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的本质:城市环境设计与数字城市建设

城市的本质:城市环境设计与数字城市建设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有关城市形成过程的论述中,芒福德强调的是城市的精神本质(磁体)而非物质形式(容器);而在有关城市发展过程的论述中,芒福德强调的是城市的储存功能(容器)而非融合功能(磁体)。在中国文化史上,“城市”这个词是由“城”和“市”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历史上的“城”指的是城墙围起来的地方。“市”即商品买卖的场所,军事目的的“城”和商业目的的“市”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历史文化意义上的城市。

城市的本质:城市环境设计与数字城市建设

城市作为政治经济、生产与流通、人口与资本、享受与需求的集中地,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出现开始,人们就对其进行不断的思考和研究,试图揭示其本质特征。著名的城市理论家、思想家刘易斯·芒福德从城市历史的回顾探索中来认识城市本质,认为城市实质上就是人类的化身,城市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史,反映出人类社会、人类自身的同样发展过程[1]。在有关城市形成过程的论述中,芒福德强调的是城市的精神本质(磁体)而非物质形式(容器);而在有关城市发展过程的论述中,芒福德强调的是城市的储存功能(容器)而非融合功能(磁体)。我国很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揭示城市本质,有人认为城市的本质是集聚,例如,刘岐等认为城市的本质是能够产生集聚效益[2];单文慧认为城市的本质是人的聚集,是群体与个人的活动网络构成了城市的深层结构,也是城市具有活力的真正原因[3]。也有从人的主体性揭示城市本质的,例如,纪晓岚认为城市的本质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4]

图1-1 米尔斯和汉密尔顿的城市形成模型

那么什么叫城市呢?在中国文化史上,“城市”这个词是由“城”和“市”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历史上的“城”指的是城墙围起来的地方。《墨子七患》中说:“城者,所以自守也。”《吴越春秋》中说:“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市”即商品买卖的场所,军事目的的“城”和商业目的的“市”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历史文化意义上的城市。(www.daowen.com)

不同的学科对城市的定义各有不同。人口学认为,城市是一个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区,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是判断某地是否为城市的唯一标准;地理学认为,城市必须具备密集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建筑,是一种本质上区别于农村空间聚落的城市建筑聚集区;社会学认为,城市之所以为城市是因为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城市性;经济学认为,城市源于工业活动和服务业活动的聚集,是市场交易的中心。

不同的人物和专家对城市也持有其自身的见解。列宁认为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英国经济学家巴顿认为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钱学森认为,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为前提,以集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集约人口、经济、科技、文化的空间地域大系统。

城市的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内涵、外延、性质、功能、特点等也一直在不断演化和变迁,以至于有的学者称城市的定义为世界难题。关于城市的定义,好像谁都难以用准确的概念把这个问题讲清楚、说明白,很难用三五行字给城市下一个准确无误的定义。事实上,城市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体,是历史、文化的积淀,不论从哪个专业角度来论述城市,都很难给出准确的概括,尤其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困难。但这并没有影响人们对城市的期望,相反人们对未来城市更加憧憬,人们对城市的承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