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机制问题
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面临机制方面的挑战,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决策咨询机制。目前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思路往往缺乏特色,照搬国外模式,因而亟待成立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专家决策咨询机构。通过建设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可以集思广益,及时将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以利于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2)规划与实施脱节。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呼声很高,但是往往仅出台了总体规划,缺少具体实施方案与计划,使得智慧城市建设很难落到实处。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应该确立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实施时间表与落实建设资金。
(3)缺乏协调机制。政府部门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由于职能分工不明确,各部门投入力量不一致,出现建设步调不协调,出现问题互相推诿等现象。政府各部门之间缺少横向联合与沟通,容易造成设备不兼容、网络等资源不能互联互通,信息不能共享等问题。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成立专门的政府领导小组,明确管理职能,理顺各部门关系,统一协调智慧城市建设。
(4)评估考核标准缺失。由于智慧城市建设评估体系的不明确,无法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有效评价,急需依据科学的调查研究,制订完善的智慧城市建设的评价方法和体系,发挥评估体系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导向作用。
(5)共享合作机制不足。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更加开放的心态,政府与企业,高等院校等单位需要建立一个长效合作机制。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前提下,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的专长,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6)运营机制创新不足。政府应制订相应的管理规则,引入市场化机制,鼓励运营机制创新,利用运营效益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性。
2.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手段难以满足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是深化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并最终智能地为城市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服务。现有技术手段在信息的智能釆集、高效传输、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信息技术与智能应用的结合还不够广泛和深入,离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1)未形成开放的、可扩展的智慧城市技术体系。智慧城市的技术体系架构应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设计。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动态的过程,随着建设的不断深入,应用环境的不断变化,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引入新的技术、淘汰现有技术、修正部分相关技术。智慧城市的体系框架必须在保持体系相对稳定的同时,满足随时可能出现的新需求。因此智慧城市技术体系架构应当具有可扩展性。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需要兼顾以往各行业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城市建设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建设基础。应积极统一已有的技术标准,促进现有系统整合。另外,通过智慧城市体系架构设计,尽量满足兼容已有技术的需要,节省建设资金。因此还需要考虑智慧城市技术体系架构的兼容性。另外,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还应满足开放性,通过标准化的规范和接口,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研究所为智慧城市的建设贡献各自的成果。
(2)缺乏有广泛共识的智慧城市技术评测体系和评测方法。智慧城市的建设急需一套完整有效的技术评测方法,然而目前评测理论和方法尚不成熟,国内外也都没有成熟方法和范式可以借鉴。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复杂,涉及多种技术,涵盖不同的层面,涉及不同的软硬件和系统,服务的范围和目标也不同。不同城市存在地域差异,城市发展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需要结合这些状况和特点探讨适合多种类型城市的评测指标体系。智慧城市的评测指标需要逐步完善、丰富和发展。国家对于智慧城市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也没有特定的部门进行管理监督和指导,国家级评测中心的建立也需要多个部门或机构的协调与规划。
(3)信息技术服务于智慧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信息化持续深入的过程,这与国家信息化整体发展战略一致。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应着重与人民生活需求、政府高效管理、传统产业转型紧密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还应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结合起来,如物联网、三网融合、3G4G通信、低碳城市经济等。将信息技术更广泛、更深入地融入到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应用领域,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4)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亟待健全,信息网络安全基础设施薄弱。智慧城市中各种应用服务会涉及各行各业的资料和居民的隐私,这必然要求更为复杂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机制。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可能仅在单一部门和部分系统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意识不足,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薄弱,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水平不高,应急处理能力不强;信息安全意识不强、制度不健全、网络失泄密事件时有发生;管理体制不健全,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机构尚未建立;信息与网络服务机构少,信息安全支撑体系尚未形成;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人才缺乏。以上的安全问题应该在智慧城市建设初期充分评估,在保证智慧城市与原有系统的兼容与扩展基础上,更要梳理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性问题。如果不予以充分的认识,那么网络与信息安全隐患可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与损失。
(5)智慧城市时空服务和应急服务问题。构建智慧城市时空信息服务体系架构,需要理清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才有可能突破目前数字城市被动、机械服务模式,提出面向多主题的智能应用服务流程,实现智慧城市的主动多样服务模式,这是目前技术上的一个难点。构建智慧城市应急响应体系架构,城市应急的共性需求很难抽取,这也是目前应急体系滞后的瓶颈之一,需要提出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应急体系,从现阶段数字城市被动滞后应急响应模式上升到智慧城市的主动即时应急响应模式。
3.人才问题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居民全面参与和配合,需要更加多元化、跨学科人才,推进人才培养、发现、引进与使用机制,切实营造“育得精、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环境。
(1)人才培养。如今的智慧城市相关人才总量偏少,且结构不合理,低水平应用型人才多,高水平开发建设型人才少,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应加大科学投入,推进人才教育培训,尤其是智慧城市建设所急需的硏究型、专业型、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着力建设以国家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高端人才平台,开展产、学、研一条龙人才培养。
(2)人才引进。虽然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起步与国外差距不大,但是仍应加大国际上智慧城市建设的优秀人才的引进,尤其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高端人才。应在人才政策方面,尤其是人才引进、项目支持、创新奖励、人才住房等方面出台鼓励政策,吸引高科技人才聚集,建立智慧城市建设的国际化人才团队。
(3)人才使用。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城市的各行各业,应成为有利于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展示才华的舞台,并为构建智慧城市提供智慧支持。将智慧城市的建设所需的知识作为政府领导干部、企业人才选拔和任用的基本要求。完善创新人才的发现和使用机制,不仅要发现人才,更要善于使用人才,切实营造人才创新氛围。
(二)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城市发展的建议
1.智慧城市建设符合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未来城市发展要以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生活宜居、生态良性循环、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为目标,通过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手段,达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和自然协调发展以及人类生活质量改善。我国城市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尤其应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尖锐冲突,其核心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对人与自然关系重新思考和定位后所提出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通过人类群体的觉醒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处理好城市与区域、人与自然、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建立起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的共生关系。同时,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活动、消费模式也会发生根本性变革,这是人类对城市发展理论的不断探索和智能技术发展的结果。
2.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发展的低碳化
据联合国统计,世界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0%,城市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量的75%。在我国85%的能源被城镇所消耗,8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自城镇。中国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目标为争取在2030~2035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零增长,但对于正在大规模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中国,实现目标任务艰巨。现代化的城市规划模式与大规模的城市高速化进程致使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比世界任何国家难度都大,涉及范围也最广。
西方学者对许多城市进行了人口增长与土地开发量之间关系的调查后,证明土地开发量增多但人口密度降低这一现象,城市扩大造成市中心区空洞化,资源浪费或新开发区服务设施不齐全等现象,认为土地开发无序蔓延是罪魁祸首,应加以制止。人口密度与碳排放量关系的调査研究证明,城市范围扩大导致道路延伸,汽车的碳排量增大,能源消耗量增大。
智慧城市应当紧密结合城市低碳化、紧凑化发展的策略。利用信息化手段摆脱传统的西方城市发展过程依赖汽车和道路无限延伸的城市盲目无序扩张蔓延。
智慧城市的规划可以通过增加土地功能的混合化,减少人与汽车的移动。研究表明,人口密度增加10%,每人移动公里数可减少1%~3%。通过高效的智慧交通管理,可使汽车移动距离减少10%~30%。减少移动距离是控制碳排量的手段之一,这是世界范围对碳排放量控制消减在城市形态方面研讨的结果。
3.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城市结构的优化
智慧城市建设在限制城市范围的条件下提高城市功能,是方便生活、方便生产、发展经济的城市模式,建立低碳的城市模型,以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为目标限制城市扩展范围。提高城市密度(紧凑度),有助于解决现有城市规划的无序开发现象,走一个节约土地资源的发展模式。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将住宅、商业、学校、公园设施设于公交车站点附近,开发范围约束在步行可达圈内,提供更为智慧的城市规划手段,建立有良好环境的居住区。
智慧城市的公共空间可设于建筑附近及近邻活动区,方便利用,强调可达。在已建近邻地区沿公交线路空地可再开发便于利用的临近设施。提倡将城市中心建设或整治为复合功能中心(商业、居住、办公、工业),多功能混合便于使用者利用,缩短使用者移动距离。提高城市人口密度,有助于资源利用。为生态、自然环境留出充裕的空间,是实现生态城市的保证,而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区域复合功能中心的统筹安排和精细计算提供保障。
(三)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集成创新机制
1.既往科技成果的集成
科技部在“十五”“十一五”期间推出的国家科技发展整体战略布局已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这些成果可通过集成创新等手段,成功应用于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中,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既往科技成果的筛选
按照智慧城市的层次结构,结合筛选原则,确定各层次拟应用的既往科技成果。
①数据汇聚层。拟应用的成果包括973项目“BNI融合的微纳传感器及其系统基础硏究”“可视媒体智能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对地观测数据—空间信息地学知识的转化机理”;863项目“面向智能手机的嵌入式软件平台研发”“对地观测卫星测控、接收与处理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信息化测绘技术服务体系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等。这些成果能够为智慧城市数据采集层的规划、感知设备的研制提供参考和设计依据。
②数据活化层。拟应用的成果包括973项目“基于视觉认知的非结构化信息处理理论与关键技术”“下一代互联网信息存储的组织模式和核心技术研究”“海量信息的协同性和可生存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863项目“海量存储系统关键技术”“面向制造业和资源环境重大问题的高性能计算与网格应用系统”“普适计算基础软硬件关键技术与系统”等。这些成果能够为智慧城市数据活化层中数据存储、数据共享、数据关联等内容的研究提供技术积累。
③平台支撑层。拟应用的成果包括973项目“虚拟计算环境聚合与协同机理硏究”“提高大型互联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基础硏究”;863项目“网络环境的新代中间件核心技术及运行平台研究”“虚实融合的协同工作环境高技术与系统”“高可信软件生产工具及集成环境”等。这些成果能够为智慧城市平台支撑层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建设基础和技术保障。
④应用服务层。拟应用的成果包括973项目“现代城市病的系统识别理论与生态调控机理”“大城市交通拥堵瓶颈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复杂条件下坝堤溃决机理与风险调控理论”“城市工程的地震破坏与控制”;863项目“真三维显示关键技术及系统研究”、“面向信息家电的嵌入式软件平台及关键技术开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城市数字化关键技术硏究与示范”等这些成果能够为智慧城市应用服务层的设计和应用示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路线指导。
(2)科技成果创新集成的四种能力
①科技资源整合创新能力。要不断深化科技交流与合作,强化国际科技合作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深化院地、院企合作,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引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借鉴吸收国外智慧城市方面的先进成果,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完善科技创新链,不断提高科技自身发展能力。(www.daowen.com)
②科技成果转化承载能力。切实落实好国家、省市关于推动自主创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外部配套环境,重点是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途径,探索科技产业园区(基地)建设的最佳方式,探索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支持办法。
③战略新兴产业培育能力。培育和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形成以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形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智慧城市使得城市管理在应急响应、环境保护、物流优化、交通疏导、能源利用、智能家居等方面的生产与服务模式发生变革,要不断创新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智慧城市打造新兴产业链,有效降低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成本,树立绿色科技典范。
④重点项目示范带动能力。在大规模智慧城市建设前要拟选择一些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应用有特色的城市,开展应用示范。其间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和资金配套作用,选择1~2个城市作为智慧城市示范基地依托城市,3~5个行业建立示范动态数据中心,以示范推动技术验证,促进科技成果创新集成,带动应用推广,驱动产业化运作,打造战略性创新产业群。
2.产、学、研结合的合作平台
(1)建立合作平台的必要性。
智慧城市行业覆盖面广、技术体系复杂,目前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没有直接的成熟经验可以借鉴,且由于智慧城市相关的产业链长,一般会涉及行业、政府及个人的融合,业务模式尚不成熟,建立一个易于产学研多方互通的知识与资源共享合作平台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转型期,不同的城市发展水平不尽相同,智慧城市的建设既要遵循智慧城市技术白皮书的规范,又要针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发展诉求的城市突出各自的特色,因此有必要通过产业联盟和定期发布技术白皮书等形式,建立统一的合作平台,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系统和资源,节约智慧城市开发成本。
(2)定期发布智慧城市技术白皮书。
通过定期发布智慧城市技术白皮书,对智慧城市建设形成有效指导。智慧城市技术白皮书的内容将包括智慧城市研究和建设领域的最新成果、解读最新政策信息、聚焦标准制订进程以及应用示范成果等,计划以863计划智慧城市(一期)项目总体组或智慧城市产业联盟的名义发布,每年发布一次。
该白皮书的撰写将结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最新研究以及企业和各个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充分考虑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城市各个主体的实际需求,采用面对对象的服务理念,贯彻需求和业务驱动的项目实施方法。
(3)智慧城市产业联盟的组织和机制
智慧城市产业联盟的建设路线是产、学、研、用相结合,将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纳入产业联盟,在政府引导下,利用灵活的、市场化的手段,形成科研成果、生产技术、经济效益三者循环促进的价值转化通路,构建起科硏院所、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综合软件平台厂商、智慧城市应用厂商协同工作,共享利益的良性机制,促进智慧城市产业联盟的健康发展。
在产业联盟方面存在的难点为:①形成严密的组织难。国内的很多产业联盟往往遇到建立初期声势浩大,之后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联盟的成立可能是为了某个特定时期的需要,成员的加入可能只是为了加入而加入,联盟组织松散,更难谈到作用的发挥。②联盟缺乏长久而实质的吸引力。联盟存在的意义是提高产业价值,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技术与市场、产业提升与企业竞争力的结合和转化困难,企业的根本目的无法通过联盟实现。
首先,通过联盟会议、联盟论坛的方式,就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联盟工作的基础是寻找成员在联盟中的优势,发现成员间合作的切入点,注重联盟利益获取和成员的价值分配。其次,智慧城市产业联盟的成员构成秉承产业生态系统(Industrial Ecosystem)的思想,力争使联盟成员涵盖智慧城市建设的所有企业,从城市生态特点出发,以为城市的主体(市民、企业、政府、环境)提供全面服务为理念,形成完整、全面的智慧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的价值链,并依据价值链利益分配的方式选择联盟成员。最后,智慧城市产业联盟按照整体规划,精细部署的方式安排工作,通过顶层设计,实现联盟成员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清晰定位;通过高效沟通,信息共享,形成完备的智慧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利用规范的项目管理方法,对联盟成员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工作进行指导,全面保证智慧城市各项建设项目落地的整体性和规范性。
3.科技部引领的城市高峰论坛
(1)城市高峰论坛现状。目前智慧城市相关领域内已经设立了一些论坛,论坛的组织者各有不同。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由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组织,如武汉邮科院发起的智慧城市论坛,浙江大学发起的绿色智慧城市高峰论坛等,侧重于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应用和支持智慧城市产业化发展;第二类则是企业牵头组织的,以IBM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为代表,邀请政府部门领导、业界人士、传媒代表等各界人士共同探索智慧城市的前景,为创建智慧城市设计蓝图;第三类则是由单一城市牵头的论坛,如重庆第二大城市发展论坛,往往关注的是某个城市的具体问题。智慧城市高峰论坛应为非官方、非营利性、定期举办的会议组织,可以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共商智慧城市相关技术以及建设实践的高层对话平台
(2)利用举办高峰论坛建立官、产、学、研、用沟通平台,推动智慧城市的影响力。智慧城市高峰论坛应突出科技部的引领地位,依托于产业联盟,随着联盟的建立同时启动论坛的设置。论坛领导机构由论坛主任、副主任与秘书长、常务秘书长及副秘书长组成。论坛组委会拟请科技部一位副部长担任名誉主任,论坛副主任及副秘书长由行业内优秀的企业负责人担任。论坛成立常设机构,管理常态化,明确成员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构建畅通的交流渠道。每年选择一个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论坛召开地点,结合该城市的实际情况选择1~2个主题。在产业联盟成员的基础上,邀请国家科技部等相关部委高层、相关城市市长、领域内的专家以及知名企业代表共同参与论坛,形成一个官、产、学、研、用一体的沟通交流平台。根据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体系,形成各个分论坛,总结交流新技术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概括提升,总结出可推广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设立智慧城市联盟官网,成为产业联盟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并且不间断地发布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各项成果。通过官网来宣传联盟的主张,及时更新联盟动态,以增强联盟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3)智慧城市高峰论坛应协调不同利益方的价值取向。参与论坛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政府各方代表不同的立场,在多学科综合、科研、商务和产业化、资金、政策等方面具备各自的优势,论坛制度建设的时候需要协调各方的利益。各方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可能有不同的关注点,因此需要在选择议题的时候充分考虑,保证沟通的有效性。
(四)智慧城市对现有技术成果的应用
1.现有城市信息化系统的改造
(1)城市信息化现状
城市信息化,就是在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城市信息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提高城市的生产力水平和竞争力,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的过程。通常所说的数字城市建设指的就是城市信息化。
城市信息化主要包括四大内容:信息网络与资源,城市管理与运行,服务与社区,产业与经济。按照国家有关政策部署,经过各地区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城市的管理中,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渐完备,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城市信息化立法、标准制订、培训等基础工作也不断加强,城市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和专家决策咨询制度初步建立。城市信息化的推进,对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在城市信息化,尤其是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而智慧城市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与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差距很小。因此,智慧城市研究是一个绝好的从跟随到引领的发展契机。通过智慧城市的研究,完善城市信息化环境,加速我国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降低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成本,树立绿色科技典范。
(2)城市信息化系统改造思路
①加强城市信息化环境建设。
第一,加强信息安全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在智慧城市评测体系的指导下,形成协调配套的信息化改造支持体系。加强对信息安全的产品、服务资源、信息资源、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与测评认证
第二,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借助智慧城市产业联盟、城市高峰论坛等方式,扩大国际信息科技交流合作范围,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对外信息科技交流活动。同时,注意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学术组织作用,利用国际学术交流渠道,做好招商引资服务。
第三,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和引进合格的信息技术人才,制订有吸引力的政策吸引人才,积极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大力引进国外高级人才,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落实国家有关信息技术入股、信息技术参与分配等相关政策。
②加强城市信息化改造应用平台建设。
基于智慧城市的数据活化等核心技术,实现数据的整合与活化,消除数据孤岛,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交换。在辅助城市规划建设,稳定社会治安环境,降低城市交通拥堵等方面加大改造力度,有助于切实改善民生,对外打造优质的城市品牌形象。支持各级领导高效的宏观决策和指挥,极大增强城市反恐和应急救援能力,为实现和谐社会理念服务。
2.如何利用智慧城市技术池
(1)构建智慧城市生态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智慧城市产业生态系统包括消费者和服务提供者,具体由服务对象、基础研究、基础建设、集成与系统服务、应用软件开发与推广、内容与个人服务六大要素构成。政府、企业和机构通过统一的智慧城市架构研究自身的价值定位和各自在整个智慧城市生态圈中的作用和位置,竞争合作,互惠共赢,合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主要从事智慧城市技术池选定技术的基础硏究。成熟的技术通过集成与系统服务进行产业开发,并经过应用软件开发与推广环节,由互联网企业和服务运营商向包括政府、市民和企业等在内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整个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流程中,由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制造商和硬件设备制造商等构成的基础建设环节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要理清政府、企业和机构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相互关系。
(2)按步骤有重点推进技术研发,建设和谐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将智慧城市技术池采用层次式三维立体的方式来组织。首先,将区分所有关键技术所支撑的结构层次作为技术标识的第一维。其次,对每项技术的重要性划分等级作为技术标识的第二维,分为核心技术、重要技术和一般技术。最后,根据技术所支持的应用需求种类作为技术标识的第三维。
紧密围绕试点城市,做好智慧城市需求调硏。制订总体计划和需求调研计划,初步确定典型城市、人员组织、时间节点以及调研内容;与典型城市协调时间安排,沟通调研内容,修订调研计划;在试点城市和其他示范城市的政府决策部门、信息中心规划、城管、国土、交通、教育、医疗、环境等相关部门进行调研,了解智慧城市建设的共性需求和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与欧盟、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相关机构或企业进行接洽,组织国际合作与交流,进行国际调研;总结归纳,整理调研结果,对调研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确定技术池技术的研发步骤和分阶段目标。优先发展关系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等民生问题的核心技术和具体应用,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并有效协调、分配,极大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强化智慧城市技术应用,落实成效,改善民生
智慧城市要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最终需要落实在应用上,强化应用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实现科硏成果转化、落实成效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智慧城市应用将服务于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交通、生态环境、资源管理、安全防卫等公共管理领域,智慧城市将有助于加强政府部门对物、事、资源、人等服务和管理对象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反馈,提高现场感知、动态监控、智能研判和快捷反应的能力和水平,实现精细化、敏捷、全时段全方位的高效、主动、可控的运行管理,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政策的前瞻性和及时性。
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水电气热等社会服务领域和社区基层服务领域,开展智能医疗、电子缴费、智能校园、智能社区、智能楼宇、智能家居等建设,有利于加强对服务设施、资源和对象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反馈,实现便捷、高效、个性化、精细化的惠民服务,提高为企业和居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在安全方面,自主发展智慧城市,对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主权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智慧城市对经济和社会的渗透性更强,一旦遭到自然或人为的破坏,将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