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8日e,奥巴马在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的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
自从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后,在我国掀起了智慧热潮,似乎各行各业都智慧了,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物流、智慧民生、智慧社区、智慧家居……好似“忽如一夜春风来,各行各业智慧开”。教育是最为贴近智慧的行业,受此智慧浪潮裹挟,智慧教育闪亮登场也就天经地义了,这也同时有了智慧教育旗下的智慧教室、智慧校园等教育智慧子项。[1]
然而,IBM公司所说的“智慧地球”,英文为“Smarter Planet”,其原意中并不包含“智慧”,因为smart通常的含义是聪明的、敏捷的、漂亮的、整齐的等,并无“智慧”的任何成分。按照IBM公司对“Smarter Planet”的界定,“智慧地球”主要包括三个维度:①感知——能够更透彻地感应和度量世界的本质和变化;②联通——促进世界更全面地互联互通;③智能化——事物、流程、运行方式将变得更加智能化。显而易见,感知、联通、智能化与智慧并不搭界,因为智慧通常是指人,是指人的辨析判别和发明创造的能力,而IBM公司的“Smarter Planet”所有指向都是物,最高层级是智能化,这也可从图1.1所示的IBM公司的智慧教育框架中得到验证。物的智能化并不代表人的智慧化。
图1.1 IBM“智慧教育”框架[2]
由IBM公司“智慧地球”派生的“智慧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教育,其实质仅仅是较高层次的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的智能和人类的智慧具有本质性差异。正因为“智慧地球”中只有智能化而无智慧,因此随后派生的“智慧”之物也就最高止于智能化。既然核心是智能化,人们认为智能化远未发展到支持智慧教育的程度也就顺理成章了。因此,人们质疑智慧教育无智慧,是针对来源于智慧地球的“智慧教育”而言的。正因为“智慧地球”的核心是感知、联通、智能化,与信息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智慧地球”所派生的“智慧教育”,并没有超出教育信息化的层次和范畴。(www.daowen.com)
在智慧教育研究与建设热火朝天的时候,对智慧教育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我们在各种场合所听到的对智慧教育的质疑,归纳起来主要有四方面的内容:
(1)教育本智慧,提智慧教育是多此一举、哗众取宠的;
(2)智能化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发展到能支撑智慧教育的程度;
(3)现在所说的智慧教育并无智慧可言;
(4)所谓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翻版,只是新贴了智慧教育的金字招牌而已。
“热”与“疑”并存的根本原因,在于事关智慧教育核心方向的智慧教育起源方面认识不清,甚至于认识是错误的。教育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的地位,智慧教育更是代表了教育的时代发展方向,如果如此高大上的智慧教育是由一个公司的一套方案而引发,这只能说明本该智慧的教育真的不够智慧了。将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地球”说成是智慧的,是国际上技术中心主义思潮的狂欢,是技术思维登峰造极的反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