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们既认为高等学校教学中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是教学改革的直接动因,也从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改革中的地位或重要性以及高等学校教学发展的要求等角度深入分析了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动因。
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1998)中指出:“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24]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太死”,“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一直难以真正推广,大家还是习惯于灌输式教学”,“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更为强烈了”。在此基础上,他强调“教学方法问题已成为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重要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今天,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今天,教育改革走到了今天,应该来一次教学方法的大改革”;“教学方法的大改革,可能是今后深化教学改革、质量大提高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25]钟秉林认为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确立,要求把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到实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逐步优化,要求加大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力度,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学者指出,改革教学方法既有老问题,也有新因素,老问题是广大学生普遍不满,新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科技的进步,二是学生人数的急剧扩大。
综合很多学者的看法,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动因主要包括:一是教学思想与理念的变化,特别是创新教育、能力教育、主体性教育等思想与理念的出现要求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二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变革;三是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要解决这一矛盾,提高教学效率,除了进行教学内容的精选和改革外,还必须改变低效率的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四是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运用,使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途径增加,促使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同时,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手段的更新,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学者基于这些动因,明确指出:“别把教学方法改革不当一回事,教学方法落后,受危害的是学生,无心无力变革方法的高教管理者和教师对此应有负疚感。根治教学方法落后的‘病态’,在考验着各级教育管理者的引导力、号召力,考验着广大教师的执行力、创新力。”[26]
2.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阻力
根据一些学者的观点,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阻力主要源于教育思想观念、制度与管理、教师和学生、技术以及高等学校扩招等方面。[27]
(1)教学思想观念方面包括陈旧狭隘的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传,学生受,是学生复制教师的知识和模仿教师的本领,认为教学方法是小事,只是教学手段、教学技术的问题;传统的思维模式,缺乏怀疑、批判性,缺乏民主自由平等精神,顺从师长;对教授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关系的错误观念,并没有认识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把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给予学生;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能否融合的错误观念,重实用、重技能的同时,忽视了基础和素质。(www.daowen.com)
(2)制度与管理方面包括管理制度中的工具理性严重,强调教学的规范化、数字化,教师毫无自主性、能动性可言,更别说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了;学校管理的技术主义,以技术主义对待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的规范性、严谨性、统一性,忽视如何激励教师探索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方法;学校重科研轻教学,从事教学的一线教师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不愿拿出时间、精力从事教学方法改革,学校、教师都忽视了“主业”教学与育人,教学方法改革很难形成浓厚的氛围;现行的教学评估制度的缺陷在评估体系中,教学方法只是作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下面“课程”里的一个指标,很难看出教学方法在学校整个教学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很难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3)教师方面包括:一是不放心;二是能力与心理准备不足;三是不思进取,不愿投入;四是畏难心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需要教师在教学上更多地付出,而不能惯用以前的做法,这使他们感到很难。学生方面包括:一是观念滞后,认识模糊;二是实际能力不适应;三是行动上不予配合或难以配合;四是畏难心态,对教学方法改革有畏难心态。
(4)技术方面包括现代教学技术的弊端,以多媒体为主要支撑的现代教学技术有着天然的弊端,如人机对话隔膜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人人对话,教学方法改革绝非简单地被看作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教学的过程是思想碰撞、感情交流的过程,尤其是那些知识渊博、激情洋溢、技艺精湛、人格高尚的教师更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和教益作用,但信息技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相反,它是对教学本真意义的遮蔽,而当下各高等学校往往将教学方法的改革简单混同于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
(5)高等学校扩招方面包括:一是高等学校扩招导致师资力量短缺,师生比扩大,教学班数增多,多校区上课带来重重困难,学生增加后,教师教学任务极其繁重,影响了在教学方法改革上的投入;二是高等学校扩招导致班级教学规模扩大,而教学方法改革要求班级规模适当(相对于课程性质),允许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如讲授、讨论、习题、实验、实习等,有些好方法只能在小班上实施;三是高等学校扩招导致教学资源紧张,教学设备不能满足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3.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对策
改革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有学者认为应确立三个基本立足点,[28]即传统向现代方法迈进,在统一性中寻找多样性,新型师生关系;有学者认为应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9]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实现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成长,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二者的相互结合,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与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关系。综合很多学者的观点,[30]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对策包括:一是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坚持主体式、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思想,以学生为本,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研究能力;二是废止注入式或填鸭式教学方法,提倡灵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三是实行师生互动,课内外结合,集中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结合;四是理论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相结合;五是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来选择与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意发挥多种教学方法所构成的方法体系的综合整体功能;六是把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统一起来,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教法时,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应加强学习方法的研究,把教法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将教法与学法进行统一设计和安排,使学生获得与教法相适应的学习方法;七是全面培训教师队伍,通过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学术水平和教学的学术水平来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八是积极改革教学制度与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与教学方法改革相适应的教学制度与管理体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