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运输过程安全控制方法

运输过程安全控制方法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运输过程是运输的重要一环,运输前应对一些交通影响因素进行考虑,提前做好准备。载重汽车的单行道宽度不得小于3.5 m,拖车的单行道宽度不得小于4 m,双行道宽度不得小于6 m;采用单行道时,要有适当的会车点。载重汽车的转弯半径不得小于10 m,半拖式拖车的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 m,全拖式拖车的转弯半径不宜小于20 m。运输过程中发生成品损伤时,必须退回车间返修,并重新检验。预制构件的出厂运输应制订运输计划及方案。

运输过程安全控制方法

运输过程是运输的重要一环,运输前应对一些交通影响因素进行考虑,提前做好准备。

1)运输前的准备

应组织有关人员(含司机)参加运输道路情况查勘,查勘内容包括:沿途上空有无障碍物、公路桥的允许负荷量、通过的涵洞净空尺寸等。如沿途横穿铁道,应查清火车通过道口的时间,并对司机进行交底。运输超高、超宽、超长构件时,应在指定路线上行驶。

牵引车上应悬挂安全标志,超高的部件应有专人照看,并配备适当器具,保证在有障碍物情况下安全通过。

运输车辆应车况良好,刹车装置性能可靠;使用拖挂车或两平板车连接运输超长构件时,前车上应设转向装置,后车上应设纵向活动装置,且有同步刹车装置。

混凝土预制构件装车完成后,应再次检查装车后构件质量,对于在装车过程中造成的构件碰损部位,应立即安排专业人员修补处理,保证装车的预制构件合格。

2)运输基本要求

场内运输道路必须平整坚实,经常维修,并有足够的路面宽度和转弯半径。载重汽车的单行道宽度不得小于3.5 m,拖车的单行道宽度不得小于4 m,双行道宽度不得小于6 m;采用单行道时,要有适当的会车点。载重汽车的转弯半径不得小于10 m,半拖式拖车的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 m,全拖式拖车的转弯半径不宜小于20 m。构件在运输时应固定牢靠,以防在运输中途倾倒,或在道路转弯时因车速过高被甩出。根据路面情况掌握行车速度,道路拐弯必须降低车速。

采用公路运输时,若通过桥涵或隧道,则对二级以上公路,装载高度不应超过5 m;对三、四级公路,装载高度不应超过4.5 m。

装有构件的车辆在行驶时,应根据构件的类别、路况控制车辆的行车速度,保持车身平稳,注意行车动向,严禁急刹车,避免事故发生。

构件行车速度不应超过规定值,如表4.1 所示。

表4.1 构件行车速度参考表 单位:km/h

成品运输时,必须使用专用吊具,应使每一根钢丝绳均匀受力。钢丝绳与成品的水平夹角不得小于45°,确保成品呈平稳状态,应轻起慢放。

成品水平运输时,运输车应有专用垫木,垫木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运输轨道应在水平方向无障碍物,车速应平稳缓慢,不得使成品处于颠簸状态。运输过程中发生成品损伤时,必须退回车间返修,并重新检验。

预制构件的出厂运输应制订运输计划及方案。超高、超宽、形状特殊的大型构件的运输和码放应采取专门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预制构件的运输车辆应满足构件尺寸和载重的要求,装车运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装卸构件时应考虑车体平衡。

②运输时应采取绑扎固定措施,防止构件移动或倾倒。

③运输竖向薄壁构件时应根据需要设置临时支架。

④对构件边角部或与紧固装置接触处的混凝土,宜采用垫衬加以保护。(www.daowen.com)

预制构件运输宜选用低平板车,且应有可靠的稳定构件措施。预制构件的运输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进行。预制构件采用装箱方式运输时,箱内四周应采用木材、混凝土块作为支撑物,构件接触部位应用柔性垫片填实,支撑牢固。

构件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平面墙板可根据施工要求选择叠层平放的方式运输。

②复合保温或形状特殊的墙板宜采用插放架、靠放架直立堆放,插放架、靠放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垫应稳固,并宜采取直立运输方式。

③预制叠合楼板、预制阳台板、预制楼梯可采用平放运输,并应正确选择支垫位置。

3)构件卸车及堆放

(1)卸货堆放前准备

构件运进施工现场前,应对堆放场地占地面积进行计算,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现场堆放场内构件堆放的平面布置图。混凝土构件卸货堆放区应按构件型号、类别进行合理分区,集中堆放,吊装时可进行二次搬运。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基础四周松散土应分层夯实,堆放应满足地基承载力核实。混凝土构件存放区域应在起重机械工作范围内。

(2)构件场内卸货堆放基本要求

堆放构件的地面必须平整坚实,进出道路应畅通,排水良好,以防构件因地面不均匀下沉而倾倒。

构件应按型号、吊装顺序依次堆放,先吊装的构件应堆放在外侧或上层,并将有编号或有标志的一面朝向通道一侧。堆放位置应尽可能在安装起重机械回转半径范围内,并考虑到吊装方向,避免吊装时转向和再次搬运。

构件的堆放高度,应考虑堆放处地面的承压力、构件的总质量以及构件的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柱子不得超过两层,梁不得超过3 层,楼板不得超过6 层,圆孔板不宜超过8 层,堆垛间应留2 m 宽的通道。堆放预应力构件时,应根据构件起拱值的大小和堆放时间采取相应措施。

构件堆放要保持平稳,底部应放置垫木。成堆堆放的构件应以垫木隔开,垫木厚度应高于吊环高度,构件之间的垫木要在同一条垂直线上,且厚度要相等。堆放构件的垫木,应能承受上部构件的质量。

构件堆放应有一定的挂钩绑扎间距,堆放时相邻构件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00 mm。对侧向刚度差、重心较高、支承面较窄的构件,应立放就位,除两端垫垫木外,还应搭设支架或用支撑将其临时固定,支撑件本身应坚固,支撑后不得左右摆动和松动。

数量较多的小型构件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堆放场地须平整,进出道路应畅通,且有排水沟槽。

②不同规格、不同类别的构件分别堆放,以易找、易取、易运为宜。

③如采用人工搬运,堆放时应留有搬运通道。

④对于特殊和不规则构件的堆放,应制订堆放方案并严格执行。

采用靠放架立放的构件,必须对称靠放和吊运,其倾斜角度应保持大于80°,构件上部宜用木块隔开。靠放架宜用金属材料制作,使用前要认真检查验收,靠放架的高度应为构件的2/3 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