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亦兰教授:融古汇今的访谈(2019年3月24日)

高亦兰教授:融古汇今的访谈(2019年3月24日)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位苏联专家阿谢普科夫是搞历史的,讲苏维埃建筑史。所以我们学校从1952年开始变成六年制,不知道其他学校怎么样。钱同济大学是到1955年变成六年制的。|高我是1949年入学的,学了3年就让工科提前毕业,直接参加教学。陈志华和高亦兰教授翻译苏联著作《古典建筑形式》当时我学俄文,也把翻译这本书当成学习的一个内容,不懂的地方请人辅导。后来我就拿这本书给1954年入学的班级讲课,当时正好翻完了。

高亦兰教授:融古汇今的访谈(2019年3月24日)

钱 非常感谢您昨晚的介绍。能否请您再谈一谈有关留苏的这几位先生的一些细节情况,以及当时学习苏联清华建筑系的影响?

|高 我再讲一讲留苏的这几位:第一位是朱畅中先生,他是规划方面的。我们学校的规划系成立得很晚,但很早我们就有规划的专门化。朱畅中先生很早就到系里任教,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过我们。他去苏联的时间比较长,回来时因为已经有规划教研组了,就进了这个教研组。我和他接触比较少,也没听过他的讲座。

其他四位先生中,我知道只有童林旭拿了副博士学位。你们可能想知道他们去苏联学习以后会把什么带回来,就像现在有些老师从美国回来后会介绍一些东西。可实际上刘先生和汪国瑜先生回来后就赶上了国庆工程,都参与在里面,所以回来后没有做过什么报告。不过刘先生写了一本关于纺织厂的论文,很厚,但没有答辩,也没有拿学位。

钱 是什么样的论文呢?

|高 我现在都找不着了,好像是自己做的,不像是出版的,打印的都是俄文字,硬壳封面。

那本论文以前我还见过,后来不知哪儿去了。刘先生还写过一本教材,《工业建筑设计原理》,可能在这方面发挥了一些作用。童林旭研究水电站,但是后来1958年左右我们系和土木系合并了,他被分配到地下(建筑)教研组,那里大都是结构方面的老师,他是作为建筑方面的老师过去的,但后来再分系的时候留在了土木系,最后也是从土木系退休。他爱人原来是我们系的美术老师。

谈到这些人的贡献,朱畅中先生是规划方面的,以前的清华建筑系里没有规划,我读大学时只知道高班同学中有几位属于市政组。梁先生特别请他,派朱先生去学习,学了很长的时间。他回来后做规划教研组主任,给组里的老师讲过一些苏联的城市设计,有时也介绍一些建筑的情况,因为他待的时间比较长,了解得比较多。梁先生一直很重视规划,在我做学生的时候,梁先生曾经请陈占祥来给我们作城市规划方面的讲座,后来也派了一些老师去苏联学习规划,想加强清华这方面的教学。

刘鸿滨教授著作《工业建筑设计原理》

还有几件事跟学习苏联有关。当时来了一些苏联专家,前后来了三位,一位叫阿谢普科夫,一位叫伊利索夫,一位叫阿凡琴科;也来了一些俄文的翻译。后来因为这些翻译对于专业不太懂,所以50年代初学校又培养了一批我们自己专业的人来学习俄文。

第一位苏联专家阿谢普科夫是搞历史的,讲苏维埃建筑史。这位专家很注重历史和文化,所以当时系里掀起了一阵风,美术教研组给我们介绍了很多苏联的画家,比如谢史金(Ivan I. Shishkin / 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Ши́шкин,1832—1898),列宾(Ilya Yefimovich Repin / Илья Ефимович Репин, 1844—1930)等,当时的专业报告都是这些。

第二位专家是伊利索夫,他偏于构造技术方面的,好像也带一点热工,当时还没有建筑物理这个概念。我听过他几节课。我的爱人刘先生和他是同一个方向的。当时我们系分了历史、美术、大民用、工业建筑与工程技术和规划等教研组。经过院系调整,清华合并了北京大学学院。北大工学院建筑系的系主任是朱兆雪7,他们的人在工程方面比我们强,所以工业建筑与工程技术教研组有好几位老师都是北大来的。刘先生也是北大来的,所以他也在这个教研组,其实他以前很喜欢画画的。

第三位专家阿凡琴科是规划方面的,他的课我没有听过,就不太清楚了。

清华因为在首都,紧跟中央步伐,苏联和我们一建交,蒋南翔当我们的校长,就开始学习苏联,这方面抓得很紧。所以我们学校从1952年开始变成六年制,不知道其他学校怎么样。

钱 同济大学是到1955年变成六年制的。

|高 我是1949年入学的,学了3年就让工科提前毕业,直接参加教学。当时的六年制,前两年是初步,画渲染,还要学古典;到三四年级学建筑设计,其中有工业建筑设计;到四年级后期分专门化:民用、工业和规划;然后五年级的是毕业前设计;六年级的是毕业设计。毕业前设计就分成了三个方向,各有各的任务。

前两年因为很古典,就把建筑初步落到建筑历史教研组,所以我在历史教研组待过一段。我自己上学的时候,梁先生还在提倡新建筑那一套东西。让我们教六年制,我们都没学过,只学过从浅到深、从深到浅的渲染,所以只能一边上课一边自学,备一部分课,上一部分课。那时我们学古典也不知道要学维尼奥拉(Vignola)。当时苏联出了一本书叫《古典建筑形式》。我这个班除了我和童林旭,还有十几个人,有几个是转系来的。陈志华先生从社会系念了两年转过来,还有一位董旭华8先生是历史系转过来的。陈志华先生可能学过一些俄文。后来领导叫我们翻译这本书。那时我们年轻教师都得学俄文,要上一个学习班,每天早晨还要抽一点时间学习。那时我们上班挺早的,七点半就要上班,上班的时候先学一段俄文,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向我们系里懂专业的翻译请教。那是我的一位大师姐,毕业后学了俄文,她辅导我们。这本书是我的俄文还比较弱的时候和陈志华先生一起翻译的,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我翻译了前面一小段有关柱式的部分。陈先生翻译得比较多,后面大部分都是他翻译的。

陈志华和高亦兰教授翻译苏联著作《古典建筑形式》

当时我学俄文,也把翻译这本书当成学习的一个内容,不懂的地方请人辅导。陈先生俄文比较好,他不用上这个俄文班。后来我就拿这本书给1954年入学的班级讲课,当时正好翻完了。你们上学时还学古典吗?

钱 学的,但没有这么多。

|高 我们当时前两年,第一年学制图和西方古典,第二年偏中国古典。所以学生做设计,做过一个西方古典设计,也做过一个中国古典设计。因为我们在北京,中国传统的东西很多。一二年级是小亭子设计,然后是小住宅设计、中型公共建筑设计、住宅设计,工业建筑设计也在里面。好像学完住宅就慢慢分专门化了。分在民用方向的,就要做大型公共建筑;分在工业建筑方向,要做大型工业建筑;在规划方向的,要做规划。专门化好像就是在“文革”前这一段,之后就没有了。

60年代初期的时候,我们发现民用教研组的任务太重了,初步也并在民用了,因为觉得初步和历史还是不太一样,要画渲染图之类的,就都并给民用教研组了。后来感觉民用教研组特别大,又觉得既然有规划教研组,就把住宅给挪过去吧。我在六几年时还教过住宅,之后才转过去。当时我们还写过一本住宅教材,是张守仪9先生、李德耀先生、何重义先生和我合编的《城市型住宅》,那时住宅设计归民用教研组教。张守仪先生做过民用建筑的教研组主任,后来是胡允敬先生,都是老中大的一批。改革开放以后,明确了住宅设计归规划教研组。

原来的工业建筑教研组老师们觉得总是设计工业建筑也没什么意思,后来就改成“科教建筑”的题目了,研究实验室、教学楼之类建筑。之后他们又搞了校园规划。成立建筑学院以后,就改为研究所了。成立了民用一、民用二、民用三这三个所,最后又合并成一个所。之后有建筑、历史、美术、规划等几个所。

钱 学院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高 1988年。之前“文革”结束后刚刚恢复教学时,大家觉得六年制太长了,说我们改五年制吧。那时好像别的学校都是四年制。从那时起教学也改了,不再学习古典了。

1952—1955年左右入学的学生,美术课都很重,素描一年,水彩一年。实习也学苏联,有测绘实习、参观实习、工地实习、工长实习等,好多内容。我们教了古典以后就带测绘实习。那时候凭一封介绍信,学生们就都能进颐和园,也不用买票,拿皮尺等工具把一座座房子都给测了。

后来的工地实习,学生们要到工地去学习砌砖。那时苏联的一套规矩比较刻板,他们有“施工组织设计”这门课,还有工长实习。这些内容很多,一下子6年就填满了。对于这批学生,我觉得他们美术比较好,所以现在他们一到校庆回来,总是送给我很多自己出的画册。

钱 那六年制应该算是延续到“文革”结束?

|高 理论上“文革”前进来的这些人有些都没有念完,但是还算都是六年制,后来搞“文化大革命”了,搞得很乱。1964年入学的应该是1970年毕业,我们把这个班叫作“零”字班。1965年入学是最后一班,就是张复合老师那一班,他们好像是五年制,也是1970年毕业,我们就叫他们“零零班”。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后应该就没有学生了。

“文革”以后,我们的教学体系又改了。初步课程以前要画古典的“大构图”。把一个柱式放在前面,整体放在一个框里,我们那时都没学过,都是边学边教。改革开放后,我们觉得思想不一样了,体系就改了。实际上我们在60年代的时候,已经开始看英文书,而不太看俄文书了,因为看俄文书很累。可是那时候还有些任务,比如莫斯科西南区规划设计竞赛,李德耀当时回来带着学生做这个设计。那时还看点俄文书,60年代中期主要就是看英文书了。觉得英文得捡起来,不然会忘了。

1978年我们系开始招生。有的系1977年就开始招了,所以也有其他系的学生在1978年转到我们系。

1978年入学的学生学5年,1983年毕业。1978年后过了一两年可以招硕士研究生了。我们当时招的研究生有的是“文革”前毕业的,工作了很多年,个别过来。还有的是其他学校的,比如南京工学院的艾志刚(后任教深圳大学,是汪坦先生的论文博士,论文关于超高层建筑设计),浙江大学的毛其智等。他们四年制毕业,我们这边五年制还没毕业呢。他们这个研究生班一共有5个人。

受苏联的影响,“文革”之前我们的初步课程比较古典,改革开放以后就不学这套纯古典了,开始兴构成,我们又请工艺美院的老师来教课。慢慢地各个学校的教学可能也就差不多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也会定期碰头,学哪些内容,不学哪些内容,慢慢就趋于一致了。

几位去苏联进修的除童林旭是副博士,其他好几位都没转。土木系也有很多去苏联的,他们转的比较多,他们大概觉得有学位比较好。

钱 当时他们怎么转读副博士呢?

|高 他们本来是进修,出去之后,可以办一个手续,申请转读副博士。我记得汪国瑜先生出去一年就回来了,参加了国庆工程,他画的画特别棒。刘老师也喜欢画画,这是他画的画。俄罗斯的谢史金是画油画的。刘老师退休之后也开始画画,他从图书馆借来谢史金的画,用水粉(因为是不透明的)去模仿。

刘鸿滨教授绘制水粉画

钱 那几位去苏联的老师是不是学到了工业建筑方面的一些内容,把它们带回了国内?

|高 我觉得他们回来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因为童林旭回来后主要参加工业建筑设计的教学,后来他在另一个教研组,我和他接触不太多。我爱人刘先生回来后就搞国庆工程了,恢复教学后他又继续教工业建筑设计的课。他当时有一些这方面的资料,但没给我们老师做过有关讲座。他的一些学生后来分配到几机部带有工业性质的设计院去了,后来他们成立了一个工业建筑专业学术委员会,开了好几届会议,90年代就有了。有一位费麟同志,他经常叫刘先生去开会,因为刘先生是他的老师。

后来刘先生退休后不教课了,他的课就转给我们学院的邓雪娴老师,她的丈夫是栗德祥10。她是(从)纺织设计院来的,现在也退休了。

刘先生后来还开了一门课,给全校开了一门叫“工业建筑”的选修课程。清华是以工科为主的,全校有好多院系毕业生要去工业部门,他们有些人也想知道工业建筑是怎么回事。

钱 这大概是在哪一年?

|高 大概是在90年代吧。

钱 那他从苏联学习回来后50 — 60年代讲过什么课?(www.daowen.com)

高 就是讲工业建筑设计原理,同时也教工业建筑设计。我那个时期被调去设计清华大学主楼,不太清楚他们的教学情况,他们的设计教学题目是什么我也不太记得。“文革”以前可能还是多层厂房一类的。

钱 是既上课也要做设计吗?

|高 对,要上课,也要做设计,叫工业建筑设计。学生在三四年级的时候就要做一个工业建筑的设计,到了专门化以后也有工业建筑设计方向。

当时工业建筑设计教研组、规划教研组(朱畅中和李德耀先生)都有去苏联的,我们民用教研组的较少,不过当时看书还是都看苏联的。当时有苏联的CCCP杂志(Apxитектypa CCCP, USSR Architecture,《苏联建筑》),这份杂志我们看了很多年了,后来又做莫斯科西南区设计。“文革”前我最后教的设计一个是住宅设计,一个是旅馆设计,我记得教旅馆设计的时候看的都是英文书了。

钱 这大概是什么时候?

|高 这大概是在六五届四年级的时候,应该是1963年左右。后来我被调到设计室去了,搞教学主楼设计。到1966年主楼竣工,我一直在设计室。60年代时政治形势对建筑影响很深,主楼的方案改过多次,1959年还有过一个这样的方案,带有一个塔楼,是受苏联的影响。我写过一篇文章《30年后的回顾》11,介绍了这些经过。

梁思成先生在40年代末的时候很追求现代主义,这个我给你讲过,后来学习苏联以后,他去莫斯科参观,觉得“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也挺好,就把斯大林那套也搬来了。他写了相关的文章,所以当时盖了很多有大屋顶的房子。后来又要批判梁先生,成立了一个写作班子,在(颐和园)畅观堂组织写作。但之后文章没有发表,中央考虑到不要形成“二胡二梁”(二胡好像是胡风胡适,二梁好像是梁漱溟、梁思成)的局面,就压着没发表。梁先生这件事就在我们政治学习时提了一下,说不要搞复古主义。

六〇届毕业设计:大型水电站设计方案

清华主楼带有塔楼的方案

我记得有一次,好像是要把天安门前的两个小型古建筑(三座门)给拆了,我们一些年轻教师不同意,这就被认为是不肯跟党一块儿走了。一天把我们党员都叫到彭真那儿去。那时我刚入党,很年轻,当时所有党员都很年轻。那天晚上突然开来一部车把我们党员都拉去了,好像是觉得我们不太听党的话,说“你们到底是信蒋南翔的党还是信蒋介石的党?”当时清华的黄报青12同志好像辩了几句话,但后来他也没再说什么。

钱 苏联专家是什么时候走的?

|高 他们来的时间也不长。待个一年或者半年,来时讲了一些课,然后就走了。阿谢普科夫大概1952年就来了,伊利索夫好像来得晚一些,阿凡琴科更晚,大都是1958年前来的。

钱 他们上设计课吗?

|高 他们没上设计课,主要是给我们教师讲课,我印象他们没怎么给学生讲课。阿谢普科夫主要是讲历史,但他参加过教师会,评论学生的设计图。伊利索夫讲的是构造,带点热工,不知道是不是和我们后来的建筑物理有点关系,我们后来建筑物理分了声、光、热,在工程技术教研组里有这些分支。土木系当时也来了很多苏联专家,他们那边主要是施工专家。我们这儿有一个老师程应铨13,外文非常好,会好几国的文字,他看了很多俄罗斯的书,他也是规划方向的。

你要了解这方面我可以问问朱自煊,他93岁了,我认识的人有好多都去世了。我的老师那一辈是老中大的,包括张守仪先生,北(大)工(学院)合并过来的。王炜钰先生也是北工过来的,师从沈理源先生,所以她的古典还挺好。北工来的在朱兆雪的影响下,有的老师自己都会算结构。

这还引起了我的一个历史问题,当时全国说工学院3年就毕业,我是1949年入校。到发文凭的时候发现我们建筑系的几个人,学了木工等,但没学钢筋混凝土。当时教育部说你们专业课没学能毕业吗?就把我们的文凭压着没发,北工来的都发了。还有一位物理系转系来的,他们比较早就学了这些课,他们的学分够了。教育部觉得我们这方面好像学分少了一些,所以我们有几个就压着没发。可那时又需要有人来上课,吴良镛先生主持系里的工作,我们也就一块儿跟着备课了,我们缺的课也没有补。到了1953年的时候,全国已经没有我们这样的人了,后来给我们发了1953年四年制的文凭,其实我们只念了3年。

童林旭回来以后一直在工业建筑教研组,去过密云水库。

钱 您说过他后来到了土木那边。

|高 那是1958年建筑和土木合系了以后。开始我们教研组还没变,我们合系一直到1978年才分开,“文革”中就变成工宣队领导了,把教师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去到不同的点,“开门办学”,这样教师们就被打乱了。“文革”结束工宣队撤走了,说恢复原来的教学组吧,这时候人员就可以重新考虑了。我当时没有回民用教研组,1978—1983年我调到了设计室,1983年我调回去。这时已经分系了,我当了建筑系副主任,李道增是系主任。后来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我就当了建筑系的系主任。我比较偏教学方面,管理整个本科教学。

我是上海中学考到清华来的,李道增也是上海中学毕业的,比我高两届,他是转系过来的。我在上海的时候,中学里有两个老师老是说清华,所以我后来就考了清华。我一考进清华,不久就举行了开国大典

钱 可否请您再讲讲李德耀和刘小石的情况?

|高 李德耀当时是地下党,我刚来的时候跟她住一个宿舍,她很自然就是领导。她也留过苏,去了以后两年可以回来一次,回来后她就没走,所以莫斯科西南区竞赛她负责了。她回来以后还属于大民用教研组。原来她和刘小石都是地下党。1952年刘小石调走了,她就是系秘书,梁先生是系主任。

刘小石刚毕业时,分配到一个外面的大专学校,后来那个大专并到了我们学校。我们在1952年时招过一批本科,也招过一批两年制的大专,除了我们的大专之外,外面的那个大专也并进来了。所以刘小石就转进来了,并做了支部书记,李德耀从苏联回来后就做了副书记。这批大专的学生我们也留了两位老师,一位是周逸湖老师,一位是宋泽芳老师。吴先生觉得他们学得太少,就派他们到同济去进修了两年。

其实当时清华录取的大专和六年制的学生水平都是一样高的,当时跟这些学生说,国家有这个需要,你们要报大专。后来派留苏的时候,大专里有几个学生被选派,作为大学生去留苏,不是教师去留苏,我记得有一个学生叫来增祥14

钱 来增祥后来是同济的老师。

|高 你可以问问他的情况。包括土木系也有一个本科留苏的,后来做了院士。

钱 好的,我再去问一问来增祥老师,非常感谢您。

2010年前后清华建筑系教师合影。左起:高亦兰、刘小石、关肇邺、童林旭、傅尚媛、刘鸿滨

1 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51778425)。

2 刘鸿滨(1927—2017),贵州贵阳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并留校任教,1951—195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就读研究生,1952年入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1956—1958年赴苏联莫斯科建筑学院进修,1986年曾赴日参加亚洲地区文教设施国际会议;中国建筑学会会员,国际建筑师协会教育与文化建筑工作组成员。长期从事工业建筑、大学校园规划和科学文化建筑的教学、设计及科研;参与或主持设计的建筑作品有: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校园规划与教学主楼设计,山东大学校园改扩建总体规划与校行政、教学楼设计,西南交通大学新建园总体规划(获设计竞赛二等奖);著作有《科教建筑》《国外建筑实例图集》《工业建筑设计原理》等 。

3 朱畅中(1921.6.19—1998.3.8),出生于浙江杭州。1941—1945年在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成绩优异,毕业时获“中国营造学社桂宰奖学金”第一名;1945—1947年任武汉区域规划委员会技术员、湖北省建筑工程处工程师、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设计室工程师;1947年受聘到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协助梁思成先生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1952—1957年留学于莫斯科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获副博士学位;1957年学成归国后,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历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城市规划教研组主任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资深会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1985年,受清华大学委派,兼任烟台大学建筑系第一届系主任。1950年,清华大学建筑系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竞赛中奖获选,是国徽设计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1980年开始,主持黄山风景区总体规划;1992年在“风景环境与建筑学术讨论”中,组织起草并正式制定了《国家风景名胜区宣言》,成为保护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文献。

4 童林旭,童寯二弟童荫之子。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59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建筑学院研究生部,获建筑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土木系任教;从1970年起,从事地下空间与地下建筑的教学、科研和规划设计工作,并到过许多国家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1986年在日本工作期间曾受聘为日本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客座教授;主持和参与多项地下空间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中有3项获部、省级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1990年因参与多项国家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及审定工作,获建设部全国工程建设标准与定额先进工作者称号;1992年因对高校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曾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与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地下空间分会常务理事,美国地下工程协会(AUA)荣誉会员。

5 汪国瑜(1919—2010),194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建筑系,1947年应梁思成先生聘,执教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57年曾赴苏联考察访问,对宽银幕电影院进行了专题研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之一,着重于对大型公共建筑及民间建筑进行研究,参与国家剧院、中国美术馆、石家庄火车站、人大常委办公室、民族大厦等公共建筑的设计;1956年参加“杭州华侨饭店”设计竞赛获一等奖;1981年设计了黄山云谷山庄。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出版了《建筑——人类生息的环境艺术》《建筑绘画刍议》《半窗画教》等著作,1994年出版《汪国瑜文集》,2011年出版的《清华记忆:清华大学老校友口述历史》中收录了《意匠探微——汪国瑜口述》篇。

6 李德耀,1931年生。1948年进入清华大学营建系三年级,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学习专业,一方面从事政治工作。1951年在读期间曾担任“清华、北大、燕京三校调整建设委员会”基建工程方面的领导工作,当时周卜颐先生在委员会中任设计处处长,张守仪先生参加了住宅设计。1952年清华大学成立建筑系时,担任第一任支部书记。1956年留苏学习城市规划,1958年回国,苏联举办莫斯科西南区九号居住街坊规划设计国际竞赛,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联合组成一个规划设计小组参赛,她负责带领清华大学学生参与了竞赛工作,最后中国参赛方案荣获二等奖。1959年秋,因丈夫周维垣被定为“反党分子”(周维垣与其同年进入清华并入党,学习水利专业,后为清华党委主要干部)受到一定牵连。20世纪50年代后期,参加了《城市型住宅》(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63年)一书的撰写,介绍了苏联工业化标准化住宅建设体系的特点。“文革”之后全力投入住宅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注重社会问题和社会效益,其对住宅问题的诸多见解来自对苏联该领域状况的熟识与思考。参见:曾昭奋《各具特色的学术研究》,《读书》,2007年,第5期,http://dushu.qiuzao.com/d/dushu/dush2007/dush20070514-1.html。

7 朱兆雪(1900/1894?—1965),江苏常熟人。上海震旦大学肄业,1923年获(法)巴黎大学理科数理硕士学位,后赴(比)国立岗城大学皇家工程师研究院学习,获水陆建筑工程师文凭。1926年回国,曾任京汉铁路工务处工程师、奉天宝利公司建筑工程师、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讲师及教授等职。1938年后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主任。1949年任北京市公营建筑公司经理兼总工程师,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及北京市规划局主任、总工程师,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校长。还曾任中国建筑学会第一(1953.10)、二(1957.2)、三(1961.12)届常务理事,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53—1962年任《建筑学报》第一、二届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8 董旭华,1949年考入清华大学营建系,1956年毕业,获硕士学位,论文题目《综合医院设计——建筑组合分析及定型设计试作 》(导师:周卜颐)。“文革”中被判为现行反革命,并判刑10年。1984年12月参加组建苏州城市建设学院。

9 张守仪,女,1922年出生,河北丰润人。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1949年获(美)伊利诺伊大学硕士学位。1952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并曾任清华大学工会副主席,1957年被打成右派,1959年被“摘帽”。还曾任中国建筑学会第二(1957年2月)、三(1961年12月)届理事,《住宅科技》编委会委员,中国房地产资源整合中心专家库专家,九三学社社员。编著有《城市型住宅》(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63年)、《中国现代城市住宅:1840—2000》(与吕俊华等合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等。

10 栗德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11 高亦兰《30年后的回顾》,《建筑师》,1995年12月,第67期,17-20页。

12 黄报青(1929—1968.1.18),1947年入清华大学营建系,1951年毕业后留校,任土木建筑系副教授,系党支部委员,民用建筑教研室副主任;1959年国庆工程国家大剧院剧院设计组组长。“文革”开始时不同意中央给原高教部长、清华校长党委书记蒋南翔定性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走资派”,为此遭殴打、侮辱和批斗,但他誓死坚持,曾自杀未遂,后精神恍惚,跳楼身亡。著有《二层住宅及街坊设计问题探讨 》(与吕俊华合著,《建筑学报》,1958年,第4期)、 《中国剧场建筑史话》,《人民日报》,1961年12月31日。另参见:曾昭奋《各具特色的学术研究》,《读书》,2007年,第5期,http://dushu.qiuzao.com/d/dushu/dush2007/dush20070514-1.html。

13 程应铨(1919—1968.12.13),江西新建人,林洙前夫。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1947—1968年任清华大学营建系、土建系讲师,其间于1949年担任北平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1956年作为中国建筑代表团成员赴苏联、波兰等东欧民主国家考察,1957年被打成右派,1968年自沉而死。译作有《城市计划大纲》(即《雅典宪章》,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4年)、《城市规划与道路交通》(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1年)、《苏联城市建设问题》(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4年)、《柏林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北京:建筑工程出版社,1954年)、《城市规划(工业经济基础):上、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年,1956年)。

14 来增祥(1933.12.29—2019.6.21),清华大学建筑系肄业,1960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建工学院建筑学专业,获俄罗斯国家资质建筑师。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的教学工作以及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工程实践;为国务院国家津贴专家;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建筑学会室内外环境设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建筑装饰协会高级顾问、上海市人民政府建设中心专家组成员等;曾获奖项:上海市重点工程个人立功奖章、上海优秀建筑装饰专业设计一等奖、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宴厅装饰设计荣誉证书、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厅装饰设计荣誉证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