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智慧城市的概念、内涵和核心理念

智慧城市的概念、内涵和核心理念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目前国内外对智慧城市的概念界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经过无数学者不断地钻研与探讨,人们对智慧城市的认识逐步深入,从单纯的技术层面上升到了城市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层面。(三)智慧城市的核心理念1.城镇信息化的高级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科学技术是主要推

(一)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

目前国内外对智慧城市的概念界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经过无数学者不断地钻研与探讨,人们对智慧城市的认识逐步深入,从单纯的技术层面上升到了城市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层面。

最早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的IBM公司认为,城市是由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信、水和能源这六个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核心系统组成。这些系统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实现相互衔接的一种协作状态(见图6-2)。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技术来改造城市的核心系统、优化有限资源利用的城市,即通过创造一个互联、互通、智能化的城市系统,政策制订者和市民可以从大量的数据中洞悉城市活动及其趋势,从而做出最优的决策

Colin Hrrison和Ian Abbott Donnelly认为,智慧城市是一种充分利用城市信息系统对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进行规划、设计、投资、建设、管理和运作的城市。

中国工程院院士、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家王家耀认为,智慧城市就是让城市更聪明,通过互联网把无处不在的被植入城市的智能化传感器连接起来形成的物联网,实现对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然后利用云计算技术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实现网上“数字域城市”与物联网的融合,并发出指令,对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工商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

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认为,智慧城市是城市全面数字化基础之上建立的可视化和可量测的智能化城市管理和运营,更为简练的说法就是“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

图6-2 IBM智慧城市

深圳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提出,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涉及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城市信息通信产业发达、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城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型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以及智慧城市实践城市都对智慧城市的概念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分析,提出各自的观点。本书认为,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全新理念,它是一个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生产生活智能、城市管理精细、公共服务高效、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民的城市。

(二)智慧城市的发展内涵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体现形式,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延续,也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产物。同时,智慧城市是一种看待城市的新角度,是一种发展城市的新思维。“智慧城市”的理念提供了城市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开辟了认识城市、发展城市的新视角,其本质是以物联网为重要基础之一,以先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多网融合为依托,以智慧民生、智慧经济、智慧政务和智慧治理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

1.智慧城市的层次架构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分析,智慧城市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即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见图6-3)。

感知层是智慧城市的感觉器官,通过布局在城市中各式各样的传感器来承担物体的标志和信息的采集,包括各种物理信息、身份识别信息等,感知层主要决定物品能否被感知和能否转化成数字信息。

传输层也就是智慧城市的网络层,承担各类设备的网络接入以及信息的传输,将完成整个城市信息的传递与沟通,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物联网等形成一个覆盖全域的网络,实现对采集的信息实时、准确、可靠的传递和共享。

图6-3 智慧城市层次架构

应用层主要是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数据处理、信息集成、服务发现和结果呈现,将新兴技术与行业专业领域相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实现或完成特定的智能化应用和服务任务。

可以发现智慧城市是以各类传感设备、网络基础设施为基础,以各类城市智慧应用为主体,以促进城市发展和改善市民生活为目标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2.智慧城市的基本内涵

智慧城市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城市市民、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三个方面。

(1)便捷舒适的市民生活(www.daowen.com)

智慧城市是和谐的、便捷的、安全的城市,是城市市民现阶段较为理想的居住城市。智慧城市的和谐,不仅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更体现在人与其他事物包括人自身的和谐,通过新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将其广泛应用于市民的公共服务、卫生、医疗、交通、休闲消费等各个领域;有舒适、齐全的居住环境,有便捷完善的交通服务体系,有优质丰富的公共服务体系;智慧城市是具有良好公共安全的城市,既能具有抵御地震洪水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能防御和处理恐怖袭击、突发公共事件等人为灾害的能力,从而确保城市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健康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智慧城市还应体现在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上的智能,城市的经济增长是高效可持续的。智慧城市的经济应该是遵循生态发展规律,是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智慧城市的经济渗透在城市所有的生产活动当中,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通过应用科学智能的体系,将生产过程的消耗降至最低,将部门之间的配合不断协调高效,提高工作效率,全面考虑城市环境的承受能力,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资源、回收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的良性增长,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科学智慧的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分为政府的管理和市民的自我管理两部分。智慧城市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广泛地运用信息化手段,让城市的建设运行更加协调和平衡,通过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城市的管理带来了技术、信息的支撑,实现城市管理方式的变革,实现了城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实现城市管理的高效化、智能化。

(三)智慧城市的核心理念

1.城镇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科学技术是主要推动力之一。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现代信息技术,强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城镇化进程也融入了大量的信息技术,促成了城镇信息化:以城镇为主体,在城镇治理、民生保障、产业经济等各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整合业务应用系统,提升信息交流和共享水平,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城镇信息化是一项持久、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从我国城镇信息化的历程来看,我国已经经历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产业的发展,再到数字城市建设阶段,现在城镇信息化已经开始迈向智慧化的阶段。

在数字城市阶段,城镇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社会管理系统的信息化。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政府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不仅由于手机处理和传递信息日益增多,需要加速行政信息网络的建设,而且电子政务的实施更是迫切要求政府部门实现信息化。在过去的数年间,我国数字城市已在城市地理信息、产业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生活服务和社会治理方面进行探索建设,并逐步实现了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推广。数字城市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全部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是城市的数字化过程。但信息资源的整合、业务系统共享却无法通过数字城市建设实现,数字城市一词已不足以形容当前城市的发展需求,也不再是现代城市的建设目标,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智慧城市其本质是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优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实现社会生活的全面信息化,一种新的城市管理生态系统;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意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的交流。因此,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广泛采用信息化成果,针对现阶段快速城镇化产生的“城市病”等问题,以信息化为手段,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智慧城市的本质就是“多用信息,少用能源”“多用数据,少用资源”,实现城镇化建设过程的精细可量化、精准可控化。智慧城市在城镇日常的管理运行中,以信息流的方式在城镇系统中进行相互交流,尽可能减少各类成本;同时,智慧城市综合系统地管理城镇系统中的能量流、人口流、物质流、资金流等,可预见性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可以合理规避城镇实际发展与城镇规划目标之间的偏差,优化城镇资源配置,有效调节城镇发展中的不协调;智慧城市可以提高城镇行政管理水平,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管控城镇环境污染,提高城镇凝聚力;智慧城市可以保障城市运行畅顺,以公共信息平台为基础,以信息流为介质,实现“资源共享、业务协同”,保障交通、市政、环保、医疗、电力、安保、水务等城市生活方方面面的顺利进行。

2.创新与公平的城市发展

创新是指要在依赖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规划、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两轮推动,做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居民幸福的协调统一发展;公平是指要做到城乡区域发展的公平、城市内居民各类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通过“两个公平”来激励人们的社会创造力,提升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力。

(1)“两个创新”“两轮推动”

建设智慧城市要依靠技术创新,要把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遥感、GIS等技术有机地应用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通过新技术和业务应用的结合来提升城市的管理能力、建设质量,带动国家高新技术的产业发展,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提升城市自身的产业竞争力。重点要关注的是,城市中的水环境建筑节能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许多问题现在已经非常突出,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以新技术应用作为支撑,缺乏这个支撑,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就会杯水车薪、力不从心。

创新的另一个方面是规划、管理的方式方法创新,指的是需要通过“政、产、学、研、用、资”合作的新模式来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领域具体应用的创新。建设智慧城市,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规划,这个规划和以往的不同之处在于,“智慧”的规划要让政府、企业、居民、专家、社会团体等社会的各种活动主体共同参与到规划的过程中来,这是经过验证的现代城市规划当中的一个成熟的经验。当各方都参与进来之后,通过协商使得地区间、地区内的各种利益相互平衡并达成一致,此时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规划目标就会都得到有效实现。

除了规划,建设智慧城市还要针对城市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比如建设管理环境质量控制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求各政府制订出切实有效的“智慧”方案来,如果能有效地将需求方、方案提供方及其他相关利益方团结起来,完善市场机制,共同解决问题,那么低成本、高效率、创新的解决方案就能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城市就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这也正是现在智慧城市试点规划当中所应用的模式。

为了保障这两个创新的实现,地方政府还应当出台符合地方实际需求的激励性方针政策,通过政策激励公众改变不适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和消费习惯,激励企业改善生产条件,进而从系统上使企业和公众的行为动机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相一致,这样智慧城市就有了发展的根基。

(2)公平的城镇化才是健康的、智慧的城镇化

公平的城镇化包含两个含义:一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做到城乡发展的公平;二是要做到城市内人口就业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长期以来,农业为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现阶段则是要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推进城镇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建设智慧城市就是要把城乡统筹起来,统筹规划城市和乡村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模式,让基础设施彼此连通、城乡经济有效互补,切实保护好传统村落的基本功能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要进入城镇,住房、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教育等各类实际需求成为城镇发展的重要挑战。为此,政府需要以制度作为保障,对迁移进入城镇的人员给予更加公平的社会待遇,做到城市内部发展的公平。这是多数地方政府在管理能力方面所面临的一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除了规划,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需要重视:

首先是资金扶持政策。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并制订符合当地发展需求的投资政策,通过创新,对中、小、微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鼓励企业创新。国家相关部委已有一些具体奖励措施,地方政府也应该积极促进当地企业的创新,激发企业活力。同时,优化创业环境、做好服务工作,通过各类信息化服务手段扩大就业信息发布的覆盖面,并提升及时性、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质量,使得进城人员能够尽快融入到城市的生产生活和服务活动中来。

其次是要尽可能地实现各类人群住房、医疗保障、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性,提升居民生活的安全感、幸福感,让他们在城市中更容易获取社会支持,获得文化教育等提升人力资本的资源,从而进一步加速城市创新能力的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