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智能高校课堂教学:网络学习空间特征

智能高校课堂教学:网络学习空间特征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学习空间中内嵌自我进化的功能模块,学习空间会通过其中的大数据分析模块,实现自身功能的自我进化与完善。

智能高校课堂教学:网络学习空间特征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网络学习空间的内涵,从以下八个方面对网络学习空间的特征进行解读:

1.动态

信息技术一直处于动态演进之中,新型信息技术不断诞生,各类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交叉融合,其必然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不断地演进与变迁,使网络学习空间持续动态发展。

2.进化性

从网络学习空间整体功能演变的角度来看,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习空间将实现不断蜕变,其层次不断提高、功能不断完善,分别表现出资源的网络化存储与共享、交互与知识生成、个性化服务、智能化服务四个本质性进化特征,其终极表现是形成智能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体系。从网络学习空间局部功能演变的角度来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网络学习空间,其功能也在不断地进化与完善。例如,网络学习空间的功能经历了以资源存储、调用、管理为主,以交互为主到具备资源汇聚于深度交互的进化历程。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学习空间中内嵌自我进化的功能模块,学习空间会通过其中的大数据分析模块,实现自身功能的自我进化与完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使得学习空间具有机器学习能力,可以借助其中的智能引擎和智能代理自动学习并不断完善与优化自身的功能。

3.聚合性

宏观层面看,网络学习空间通过数字教育资源的接口标准聚合区域内外的数字教育资源、智力资源等,形成资源云服务体系,为学习者提供虚实融合的学习资源环境。通过教育云服务大数据交换标准聚合资源元数据和应用数据,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基于知识图谱和能力图谱关联的数字教育资源聚合,提高用户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的适应性。

4.联通性

网络学习空间将学校内外的每一个人(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人员等)连接在一起,打破地域、校校、班班与人人之间的壁垒,实现“人人通”,促使不同主体之间的互通协作、资源共享,使教与学活动得到众多智力资源的支持。同时,网络学习空间逐步打破课堂的封闭空间,在孤立的学校和社会服务之间建立连接,逐步实现课堂、学校、社会三方面的互联互通,使家庭学习、社区学习、场馆学习等为代表的社会化学习形态逐步纳入正式学习环境中,成为正式学习的补充部分。从空间内部来看,教师空间、学生空间、管理者空间和机构空间等空间的主人在“主管”自己空间的同时也与其他空间产生“交互”,最终使这些学习空间成为一个空间集群。(www.daowen.com)

5.适应性

学习空间的适应性体现在学习空间本身的适应性发展与为用户提供适应性服务两个方面。一方面,学习空间以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融合为支点,以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为目的,实现学习空间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发展。另一方面,学习空间借助其中的个性化引擎和智能化引擎,能精准理解用户的需求,智能感知用户的学习情境,实现资源和用户之间的智能匹配,为用户提供智能化、适应性服务。

6.智慧性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BYOD、学习分析等技术为网络学习空间提供了基础支撑,学习空间的智慧性帮助学习者清晰地了解各项学习指标并找到薄弱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策略,让学习者在可感知、智能化、服务化、自适应的学习空间中完成智慧学习。

7.共享性

网络学习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学习者通过协作学习、群体协作学习等方法将自己的学习资源、经验及问题等通过网络学习空间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为学习者建立了一个动态的学习系统。一方面保证了学习者可以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另一方面也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助学者”,帮助学习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8.个性化

智慧时代背景下的网络学习空间将教育的中心由教师向学习者转换,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需求,通过网络学习空间选择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同时,网络学习空间也会根据学习数据推送适合不同学习者的学习资源,保证学习者高质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