志〉译注:一项跨国工程》,《书屋》2010年第2期。

[16]1930年代,著名中外关系史学者冯承钧在为《诸蕃志》进行校注时就大量吸收了这本书的成果,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民元德国学者Friedrich Hirth与美国学者W.W.Rockhill曾将是编迻译,并为注释……博采西方撰述,注释颇为丰赡,然亦不乏讹误,今采其精华,正其讹误,补其阙佚,凡标明译注者,或是全录其文,或是节取其说,间有其说创自译注,而在本书中变更抑或补充者,则不标译注二字,非敢掠美,恐有讹误,不愿他人负己责也,计所采译注之文十之五六,余则采近二十余年诸家考证之成绩,间亦自出新说者,然无多也。”参见(宋)赵汝适著,冯承钧校注,《诸蕃志校注·序》,中华书局1956年版。

[17]J.K.Shryock,Reviewed work(s):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Translation,Vol.I by Homer H.Dub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58,No.3(Sep.,1938),pp.485—488.

[18]朱政惠:《海外学者对中国史学的研究及其思考》,载《史林》2006年第4期。

[19]Charles S.Gardner,Chinese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1.Foreword.

[20]Clyde B.Sargent.Wang Mang:A Translation of the of ficial Account of His Rise to Power as Given in 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Ph.D.Columbia University,1940.

[21]Clyde B.Sargent.“Subsidized History:Pan Ku and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Vol.3,No.2(Feb.,1944).

[22]Homer H.Dubs,“The Reliability of Chinese Histories”,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Vol.6,No.1(Nov.,1946),p.43.

[23]祝朝伟:《后殖民主义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89页。(www.daowen.com)

[24]Venuti 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pp.310—312.

[25]Watson Burton.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of China.New York&London:Columbia Univesity Press,1961.

[26]D.C.Twitchett,Chinese Biographical Writing;J.Gray,Historical Writing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Notes on its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A.F.P.Hulsewe,Notes on the Historiography of the Han Period.In W.G.Beasley&E.G.Pulleyblank,eds.Historians of China and Japan,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1.

[27]Burton Watson,Ssu-Ma Ch'ien:Grand Historian of Chin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8,p.152.

[28]David S.Nivison,Asp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Biography,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21,No.4(August,1962),p.463.

[29]Otto B.Van dcr Sprenkel,Pan piao,Pan Ku,and the Han History,Canberra: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1964.

[30]华裔史学家主要有:哈佛大学的刘广京和张馨保、印第安纳大学的邓嗣禹、哥伦比亚大学的房兆楹和杜连吉吉夫妇、华盛顿大学的罗荣邦、耶鲁大学的朱文长。这些评论文章载《亚洲研究》(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第17卷第1期,1957年11月号。

[31]Albert Feuerwerker,From“Feudalism”to“Capitalism”in Recent Historical Writing From Mainland China,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18,No.1(Nov.1958).

[32]Frederic Wakeman,Jr.Report from China:Historiography in China after“Smashing the‘Gang of Four’”.The China Quarterly,No.76(Dec.,1978),pp.891—911.

[33]David D.Buck,Appraising the Revival of Historical Studies i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No.105(Mar.,1986),p.131.

[34]这些与会学者分别提交了《新儒家的再评价》、《中国共产党对于外来王朝政权的评价》、《共产党历史学中的中国中世纪》、《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皇帝起源和建立的看法》、《一二·九运动: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中的个案研究》、《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对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的看法》、《作为历史学家的毛泽东》、《共产党中国的考古学》、《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农民战争的解释》、《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中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等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刊载于《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第22、23、24、28、30期。

[35]Albert Feuerwerker,China's History in Marxian Dress,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66,No.2.(Jan,1961);Joshua A.Fogel.,Race and Class in Chinese Historiography:Divergent Interpretations of Zhang Bing-Lin and Anti-Manchuism in the 1911 Revolution.Modern China,Vol.3,No.3,(Jul.,1977);Edmund S.K.Fung.,Post-1949 Chinese Historiography on the 1911 Revolution,Modern China,Vol.4,No.2,April 1978;Arif Dirlik,Chinese Historians and the Marxist Concept of Capitalism:A Critical Examination,Modern China,Vol.8,No.1,(Jan.,1982).

[36][美]史嘉柏:《近十年西方汉学界关于中国历史的若干争论问题》,载朱政惠主编:《海外中国学评论》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37]现任美国新泽西州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的王晴佳,其早年博士论文即是《中国史学家与西方:现代中国史学的起源》,自此之后长期致力于比较史学史、比较文化史及史学理论的研究,其英文著述有Q.Edward Wang,Inventing China through History:the May Fourth Approach to Historiography,Albany:SUNY 2001;Q.Edward Wang&Georg Iggers(eds).,Turning Points in Historiography: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Rochester: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2002;On-cho Ng and Q.Edward Wang.,On-cho,Mirroring the Past:The Writing and Use of History in Imperial China,Honolulu,Hawaii: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5.

[38]邵东方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历史学硕士、学士后,于1986年出国留学,先后获得美国夏威夷大学历史学博士、美国圣荷西州立大学图书馆学暨信息学硕士。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为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系统的高级行政管理官员之一。其博士论文是《崔述:生平、学术与再发现》(1997年)。

[39]艾建琪:《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调整与美国新霸权》,《国际论坛》2000年第5期,第31页。

[40]李剑鸣:《关于20世纪美国史学的思考》,《美国研究》1999年第1期,第20页。

[41]Nienhauser William H Jr.,Cheng Tsai-fa.The Grand Scribe's Records:Volume I.Bloomington,Ind.: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4.

[42][美]史嘉柏:《近十年西方汉学界关于中国历史的若干争论问题》,载朱政惠主编:《海外中国学评论》第2辑,第47页。

[43]Pantclis Ellis Tinios.,Pan Ku,the Hsiung—nu and Han shu.94,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8.

[44]Wu,Pei-yi.The Confucian's Progress:Autobigraphical Writings in Traditional China.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pp.4—8.

[45]David Schaberg.,A Patterned Past:Form and Thought in Early Chinese Historiography.Cambridge,Mass and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pp.12—17.

[46]Benjamin Schwartz,“History in Chinese Culture:Some Comparative Reflections”,History and Theory,Vol.,35,No.4,(Dec,1996),pp.23—33.

[47]Anthonv E.Clark.,Historian of the Orchid Terrace:Partisan Polemics in Ban Gu's Han Shu.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6.

[48]Anthonv E.Clark.,Ban Gu's History of Early China.,Amherst:Cambria Press,2008.

[49]Grant Hardy.“Can an Ancient Chinese Historian Contribute to Modern Western Theory?The Multiple Narratives of Ssu-ma Ch'ien,”History and Theory,Vol.33.No.1(February 1994):pp.20—3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