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公路建设与项目管理:生态环境基本概念

公路建设与项目管理:生态环境基本概念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现代生态学的观点,生态系统就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一个完全的生态系统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组成。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以保持平衡稳定。人类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人类的活动对生态平衡影响很大。一方面,过度开发与环境污染,使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崩溃。包括植被类型、野生动植物及其生态系统等。

公路建设与项目管理:生态环境基本概念

(一)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1.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于1935年提出来的,是指任何一个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综合体。按照现代生态学的观点,生态系统就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彼此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断进行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介绍其一般分类。

按主体特征分,有森林、草原、荒漠、冻原、河流、湖泊沼泽海洋农村、城市等生态系统。

按地域特征分,有全球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还有山地、平原、岛屿等生态系统。

按性质分,有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农田、农村、城市、水库等生态系统都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不管范围大小,不管简单还是复杂,都具有一定的结构。一个完全的生态系统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组成。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太阳辐射能、水、CO2、O2、N2、矿物盐类及其他元素和化合物。它们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

(2)生产者

生产者包括所有的绿色植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把从环境中摄取的无机物质合成为有机物质,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质中。它们是有机物质的最初制造者(为自养生物),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得以生存的食物。

(3)消费者

动物为异养生物,是有机体的消费者。以植物为食的称为植食动物,如牛、马、羊等;以动物为食的称为肉食动物,如虎、狮等。在食物链中它们可依次称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或更高级消费者。

(4)分解者

主要指细菌、真菌和一些原生动物等营腐生性的生物,它们也是异养生物。它们依靠分解动植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有机残体取得能量和营养物质,同时把复杂的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归还到环境中,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得以循环。

2.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不停地进行着能量交换、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需经过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发展过程从而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就会出现高度的相互适应,其动、植物数量上也相对保持稳定,生产与消费和分解之间,即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之间接近平衡,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相互适应并获得最优化的协调关系,这种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具有以下重要特点:

(1)达到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其有机体个体数目、生物量、生产力均最大。

(2)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任何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变化都可能使这种平衡发生变化。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以保持平衡稳定。系统越成熟、组成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对外界压力、冲击的抵抗能力就越大,受到某些破坏,可以自我恢复。但是,系统的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其界限称阈值,稳定系统的阈值较高。当外界干扰造成的破坏超过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或阈值时,就会导致系统平衡遭到破坏,食物链关系失常,生物个体数减少,生物量下降,生产力衰退,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失调,系统内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中断,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瓦解崩溃。

(3)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很大。人类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人类的活动对生态平衡影响很大。一方面,过度开发与环境污染,使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崩溃。另一方面,人类可以按照客观规律,用更合理的人工生态系统来替代旧的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生产力更高的良性生态平衡。

(二)生态环境

环境科学所指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的生态环境,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

1.自然环境(www.daowen.com)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所有物质、能量因素和外界条件的综合体。也就是环绕着人群的空间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总体。构成自然环境的物质、能量的种类很多,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六大类:

(1)地质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分区、地层、构造、岩石类型及其力学特征与抗风化性能,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与地震烈度等。

(2)地貌因素。包括地貌类型,地表起伏,破碎程度,剥蚀、侵蚀、堆积特征等。

(3)气候因素。包括气候类型、气温、降水、风力、风向、灾害天气等。

(4)水文因素。包括河流、湖泊、沼泽等地表水体的主要特征,地下水特征,海滨地带的海洋影响等。

(5)生物因素。包括植被类型、野生动植物及其生态系统等。

(6)土壤因素。包括土壤类型、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等。

2.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所以,社会环境是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广义讲,包括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体系,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狭义讲,指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如家庭、劳动组织、学习条件和其他集体性社团等。区域社会环境,一般包括社区基本特征、经济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

(三)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在一定的发展状况下,能被人类所利用的,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部分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如阳光、空气、矿物、土壤、水与水能、野生动植物、森林、草场等,它们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与能量基础。

1.自然资源的类型

自然资源有多种分类方法,目前较常用的且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的是根据资源的再生性等特征进行得分类。

2.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

自然资源具有整体性、有限性、地域性、变动性与稳定性、层次性、多用性、国际性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中更多的物质和能量,都将成为可被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因而自然资源的类型、数量都将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增加。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有效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资源开发不当或过度开发,对资源及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以森林资源为例,大面积森林破坏造成的恶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森林资源减少甚至枯竭。

(2)多种林下植物大量减少或消失。

(3)多种林内动物大量减少或消失。

(4)水土流失加重,洪水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增多。

(5)森林防风沙及保护环境功能减弱或消失。

(6)森林景观消失。

(7)释氧量减少,森林保健功能减弱或消失。

(8)小气候变劣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