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智慧时代高校课堂教学的发展阶段

智慧时代高校课堂教学的发展阶段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教育理念的变革,结合其表现形式,我们将智慧教室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但是,早期智慧教室的应用更多地是关注于远程教育。表3-1智慧教室的发展阶段智慧教室2.0。随着普适计算技术、移动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教室对人机交互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华中师范大学的智慧教室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呈现、学习资源的便利获取、设备移动化,促进实时课堂的交互开展。

智慧时代高校课堂教学的发展阶段

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与相关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国内外智慧教室的类型愈加繁多,差异也越来越大。根据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教育理念的变革,结合其表现形式,我们将智慧教室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见表3-1)。[38]

(1)智慧教室1.0。20世纪80—90年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技术进入传统教室,构建了新的学习环境。1988年,罗纳德·雷西尼奥提出了智慧教室的概念,认为智慧教室是在传统教室嵌入个人计算机、交互式光盘视频节目、闭路电视、录像系统、卫星链接、本地区域网络以及电话调制解调器的教室。[39]在这个阶段中,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语音室、一机多屏教室等应用信息技术来改善学习环境的信息化教室(Technology-enhanced Classroom)都被称为智慧教室。国外大多数高等学校,特别是美国,智慧教室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室或有交互式白板、虚拟现实等设备的教室。但是,早期智慧教室的应用更多地是关注于远程教育。该时期智慧教室的主要特点是单机模式,教师受限于单机、键盘、鼠标,无法像在普通教室那样自由教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并未走向深度融合。

表3-1 智慧教室的发展阶段

(www.daowen.com)

(2)智慧教室2.0。2001年以来,一些学者提出智慧教室在远程教育的基础上应当探索“同步教学”的可能性,使师生可获得如面对面教学相同的体验。伴随着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人机交互技术、互联网技术与流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智慧教室不再局限于单机范围,师生可摆脱键盘,采用自然、多维的交互手段与内容,进入到人机交互对话的虚拟教学环境中去。清华大学智慧教室便是依靠智能交互空间技术来增强真实的教学环境,[40]通过网络技术、音视频实时双向解码,解决远程教学桌面交互模式的问题,实现课堂活动、问题提出和实时反馈的一体化,使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能同步参与到教学中来,获得相同的学习体验。

(3)智慧教室3.0。2008年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以来,国内外对于智慧教室的认识不再单从教室的信息技术装备出发,而是更多地从学习环境的角度来界定,关注如何更好地建立开放式、智慧学习环境。

随着普适计算技术、移动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教室对人机交互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智慧教室应当充分利用移动设备与可集中控制的分布式智能空间,通过普适计算技术、移动技术、虚拟现实、课堂直录播等,实现多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基于此,智慧教室的类型与功能进一步实现了多样化,如基于可重构情境感知中间件(Reconfigurable Context Sensitive Middleware,RCSM)的智慧教室、情境感知(Context Aware)智慧教室以及开放智慧教室等。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智慧教室应用泛在计算和网络技术,开发出RCSM系统,学生可通过情境识别掌上电脑(PDA),实现小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习。华中师范大学的智慧教室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呈现、学习资源的便利获取、设备移动化,促进实时课堂的交互开展。华中师范大学的智慧教室具有情境感知和环境管理等功能,突出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的作用,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研究型教学活动和教学个性化的趋势。厦门大学的智慧教室结合Crestron(快思聪)系统,实现实时录播、在线学习、富媒体分享、多终端学习、跨终端互动、课堂即时表决等功能,通过课堂分组讨论,满足组内合作学习与教学互动的多层次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