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渭南地区文物普查重要发现及价值分析

渭南地区文物普查重要发现及价值分析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西方文化史及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省文物局组建了59人的文物普查专家库,以市为单位成立了10支普查队伍,逐县逐点调查。现在,我以渭南为例,来说明和分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发现及其意义。

渭南地区文物普查重要发现及价值分析

任忠英

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渭南714099)

摘 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国务院统一部署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新时期国情国力资源调查,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举措。陕西省作为文物大省,积极参与,逐县逐点调查,取得了丰硕成果,有效地填补了我省文化遗产资源的空白,为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了依据,为开展相关专题调查与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为科学处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辩证关系增添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课题。

关键词:文物普查;价值;渭南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C007);陕西省秦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重点科研项目(QDZD1113)(www.daowen.com)

作者简介:任忠英(1964— ),陕西富平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西方文化史及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陕西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著名文物大省,曾于1951年、1980年、1987年先后3次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过比较彻底的文物普查。为了全面掌握新时期全省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从2007年起,又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开展了为期5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省文物局组建了59人的文物普查专家库,以市为单位成立了10支普查队伍,逐县逐点调查。5年来,普查队员的足迹踏遍了全省174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31197个行政村,1989个居委会,总行程达60多万公里,共调查对象52842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49058处(其中古遗址23453处,古墓葬14367处,建筑6702处,石窟寺及石刻106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213处,其他255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34187处,复查不可移动文物14871处,采集各类标本10万余件,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一极具价值的工作,不仅为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了依据,提高了文物保护管理的整体水平,而且有效地填补了我省文化遗产资源的空白,为开展相关专题调查与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而新品类文化遗产的发现和重新登记,为科学处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辩证关系增添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课题。

现在,我以渭南为例,来说明和分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发现及其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