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赵立瀛先生的求学与工作回顾

赵立瀛先生的求学与工作回顾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受访者简介赵立瀛男,1934年生,福建福州人。采访者:林源、岳岩敏访谈时间:2019年10月18日下午访谈地点:成都赵立瀛先生府上整理情况:2020年1月岳岩敏根据访谈录音整理审阅情况:经受访者审阅访谈背景:赵立瀛先生回顾了20世纪50—80年代的求学、工作情况。|赵当时系主任是刘鸿典3先生。

赵立瀛先生的求学与工作回顾

受访者简介

赵立瀛

男,1934年生,福建福州人。建筑史学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最早三个博士点之一“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学位点”的创办者和建筑历史学科的奠基者之一。1986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科技史学会理事长、香港学术评审局(HKCAA)顾问专家等。早在1958年,赵立瀛教授作为编写组成员和最年轻的编委会委员,参与由原国家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主持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编写工作,这是1949年后编撰的第一部中国建筑史专著。著有《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副主编,1985年)、《陕西古建筑》(主编,1992年)、《中国宫殿建筑》(主编,1992年)、《中国建筑艺术全集·元代前陵墓》(主编,1999年)及《黄帝陵—— 历史·现在·未来》《陕西古代科学技术》(合编)等专著,发表论文数十篇。曾担任“中华始祖黄帝陵总体规划及工程”设计负责人。获1981年国家建筑工程总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88年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8年全国城乡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2017年获“中国民族建筑事业终身成就奖”等多项国家级奖励。

采访者:林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岳岩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访谈时间:2019年10月18日下午

访谈地点:成都赵立瀛先生府上

整理情况:2020年1月岳岩敏根据访谈录音整理

审阅情况:经受访者审阅

访谈背景:赵立瀛先生回顾了20世纪50—80年代的求学、工作情况。讲述了在“文革”背景影响下知识分子劳动改造的经历,50年代《中国建筑简史》、60年代《中国古代建筑史》,及70年代末期《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的编写过程以及古建筑调研考察的相关情况。

赵立瀛 以下简称赵

林 源 以下简称林

岳岩敏 以下简称岳

林 您兄弟姐妹几个?

|赵 家里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在家排行老四。大哥比我大11岁,二哥比我大6岁。两个哥哥在大学时加入地下党,都是离休老干部。姐姐和妹妹幼年因病致残,一直随父母生活,离世后与父母合葬在一起。

林 您是在福建念中学吗?

|赵 我在香港读中学。那时就有进步思想,在香港《大公报》发表过作品。

林 您记得是哪一年哪一期么?

|赵 多了。我的笔名是“立人”,偶尔也用原名“立瀛”,发表了几十幅社会题材的漫画。多是讽刺香港现实社会的不平和种种丑态。每次发表我都剪下来保存,贴在一个本子上。当时香港《大公报》编辑约作者见面,以为是有阅历的先生,一看是个未成年的半大孩子,高中生,很是惊讶!

林 那位《大公报》的编辑您还记得名字吗?

|赵 记不得了。

林 这个作品集的本子还在吗?

|赵 后来上交党组织了!香港《大公报》报社应该会保存旧时的报纸。我是1952年由香港远赴沈阳,满怀对大学学习生活的向往,入东北工学院上学,次年入团,1956年入党。毕业后分配到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工作。

我能被组织吸收入党,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我是个老实人,学习成绩好,也要求进步;另外哥哥是地下党,我也沾了哥哥老革命的光。入党介绍人陈业1

林 您当时在东北工学院读书时本科是(读)几年?

|赵 四年。我1952年入学,1956年毕业。当时建筑系一个年级120人,分两个班,每班60人。最后一年的时候,分为4个班,每班30人。班里同学年龄相差比较大。同班同学大多是调干生2,年龄都比我大,最大的大10岁。他们学习困难,经常找我当“小先生”。我担任过学习委员、后当班长。

林 您毕业后到西安工作,建筑系主任是哪位先生?

|赵 当时系主任是刘鸿典3先生。在东北工学院上学时,系主任是郭毓麟4先生。

林 您评职称是哪一年?

|赵 1963年评职称,评上讲师。“文革”期间职称评审停止。“文革”后,1981年恢复高考,再第一次评职称,我评上副教授。

林 60年代大学里的讲师就很厉害了!1963年至1981年,时隔这么久!当时和您一起评职称的,系里还有哪几位先生?

|赵 只有四个人,张似赞5老师、张缙学6老师、广士奎7老师和我,有多少老师都落下了。五年以后(1986年)升为教授。

林 现在学生娃们都不知道刚说的这些老先生了。我们当年上学的时候,这些老先生们都是一线的。中(国)建(筑)史是赵老师上的,外(国)建(筑)史是张似赞老师上的,城乡规划原理和总体规划课都是汤道烈老师上的。

|赵 当时高校博士点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的。我们学校第一个博士点是工程结构,第二个是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生导师也是要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的,我们学校只有陈绍蕃8、梅占馨9和我。后来国务院将博士点和博士生导师审批权都下放到省教育局。

林 也就是您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的博导!

|赵 对!我毕业后进学校分配到建筑系(现建筑学院)当老师。先是兼教师团支部书记,1957年起任建筑系首届团总支书记(现为团委书记)。依我的性格和志向,希望是做学问,对学术感兴趣。不想,也不适合从政。自己提出来不当书记,要回去当老师。

林 当时团总支书记是专职的吗,不能既做书记又任教教书?

|赵 是的,是专职书记。还是服从组织安排,做好工作。当时主动住到学生宿舍,在学生食堂吃饭,学生下工地劳动,我也跟着同劳动。我做了四年书记,同时也尽可能找机会参与业务活动,直至1961年组织同意免去书记职务,恢复教师身份。1963—1966年任建工、建筑合系系秘书,主管教学科研,那是兼职。“文革”前还管过毕业生分配工作。我给学生们说,有什么个人要求的可以提出来,有合适单位的、有名额的尽可能照顾,能满足的尽量满足。

林 我们毕业时是服从组织分配,国家哪里需要就到那里去,所以,当时赵老师真是大度!

林 “文革”期间您在做什么?

|赵 我不是“极左”的人,也不右,是个老好人。(www.daowen.com)

大家都分批被安排到黄河滩农场劳动。我没被分到养猪班、种地班,去了炊事班做班长,负责大家的伙食。大家在滩地上挖个地坑,用木头把木板架起来,铺上稻草,就做成床睡觉,也是草棚。挺有意思的。我成立了炊事班“班子”,有不同“工种”负责人。有老师说他经常上街吃饭,我说你就管菜谱;有老师在家经常做饭炒菜,那就是大师傅、掌勺的,还有管烧火的,还有管采购的,还有管账的。我们有时候去农民那里,他们打猎到的野鸡野兔之类的,买来给大家改善生活嘛!我这炊事班班长当的还可以啊。

林 采购的钱从哪里来?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封面、内页

|赵 大家有伙食费。

林 您这炊事班规模还挺大,各司其职啊!

|赵 嗯,大家劳动,都很累,上午十点钟和下午四点半还要加餐,煮一大锅玉米糊糊。大家能吃饱饭,都比较满意。

林 黄河滩农场在哪里?宝鸡吗?

|赵 在朝邑黄河滩10,原来一片荒芜,“文革”期间开垦出来做农场。当时干活的都是教师这样的知识分子,在农场改造思想。后来又到宝鸡深山里的“三线”工程11工地。我做过瓦工,砌墙;做过木工,推刨子;做过普工,拉过架子车,拉沙子、砖、水泥。下工地劳动几年就是这么过来的。

“文革”接近尾声了,我到北京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驭寰12(先生)商量,大家闲来无事,咱们组织做些事情,组织编写《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这个倡议得到自然科学所领导支持,宣布张驭寰为编写组组长,我为副组长,以“中科院”的名义向各建筑高校及文物部门发公函,邀请大家参加编写工作。我们还没糊涂,抓住了时机。在百废待兴之时做了这么件事(《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的编写),还算是有个成果。若不是,待“文革”以后,这么多单位的人参加,也再组织不起来了。

在五六十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科的重大成果都是集体协作完成的,如50年代的《中国建筑简史》,60年代的《中国古代建筑史》都是这样,当时讲,是个“多、快、好、省”的办法。但要有个牵头的主持单位,就是原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汪之力13任院长、党委书记,对这个工作非常热心支持。当年参加的主要是建筑“老八校”(清华、南工、同济、天大、西冶、华南、重建工、哈建工)的老师,多半是青年人,现在在世的话,也都是八十几、九十岁的老人了!

我是自始至终的参与了《中国建筑简史》和《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编写工作。现在想来,感到十分庆幸!

在70年代末期,组织编写《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大家集合在一起也是件不容易的事。这么多人在一起难免有些磕磕碰碰,意见不一。我就说“如果大家闹意见,我们这么多人这么长时间的劳动就付之东流了。咱还要以大局为重,团结在一起把这书弄好了!”这句话靠拢了人心,说服了大家。这就是我在当时起到的作用!

林 当时是一直待在北京吗?出书的经费是哪里来的?

|赵 集中工作前后持续了几个月。中间要回学校上课,还要调研。大家都是抛家舍业地在做事情。出差的经费、住宿都是中科院提供的,租用北京一家建筑工程公司的宿舍和食堂。每个人都是一两个月才能回去。自1976年4月召开编写工作会议至1980年初,书稿已经全部撰写完成,前后持续近四年,参加协作单位四十多家,编写及绘图人员有一百多人。工作量很大!第一版是1985年在香港出版的,当时中科院申请专项外汇,印数很少,质量非常好的。

林 当时出版这本书大概需要多少经费,您还记得吗?肯定是巨大的数字!

|赵 这个不记得了。书有10斤重。

林 当时定价是多少?

|赵 这本书当时很贵的。一般书都很便宜,这个书定价800元。还有英文版,专门请了“文革”期间没事儿做的设计院美的几位老总做翻译。真是抓住了好时机。(英文版)也是香港出版,内有大量彩色的图纸、照片,当时大陆出版的技术还达不到。

林 嗯,80年代的800块钱,这可是“巨款”呢!英文版的书大陆没见过。80年代以前,那会儿去调查时条件怎么样?

|赵 如果是集体出差,条件要好些。个人出去就难了。记得,我一个人去山西去五台山调查,什么车都没有。步行进山,兜里背个西安陶瓷厂的大茶缸和一双筷子。沿路上,很不卫生的。在路上什么都不吃,只吃捞面条。捞到自己的缸子里,给点盐和醋就行,一路走进山里。与寺庙里和尚同吃同住,多少钱直接付给他。那时候的调查就是这样的,可没有现在的车和农家乐。在佛光寺,想看哪爬哪,没有那么多限制。

林 嗯,很辛苦,但这也有那个年代做学问的好处。

|赵 可以想见,营造学社时期,梁先生和林先生他们那一代,虽然有些经费支持,但是也要雇农民的架子车,拉到很偏僻的地方(有古建筑保留的地点),还要爬到梁上、顶上观察、画图。对于这些留学回来的人来说,(调查)也很辛苦的。做调查就是很辛苦!书上的建筑要自己亲自看!当时去调查看到的都是没有修缮前的东西,那才是古代时期留下来的,原汁原味的,没有经过整容、化妆的。现在有些人一说修古建筑,就是焕然一新。这种观念是错误的,遗产保护不是这样的!

林 嗯。遗产保护不是为了新而做,要讲“原真性”!

岳 那时候能近距离地看到原汁原味的古建筑,真是件幸福的事儿!现在(我们)带学生们去考察,看到的多数都是被修(缮)过的,还有好多被围挡,不能近距离地观察构造节点和细部大样,这些只能通过看文献学习了。

林 时间不早了,您歇一会儿。老师还有什么话想说吗?

|赵 匆匆岁月,流年似水,不觉我已是年届八十有六的高龄老人了。回首这一辈子,尤其是在80年代之前,日子过得很是清苦,人生道路也不平坦,但是对于自己所担负的工作,从事的事业,还总是兢兢业业,全身心的投入,无怨无悔。奉行十二字格言:“本分做人,明白做事,随遇而安,泰然终老。”

1 陈业,原中央文化部副部长、党组书记刘芝眀之女。毕业于东北工学院建筑系。先后任国家建设部规划局局长、国家土地管理局副局长。出版专著有《新加坡土地管理制度考察》(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年)、《江潮集:刘芝明百年诞辰纪念》(沈阳:辽宁出版社,2007年)等。

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实行人才培养的举措之一,要求大多数高校承担培养工农调干生。调干生指来自企事业单位和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的同志,经组织调派到中专和高校学习的“干部学生”。

3 刘鸿典(1904—1995),字烈武,辽宁宽甸人。193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1932年师承梁思成、童寯、陈植等大家,是我国“建筑四杰”的直系传人。曾任东北大学建筑系教授、系主任。1956年任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首任系主任。建筑教育家、书法家,曾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圆明园学会顾问。长期从事建筑设计的教学与科研,有丰富的建筑设计实践经验,完成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东北工学院冶金馆等30多项建筑设计。论文有《建筑理论基本问题探讨》等。

4 郭毓麟(1906—1983),字钟灵,辽宁沈阳人。193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建筑系。1950—1953年任沈阳工学院建筑系主任,1953—1956年人东北工学院建筑系主任,1956年随东北工学院建筑系迁西安,并入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6—1958年,任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教务处长;1963—1982年,任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图书馆馆长。曾讲授工业建筑设计原理、工业建筑设计、民用建筑建筑构造课程

5 张似赞(1927—2015),广东汕头人。1950年毕业于浙江杭州之江大学,后赴沈阳东北工学院建筑系任教,1956年随校西迁入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建筑教育家、世界建筑史学家。出版《新建筑与包豪斯》《建筑空间论》《希腊建筑》等译著,为建筑史、建筑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特别奖”“世界建筑史教育终生成就奖”“世界建筑史教学研究维特鲁威奖”。

6 张缙学,1927年生,辽宁本溪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195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建筑系。1953—1955年东北工学院任教,1955—1957年入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进修班学习,1957年后一直任教于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从事建筑学、城乡规划与设计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讲授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基础和城乡规划理论与设计等课程。

7 广士奎(1927—2011),辽宁抚顺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195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建筑设计专业,同年留校在工业建筑教研室。1961年苏联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毕业,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后在西安冶金学院任教,从事工业建筑设计的教学与科研。改革开放初期,在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恢复建筑系时任首任系主任。发表论文20余篇,编写《房屋建筑学》铅印教材。

8 陈绍蕃(1919—2017),生于北京。1940年毕业于上海中法工学院土木工程系,1943年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现东南大学)研究院结构工程学部硕士学位。我国著名结构工程专家和教育家,钢结构事业的开拓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五届理事,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全国钢结构技术标准委员会顾问委员,美国“结构稳定研究学会”(SSRC)终身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钢结构性能与设计原理,结构稳定与抗震。多次获部委级科技进步奖、优秀国家标准规范奖和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等。著有《钢结构设计原理》等。主要论文有《钢压弯构件弯扭屈曲的研究》等。

9 梅占馨,1930年生,吉林双阳人。195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结构专业。1957年任职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曾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层与超高层结构抗震理论研究。主要从事固体力学、结构力学、高层结构设计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10 朝邑黄河滩农场位于今陕西渭南大荔县朝邑镇,黄河西岸。

11 “三线”工程是1964—1980年期间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

12 张驭寰,1926年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古代建筑史学专家。1951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工学院建筑系。多年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建筑史与古代建筑的研究工作,对中国寺院建筑、塔、元代木构、城池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有着深入的研究。有《中华古建筑》《中国城池史》《中国名塔》等专著。

13 汪之力(1913—2010),建筑学家,曾任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顾问、中国圆明园学会副会长。1950年5月,参与创立东北工学院,任党组书记兼第一副院长。1956年组织成立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并任院长兼党委书记。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传统民居》,发表《风景学简绎》《论综合科学与综合艺术的建筑学》《中国传统民居的脉络》《圆明园整修初探》等论文30余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