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城市对标准的需求
明确数字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和近、远期工作内容,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提出对标准的框架性需求,是做好数字城市标准体系的重要保障。
1.数字城市对标准的总需求
我国国家信息化重点围绕着通信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信息服务、“金字”系列工程、电子信息产业建设、电子商务、信息化关键技术的开发以及产业化等方面。这些工作结果的好坏,都直接关系到我国信息化发展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国家在相关的标准化工作方面,在政策上和资金投入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国家信息化标准化涉及的诸多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方面尚无足够资金的支持,这就要求经济发达、条件成熟的地区结合本地区信息化发展变化,在与国际大环境接轨的前提下,先行开展有关的标准化工作,以推动本地区信息化建设更有序的发展。
就数字城市而言,其根本目标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科教、人们生活、政务管理、信息服务等各个领域,从而把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建立在以信息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上,形成能够适应21世纪的高智力、高科技、高质量的城市经济体系,从而提高城市综合实力,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因此,从总体上说,数字城市建设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无疑立足于下列几个方面。
(1)网络通信环境建设
网络通信环境建设,尤其是Internet环境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唯一路径。从标准化的角度看,它将需要大量的网络通信、网络安全及网络管理、网络互联等方面的标准,并主要侧重在OSI与TCP/IP协议、网络的接口标准和网络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以及网络管理几个方面。
(2)信息技术及其装备的建设
信息技术及其装备的建设与开发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没有信息技术,就没有可互通、互联的信息技术装备,也就没有信息化;没有信息技术装备,信息技术也就成为一纸空文。从标准化角度看,它将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标准、设备标准和接口标准,以确保信息化所需技术和装备业的健康发展。
(3)应用系统的建设与示范
“抓应用,促发展,见效益”是推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式。根据需要、可行性强、效果显著等特点,积极稳妥地推动信息化建设事业,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试点,通过试点、示范工程积极总结经验,逐步推广,是推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在标准化方面,正确确立相应的标准化需求,正确选用标准和实施标准,解决好由此产生的标准化课题,是信息化标准化的主要问题。一般地说,应用系统建设与示范所设计的标准化工作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电子支付、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文本描述技术、编码与编码技术等。
(4)信息资源的建设
信息资源的建设涉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这是信息化建设的又一基础性工作。相应的标准化工作主要侧重于面向全社会的通用性信息技术标准,尤其是代码标准。
(5)社会、文化、经济和法治环境的建设
信息化对传统的文化、惯例、程序、思维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冲击。从综合角度加强对适应信息化建设的环境建设,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2.数字城市建设工程对标准的需求
数字城市战略目标可简要概括为:建设一个平台(城市公用信息平台)、四项应用系统工程(城市运行监控管理系统、科技教育信息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系统起步工程)、二至三个示范小区(培育面向21世纪的信息化实验示范小区)、一个基地(软件产业基地)、二至三个企业进入世界信息产业100强(扶持电子信息骨干企业进入世界信息产业有实力的大集团行列),信息产业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
具体地说:
(1)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成城市公用信息平台,营造中文信息应用服务环境;应在三个信息传输网格局的基础上,继续建设宽带(高速)主干网,实现各种公、专网络的互联和转换;基本实现全市各委、办、局的信息应用系统和数据库联网。
(2)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应用系统建设方面,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开展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和社会公益信息化的进程,在工业、农业、商业、外贸、科教、政务、卫生、旅游和城市管理领域建成一大批信息化应用工程,并通过与城市公用信息平台互联,使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社会共享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3)在信息产业方面,结合电子工业的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培育生产力的新增长点,大力振兴软件和系统集成业,有选择地发展信息设备制造业,把信息服务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在信息技术的开发研究方面,以跟踪世界先进信息技术为主,部署一批信息技术实验室,形成全国的信息技术产、学、研基地,重点在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成果。
(5)在信息化环境方面,要和信息化的进程同步发展,并适当超前,以适应信息化建设和业务发展的需要。
在上述数字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中,从标准化角度看,主要涉及下列几大类标准需求:
(1)通信网络,包括高速、多媒体传输网、Internet和网际互联。
(2)信息技术,包括基础术语、信息分类与编码、汉字编码、识别卡、多媒体、信息安全技术等。
(3)信息资源描述技术,如文本描述技术、数据描述技术等。
(4)应用技术,包括EDI、电子商务、CAD/CAM等。
(5)信息化相关设备标准。
(6)一致性测试和认证。
(二)国内外信息标准化有关组织情况
国外与信息化标准化有关的国际组织主要有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TU(国际电信联盟)、W3C(国际Web联盟)、UN/CEFACT(联合国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程序和惯例简化中心)。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着与全球信息化有关的标准化工作。
国内与信息化标准化有关的组织主要有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它们分别与国际有关组织对口,开展着与我国国家信息化有关的标准化工作。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信标委”)是全国最大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对口ISO/IEC/JTCl和IEC/TC74的技术标准工作。
全国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电子业务标委会”)主要对口UN/ECE/CEFACT、ISO/TC154等的技术标准工作。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金标委”)主要对口ISO/TC68,涉及的标准化领域主要有金融管理和业务程序、证券、信息交换、金融交换卡、相关媒体等标准化。
全国工业自动化标准化委员会主要对口ISO/TC184,主要负责工业自动化系统和集成领域涉及的离散部件制造集成等多重技术的标准化工作,涉及的标准化领域有自动化领域的物理设备控制、制造环境的工业机器人、工业数据、相关通信等。
此外,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事业的开展,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主持完成了《国家信息化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国家级的《电子商务标准化总体规范》项目也在开发之中。
这些工作的开展,对促进我国信息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将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数字城市标准体系
数字城市是一项跨部门、跨学科的大型工程,也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与社会、经济文化所形成的习俗不断冲突、不断协调和不断统一的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数字城市涉及的标准多且复杂,其标准体系是对数字城市所需标准的科学总结。
(四)空间数据标准与规范(www.daowen.com)
1.数字城市的保障体系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UNDESA)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于2000年6月5日至7日在上海召开了主题为“推动城市信息化,共创未来家园”的“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高级论坛”,会议最后发表的《上海宣言》中指出:城市政府作为城市信息化的推动者,以及政策法规的制订者、监督者,将在形成协调的驱动力量、促进城市信息化健康发展、加强统筹规划、建立有序的平等竞争环境、提高公民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等各个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城市政府在制订城市的信息产业政策、信息化的竞争与反垄断政策、信息化的技术政策、信息化的开放政策,以及可能出现的立法、税收、道德、法规等的制订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市政府对于城市信息产业的发展结构、投资机制、政府政策对信息产业的推动作用,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对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各方面的研究工作的开展应给予大力支持,另外,城市政府还应对城市信息化的标准规范的制订、保密安全技术的研究和规范的制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要努力维护整个亚太地区的信息安全,尊重各城市独立发展自己的安全防护系统的自由,开展以城市信息化为主题的各种培训、宣传和展览等活动。
2.空间数据的标准与规范
1901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标准化团体——英国标准化学会诞生,1926年国际标准化协会(ISA)成立,1947年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成立。20世纪90年代正式成立了空间信息技术和数据标准与规范的专门研究机构,它们制订的标准主要有:国际标准化组织TC211专题组(ISO/TC211)、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FGDC)制订的数字地理空间元数据内容标准(CSDGM)、美国航天航空局(NASA)和全球变化数据管理国际工作组(IWGDMGC)联合制订的目录交换格式(DIF)、美国联邦政府(FG)制订的政府信息定位服务(GILS)、加拿大一般标准委员会(CGSD)地理信息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描述数字地理参考集的目录信息(DGRMI),还有欧洲地图事务组织(MEGRIN)和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的TC287专题组(CEN/TC287)及美国的Open GIS协会(OGC)等都设立了专门的标准化研究和制订空间数据的标准和规范,实现国际上对空间数据标准制订的要求。
以欧洲标准化组织为例,它们将标准化的制订工作分为以下的专门组:参考模型标准组、数据描述(定义)标准组、数据描述(技术)标准组、数据应用模式标准组、数据几何标准组、数据质量标准组、数据传输标准组和数据定位标准组等专题小组,负责专题标准的制订。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11专题组的分工和制订标准的内容也基本相似,如数据定义标准组、数据描述标准组、数据几何描述标准组、数据质量标准组、数据参考(坐标)标准组、数据的转换标准组及Metadata标准组等专题小组。美国的Open GIS Consortium(OGC)机构的空间信息技术的标准制订工作,也受到重视,有很多软件开发工作者、公司经理及政府管理工作者参加,并重点解决GIS不同软件之间的共享问题。另外关于Metadata的数据管理标准的制订,也受到各国专家的重视。
欧洲标准化组的CEN/TC287专题组共有30多个国家参加,美国的OGC机构有70多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软件商参加。ISO/CT211有100多个成员国参加。
3.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其他规范与标准
(1)测量与制图规范
主要有国家测绘法、国家图形数据规范、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分幅与编号规范、城市测绘规范。
(2)专题地图的规范
国家地质图编制规范、国家土地利用图编制规范。
(3)地籍测量规范
城市地籍访查测量实施细则、地籍测量规程、地籍用图规范、土地登记报表制度、土地权属与登记表网标准、土地登记范本。
(4)数据标准
空间定位标准、数据分类标准、数据编码体系代码标准、数据字典、各数据库与文体命名标准、汉字与符合标准、数据格式与交换标准、数据处理标准等。
(5)文档标准
用户操作手册标准、数据库建库作业规程、系统安全手册等。
(6)软件规范
用户界面规范、数据结构规范、数据模型规范、数据操作和分析规范、数据库建立规范、数据库管理规范、数据显示规范与产品生成规范、接口设计规范等。
(7)系统运行标准
系统效率标准、系统利用率标准、系统操作标准、数据可靠性标准、系统的可扩充性标准和可维护性标准等。
4.元数据与空间元数据标准
元数据是数据的数据,它描述了数据的内容、质量、情况和其他特性(ISO/TC211,1997)。元数据帮助人们定位和理解数据。对空间数据进行描述的元数据称为空间元数据。
由于FGDC(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空间元数据标准的完整性与权威性,它也是作为Metadata元数据系统建设的所选用和参考的元数据标准。FGDC的元数据标准是比较全面的。
电子商务中的安全交易标准。广泛用于电子商务,电子金融业务方面的安全交易标准。
(1)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是网上的一种开放式标准的多方安全信用卡付款方式。
(2)安全交易技术协议(STT,Secure Transaction Technology),该技术将认证和解密在浏览器中分开,以提高安全控制能力。
(3)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S-HTTP),依靠对密钥的加密,保障网上站点间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4)安全插接层协议(SSL,Secure Sockets Lager),具有加密、认证服务和报文完整性。
(五)数据标准
框架数据遵循标准,使用户了解数据的特征,要符合最低限度的标准,如FGDC的元数据和地籍数据标准,必须经过认证。支持框架的另外的标准和指南也在开发之中,包括地理参考标准、数据质量标准、数据集成和数据转换。
框架数据必须满足小限度的框架准则,数据的认证包括对贡献给框架的数据的核查,以保证符合框架标准。这个过程保证基础数据以及集成。数据的认证过程和责任正在制订中。主要的问题是由谁来授权认证?需要写些什么?发表什么样的认证和文档?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07技术委员会(ISO/TC207)组织制订了ISO 14000系列,即由14001起至141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该标准一经推出,便受到全球有关组织的欢迎和广泛认可。自1996年公布之日起,至今全球已有11419家获ISO 14000认证。中国已有220家,其中物业管理企业近10家。全国尚有12000多家物业管理企业打算推行该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讲,贯彻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对于产品生产、物业管理、旅游服务等企业来说,蕴含诱人的商机。
城市空间数据编码标准:以行政区划的编码为例,按国家规定的行政编码标准进行,依次划分为市(省)、区(县)、街里(镇)、社区(村)为级制,第一、第二级实行两位数编码,第三、四级分别为三位数编码。即:
市(省) 区(县) 街里(镇) 社区(村)
X X X X X X X X X X
01 05 018
例如:北京市 01
北京市海淀区 0105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0105018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芙蓉里(社区) 01050180128
如此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